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1668 | 回覆: 3 | 跳轉到指定樓層
weiyiyu
王子 | 2011-7-3 21:12:30

我們中99%的人,都經曆過白色謊言的襲?,或是對別人善意隱瞞,或是被別人善意欺騙。


“今天你穿得真有個性。”

“好久不見,你看上去還是那麽年輕!”


“我總想著過來拜訪你,可就是抽不出時間……”


也許是卡耐基的理論太風靡了,這些“討好型”白色謊言飄蕩在辦公樓的每一個角落,揮之不去,與我們的生活融爲一體。每個撒謊者都試圖以此取悅別人,從而換取別人的好感和回報,不管那好感是真是假,甚至也是一籮筐白色謊言。


還有一類白色謊言屬於“自保型”。譬如爽約,明明貪玩忘記時間,偏要說是路上堵車。撒謊者一是爲了逃避責任,二是爲了避免激怒受害者,三是順嘴撒謊成習慣了,想改都改不了。《紅樓夢》中寶钗撲蝶之后的經典橋段,拆穿了就是一款經典的“自保型”白色謊言——遇到緊急情況,明哲保身爲上。這類白色謊言,雖然讓說者和聽者都避免了尴尬局面,卻很可能傷害到無辜的第三方。


無論出於什麽原因,撒個小謊騙騙別人,早已是很多人擅長的“小技巧”,甚至不會引起內疚感。很多白色謊言制造者認爲,善意謊言無傷大雅,還能起到職場關系潤滑劑的作用,何樂而不爲?


但是別忘了,被騙者可能不這麽認爲。趣味調查問卷中常會問到“你最討厭的一件事”,無論是明星還是大衆,很多人都給出了“被別人欺騙”的答案。可見在很多人心目中,“欺騙”是一種無法容忍、不能原諒的行爲,無論是惡意的蒙蔽還是善意的隱瞞。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既然不願意被人騙,爲何還要去騙別人?


答案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從小接受“拾金不昧”的教育,聽著《金斧頭銀斧頭》的故事長大的我們,其實很想做一個誠實的人。可是,當你的老板要你幫忙推掉一個不重要的約會,當你的同事找你幫忙請病假實則去赴私人約會,你會怎麽辦?吭哧半天,猶豫半天,與其冒著被暴打的危險說出真相,還不如心甘情願當一台白色謊言制造機。


我聽說一個段子:某貿易公司的員工經常接到客戶的催貨電話,最常用的應對方法是:“貨已經在路上了!”如果客戶不信要求查看發貨清單,他們就會說:“會計回家生孩子去了。”有一次,客戶氣急敗壞地說:“前幾個月你們就跟我說會計回家生孩子去了!請問她到底是難産還是怎麽著?”該員工情急之中說:“呃,呃,那個,會計她已經生完了,在家坐月子呢……”

這樣的謊言,顯然不止出於“自保”,更有惡意隱瞞的嫌疑。商場勝情場,誰要全心全意相信對方,誰就是傻瓜。職場寶典教給我們,掌握必要的撒謊技能,才能在關鍵時候保全自己。

可是,一時保全並不等於長治久安。如果你想在職場上穩紮穩打,打造個人品牌,那最好別濫用白色謊言。換句話說,能不說假話就別說,如果不撒謊實在無法搞定,也得把謊給說圓了。


就我而言,對於“討好型”謊言,鄙視之,真心的贊美除外。——這年頭十五至五十的體健貌端女性都可稱之爲“美女”,廉價的贊美越來越沒人當真——與其違心討好別人,不如費心裝點自己。


對於“自保型謊言”,區分對待之。倘若情勢所迫必須自保,可在不傷害第三方的前提下爲之。倘若撒謊或不撒謊都不會改變結果,那甯可不撒謊,還能落個誠懇老實坦白從寬的好名聲。


差點忘了,還有一款“安慰型”謊言,關鍵詞爲“其實你很棒”、“我們都看得見你的努力”、“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通常用於安慰情緒不佳或表現糟糕的同事和朋友。這款不限量,隨便用。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要经常来签到
回覆 使用道具
KGJACK
子爵 | 2011-7-4 00:57:18

職場需要白色謊言
這好像是每一個職場都會有的
還是謝謝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victorchenzj
侯爵 | 2011-8-15 22:26:01

謝謝分享  助推
引言 使用道具
火雲水月
公爵 | 2011-8-15 22:42:38

感謝大大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