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611 | 回覆: 1 | 跳轉到指定樓層
95110854
王爵 | 2011-7-4 09:02:17

紅十字會祕書長吳斯懷、副祕書長林秀芬、賑濟處處長張廷斌等人前來拜會。談及今年三月東日本大地震後,慈濟能迅速動員、走入災區救援,上人表示,是因全球慈濟人平時就地耕耘志業,一旦災難發生,能就近取得資訊、及時救助苦難。

入群拔苦 自利利他

「以慈善團體而言,慈濟尚資淺,只是單純從宗教精神出發救助苦難,以一念虔誠之心,做該做的事。慈濟人『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依循清淨無染、單純無私的靜思法脈精神,以慈濟宗門走入人群,開啟大眾心靈之門,不唯獨善其身,且能兼利天下。」

上人說明,慈濟依佛教基本五戒、考量現代社會背景而制「慈濟十戒」;人人守戒律、守本分,團體自然有制度。「管理方法無他,就是清淨無私的愛。」

然而,即使以「清淨無私、單純無染」之心投入濟貧救苦工作,仍不免遭遇誤解甚或批評。上人言,慈濟人聽聞批評,用感恩心默然接受,自我警惕更加謹慎,做到「問心無愧」。

關懷膚慰 安心安身

「受災受苦之人迫切需要安心、安身,不只是純粹給予金錢或物資的補給,最重要的是愛的互動。要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被全人類所關懷的,而能打開心門,使身心都受到膚慰。」

上人表示,最重要的是長期陪伴關懷,使受災民眾的身心皆能得到「膚慰」。「『膚慰』就是實際貼近、傳達關懷,讓受災民眾知道有人在關心、為他們祈禱;使其悲惶的心緒得以安定。」

東日本大地震由於受災範圍廣大、輻射問題尚未完全控制等諸多因素,日本政府尚在研擬重建計畫,因此慈濟中長期的援助也陸續展開;總是期待能為一無所有的受災民眾,做到最實質的幫助。

「人禍比天災更可怕,少數人心態不調,會造成社會不安、使國家陷入危機。欲使災後的社會穩定、恢復生機,須先安定民心、使之復甦。慈濟人秉持清淨無私的宗教精神,以菩薩心走入人群救拔苦難,付出真誠的愛。」

愛心同聚 菩薩膚苦

在美國,慈濟常與救世軍、紅十字會合作救災,上人言,真誠的愛是真善、美德,各團體各自發揮所長、彼此合作無間,力量更大;期待紅十字會等人道團體能與慈濟分工且合作,共同膚慰苦難。

臺灣社會貧富差距愈來愈嚴重,雖然有政府與各民間團體提供各種幫助,因經濟問題而自殺的事件仍層出不窮;林秀芬副祕書長請教上人,如何將慈善救助做得更好?

「佛教中有所謂『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其實五百個人就是一尊觀世音菩薩;只要人人發揮菩薩心,在各個角落看苦難相、聽苦難音,伸出雙手救助苦難人,就能減輕世間災難。」上人期待人人以愛心會合,社會愛心人士愈多,就能看得愈廣、愈能及時幫助需要的人。

「然而,許多人並非苦無生活,現代社會有更多人是苦於心結打不開。」上人表示,慈濟人雖然是志工而非專業人員,但有豐富的人生經驗與見聞,能循循開導,讓人有機會心開意解。

「現代人為生活而工作,常常感到很無奈;志工為人群付出,是為工作而生活,再忙碌也覺得很快樂、很充實。希望有更多人願意投入志工行列,找到人生價值。」

證嚴上人開示於2011年05月4日《農四月•初二》
※本文引用自2011.06.25《慈濟月刊》第535期衲履足跡

20110703.jpg (39.28 KB, 下載次數: 3)

20110703.jpg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750615 + 8 + 8 感謝分享加分獎勵!

總評分: 名聲 + 8  金幣 + 8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人生極盡繁華,
不過一掬細沙。
回覆 使用道具
284jo42j4zj
子爵 | 2011-7-5 01:32:04

出世易入世難
既然選擇入世修行便當受得四方語箭
觀音入世眾生皆菩薩,
其實只要眾人皆有菩薩心
聞聲救苦一社區一觀音
何愁觀音大願無法成不成佛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95110854 + 10 + 10 南無觀世音菩薩~~

總評分: 名聲 + 10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