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aidseec
王爵 | 2011-7-30 02:54:57

2011年7月29日 北京時間20點整,匈牙利站第二次自由練習賽在亨格羅林賽道繼續進行。經過90分鍾的較量,邁凱輪車隊的漢密爾頓再次做出全場最快排名第一,法拉利車隊的阿隆索獲得第二,邁凱輪的另一位車手巴頓位居第三。

在早些時候結束的首練當中,邁凱輪車隊的漢密爾頓擊敗紅牛和法拉利做出最快成績,紅牛車隊的維特爾排名第二,但是他的隊友韋伯在練習中撞上護牆,賽車受損不是很嚴重。法拉利車隊的阿隆索做出第三快成績,他的賽車在出場圈中曾著火,不過賽車馬上被修複。由於賽道經過暴雨沖刷,有些路段還有積水,維特爾在比賽中多次出現打滑當割草機的情況。

第一階段:阿隆索最快 韋伯趕上二練

當地時間14點整,二練開始。維修通道打開后不久,紅牛二隊的阿古爾蘇拉里就做出首個單圈成績,到第10分鍾的時候,漢密爾頓、舒馬赫、馬薩等人就把成績做進1分22秒,此時賽道的溫度還是停留在24度左右。第15分鍾出場的維特爾首個單圈就跑出第二快,僅比兩圈前做出最快成績的巴頓慢了0.1秒。

第16分鍾,紅牛車隊的韋伯完成首個單圈排名第六,而邁凱輪車隊的巴頓則接連刷新最快單圈至1分22秒091。不過到了第22分鍾,阿隆索把巴頓的成績削掉百分之二秒拿到最快。比賽進行了三分之一之后,排名前六位的車手分別是:1-阿隆索、2-巴頓、3-維特爾、4-馬薩、5-漢密爾頓、6-韋伯。大車隊的車手在開場做出飛馳圈之后都返回了車房進行第二階段測試前的準備。

第二階段:小漢超軟胎最速 紅牛被甩出半秒

第36分鍾,馬薩使用超軟胎出場,不過巴西人遭遇交通擁擠,而隊友阿隆索使用相同輪胎在首圈就提高了0.8秒,法拉利測試兩套輪胎的極限差距有多大。邁凱輪的兩部賽車在10分鍾后才換上超軟胎進行測試,不過,漢密爾頓出場的首圈就比阿隆索快了0.2秒拿到第一。一分鍾,韋伯搭載相同的輪胎做出第四快的成績,他比邁凱輪賽車慢了半秒之多。

第60分鍾,維特爾使用超軟胎做出首個成績排名第五,兩部紅牛賽車的成績相當,都比邁凱輪慢半秒左右,不過這位德國車手測試的是重載油軟胎狀態。舒馬赫的首個超軟胎成績排名第八,與領頭羊有1.5秒的差距。

最后20分鍾,車隊希望得到超軟胎衰竭點的數據,因此車手們普遍重載油出來跑,韋伯、馬薩、巴頓三位車手的成績相當。維特爾這期間的成績維持在1分27秒左右,而漢密爾頓的成績則要好一些,能夠跑進1分26秒。

最終,經過90分鍾的比拼,邁凱輪車隊的漢密爾頓再次做出全場最快排名第一,法拉利車隊的阿隆索獲得第二,邁凱輪的另一位車手巴頓位居第三。兩位紅牛車手位列第四和第五名。

以下是本節練習賽的詳細成績:

2011賽季F1匈牙利大獎賽第二次練習賽成績表
排名
車手
國籍
車隊
成績
圈數
1
漢密爾頓
英國
邁凱輪
1分21秒018
29
2
阿隆索
西班牙
法拉利
1分21秒259
40
3
巴頓
英國
邁凱輪
1分21秒322
34
4
韋伯
澳大利亞
紅牛
1分21秒508
35
5
維特爾
德國
紅牛
1分21秒549
31
6
馬薩
巴西
法拉利
1分22秒099
40
7
羅斯伯格
德國
奔馳GP
1分22秒121
36
8
舒馬赫
德國
奔馳GP
1分22秒440
36
9
迪·瑞斯塔
英國
印度力量
1分22秒835
40
10
蘇蒂爾
德國
印度力量
1分22秒981
37
11
小林可夢偉
日本
索伯
1分23秒030
34
12
佩雷茲
墨西哥
索伯
1分23秒399
37
13
巴里切羅
巴西
威廉姆斯
1分23秒679
34
14
海菲爾德
德國
雷諾
1分23秒861
28
15
馬爾多納多
委內瑞拉
威廉姆斯
1分24秒181
39
16
阿古爾蘇拉里
西班牙
紅牛二隊
1分24秒182
26
17
佩德羅夫
俄羅斯
雷諾
1分24秒546
21
18
布埃米
瑞士
紅牛二隊
1分24秒878
35
19
特魯利
意大利
蓮花
1分24秒994
38
20
科瓦萊甯
芬蘭
蓮花
1分25秒447
39
21
格洛克
德國
維珍
1分26秒823
33
22
丹布羅西奧
比利時
維珍
1分27秒261
28
23
里卡多
澳大利亞
HRT
1分27秒730
31
24
里尤茲
意大利
HRT
1分28秒255
25




看樣子紅牛穩定不太下來呢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希望大家看文章能多給發文者評分、回覆、支持、鼓勵並多按感謝

一個小動作,發文者會感動

   
回覆 使用道具
sd20082010
侯爵 | 2011-9-6 15:48:33

謝謝分享謝謝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