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354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西諾
王室 | 2011-5-19 18:39:58

我在水槽看到一根用過未洗的湯匙。雖然每天廚房的清潔工作都由女兒在做,
這根用過的湯匙她一定會洗,但我還是把孩子叫過來,告訴她說:「下次記得順手就把用過的東西洗起來!」

     我接著說,其實自己一點都不介意幫她洗一根用過的湯匙,
這個提醒是希望她能從積極處理身邊的小事當中,養成更好的生活與工作習慣。
對於一個十八歲的孩子來說,指正生活小事如果沒有說清教養的遠程意義,
片段的糾正聽起來就像一種嘮叨。

  
     父母之所以教養孩子,是希望他們無須倚賴而能過得很好。
這個具體的意義卻常常被我們未經深思的語言弄得紛亂萬分。

     這兩個星期,我去跟一家咖啡餐廳的員工一起研究他們的工作。
廚房裡有個員工,每天都寫工作日記。我問她能不能給我看,
她害羞地說寫得不好,但還是願意與我分享。

  
     在其中一則的日記中,有個描述讓我很驚訝,她小小工整的字寫著我們同工時的感受──
每次我做錯的時候,老師總是用提醒的口氣,而不是糾正的口氣告訴我。

     我回想這幾天以來,並沒有特別去思考「糾正」與「提醒」的區別。

     我來此工作的目的很清楚──幫她盡快學會新技巧與適應各種改變的壓力。
所以照顧她的心情,也是重要工作之一。

也許因為有了這樣的考慮,在忙碌緊迫的工作中即使常有指正,
說出的話在她聽來也就嚴而不厲了。

     對孩子說話何嘗不也是如此,我們要在顧及孩子的感受中步步達成教養的目標。
如果我們習慣出口前能預想孩子接聽時的感受,
也許「糾正」與「提醒」間的拿捏就沒那麼困難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1
FB分享

這內容若讓您滿意的話,請按下您所看到的,有您的愛心感謝獎勵,才有分享的動力!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