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開始正式參加正規賽事,Drift Contest頭角嶄露!織戶學(ORIDO MANABU)1968年12月3日誕生於日本千葉縣,而他的外號更是有「MAX」、「ORIDO」、「DORIO」「MONKI」、「ORIMABU」、「MANABU B」及「ORIDA」。不過最近多半是以「MAX☆ORIDO」的名號現身,讀者如果有機會遇到他也可親切的以「MAX☆ORIDO」來跟他打招呼喔。織戶學並非如一般正式的Racing車手,由賽車學校出身或是出身名門,而是與谷口信輝相當類似都是以高超的甩尾技巧而逐漸踏上正規賽事之路。
織戶是在日本CARBOY雜誌所舉辦的Drift Contest中嶄露頭角,也奪下初代的冠軍寶座,隨即加入由?東正明所率領的?東商會,1991年正式以Racing車手身分登場,1995年當時受託參加甩尾統一王座決定戰,而四年沒接觸甩尾的織戶也還是以驚人的技巧奪下優勝,當時更因為土屋圭市由Yokohama橡膠移籍至普利司通後,織戶更是因為這個機會正式成為Yokohama簽約車手。1996年正式參加日本JGTC賽事,隔年則駕馭GT300的Silvia參戰一舉奪下賽季冠軍頭銜,2000年進軍更高階的GT500,2003年第七戰奪下GT500賽事的初優勝,更在2005年的開幕戰中奪下單站冠軍。
不想想必台灣讀者對織戶的印象,鐵定是甩尾多過GT賽事,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些出自於一般的甩尾車手,就算是參加了GT賽事,到頭來還是無法忘懷甩尾所帶來的不同樂趣紛紛回到甩尾界,而民眾對於這種誇張的運動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1年開始織戶就以審查員的身分與土屋圭市及鈴木學共同活躍在D1 GP,直到2005年東京改裝車展的D1活動中,才又爆出2005年正式以D1車手的身分投入D1 GP賽事。
而參賽車輛就是織戶在GT500賽事中所使用的Supra JAZ80車型,當初的車輛取得是由解體廠內「撿來」再利用,而車輛的打造除了許多贊助商以外,就是以NATS的在學學生為主。不過當然前幾年的成績其實並不理想,畢竟D1 GP車手的進化已非比尋常,車輛的整備及設定也猶如打仗般,對於學生來說一開始還是無法馬上對應。因此織戶其實前幾年在D1 GP表現並不亮眼,直到2010年賽季第二戰AUTOPOLIS高速的大撞擊後…
AUTOPOLIS強大的高速撞擊
Speed的強烈印象深植腦海
織戶提到:「2010年的賽季的滿足度大約五成,也就是好壞各半。首先就是一號機登場的那一站,超過200km/h以上的大撞擊,直接宣判AUTOPOLIS站死刑,不過也因為這樣的撞擊似乎讓我體會到某種特殊的感受,岡山站則是完全復活,以超高速的穩定走行進入決戰,不過也因為自己的失誤僅奪下亞軍,第五站EBIUS則是單走第一回合就淘汰因此沒有積分,激烈的賽季下原本就以單站優勝做為目標,不過相當可惜就差那麼一點點,最後2010年賽季最好成績還是僅以亞軍坐收。」而車輛的潛力日本媒體則是給了相當高的評價,車輛設定上也有點偏向Silvia靈巧的取向,織戶的基本駕駛技巧更是相當高,尤其擅長高速賽道的甩尾,不過如果對手是較慢的車手,織戶則是較無法順利配合前車,因此賽季內也因為這樣的組合大大左右了織戶的成績。
惡劣天候影響
Best16途中終止賽事
這一站對於織戶來說可以說是相當幸運,因為新的體制下也讓他拿下AUTOPOLIS的分站冠軍,不過我想以織戶的個性來說,這樣的冠軍絕對不是他理想中的冠軍,與每一位車手戰到最後一刻所奪下的冠軍才有意義。在第二輪賽事前,場地就起了濃霧隨即天空降下大雨,視線變得相當差的情況下,賽事一度中斷後再開,而就在川?與內海的較量前,大雨大霧又再度侵蝕賽道,賽道上幾乎都呈現淹水狀態,因此大會判斷無法進行比賽因此宣布終止當天賽事。而如果是第二輪Best16都順利走行結束就有辦法確實計算成績,可是問題就是出在才比完三組就終止了賽事,因此積分計算不能,追走積分計算無效。而依照新的規則下,採用單走積分來計算最後成績,而上午單走冠軍已接近Spin驚人角度的織戶順利拿下D1 GP的初次優勝。
免費訂閱一手車訊電子報 http://carnews.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