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貼個1989年的資料供大家參考{:4_393:}

柴玲,吾爾開希,王丹
------------------------
吾爾開希在美國扮演了什麽角色?
自己招認在美國中央情報局協助下叛逃到國外的“高自聯”頭頭吾爾開希,於(1989年)7月下旬從巴黎飛到美國后,頓時成了那里的“風云人物”,不是“應邀”出席豐盛宴會,就是被擡到大小會場“講演”,一會兒從芝加哥奔赴華盛頓國會山“朝拜”,一會兒又從東海岸飛到西海岸。美國國會中少數政客、台灣在美形形色色禦用組織以及美國和台灣的新聞媒介把他吹捧爲“民主斗士”、“民族英雄”等等。
吾爾開希對這一切甚感得意,變得更加目空一切,狂妄自大。爲了報恩,他決心在這個“自由世界”里大大表演一番,其特點是造謠、罵人和空喊口號,大概他認爲這樣更可“罵龍成名”。然而,動機與效果並非總是成正比,正是他的一系列低劣表演使越來越多的留學生、華僑和美國公衆看清了這個政治暴發戶既非“斗士”,亦非“英雄”,有些一度“崇拜”他的人也漸漸感到失望。不少正直的美國朋友,愛國華僑,甚至台灣留學生和學者私下里說:“吾爾開希只不過一個愛出風頭的跳梁小醜而已。”
政客手中的玩物
吾爾開希從踏上美國國土的那天起,就身不由己地任人擺布。美國政府專門派了安全人員作他的“保镖”,24小時形影不離。
美國少數反動勢力、台灣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的一些人以及披著聯合報系美加新聞中心記者外衣活動的台灣大陸留學生工作組成員和台灣控制的各種僑社組織,加上反動組織“中國民聯”等一夥人,對吾爾開希的活動進行了精心策劃。吾爾開希到達美國后頭兩天,他們故意不讓他露面,制造一點神秘氣氛,接著就安排他先在美國電視台接受專訪,隨及由台灣在紐約的喉舌《世界日報》發表文章鼓勵他公開活動后,他們就組織了一個又一個“歡迎會”、“講演會”和“記者招待會”,千方百計鑽進白宮和國會去遊說美國高級官員出來“接見”,呼籲他們支持吾爾開希等幾個叛逃分子反對中國政府的活動,以達到離間和破壞中美關系的目的。
美國國會中少數政客對吾爾開希的到來也如獲至寶,認爲又可以利用他投機一番,有的趕忙出來接見,有的頒發“獎章”,有的設家宴陪乘遊艇,……一位暫時不希望披露姓名的美國資深記者看到這種情況后一針見血地指出:“吾爾開希這個中國青年只不過是議員們手中的玩物而已。”他說:“這些議員,他們向來是爲了撈取選票,既可無視國際關系準則,也可不顧自己的人格和身份,不管什麽樣的‘風流人物’都可擁抱接吻,只要能保證會后繼續登上名利雙收的議員寶座就行。”
會見國民黨頭目決非偶然
7月25日傍晚,吾爾開希自巴黎抵達芝加哥,是爲了參加所謂的“全美中國學生學者代表大會”的。可是,他一下飛機,卻撇下到機場“歡迎”他的大陸留學生,乘車直奔一位所謂的“醫生”家里去會見國民黨海外工作會主任鄭心雄。這位“醫生”是芝加哥台灣同鄉聯誼會會長吳英毅,他是所謂“美中支援大陸民主委員會”的發起者和組織者。
吾爾開希會見鄭心雄的消息很快在大陸留學生團體和廣大中國留學生中傳開,反應強烈。國民黨特務一看情況不妙,趕忙叫吳英毅出來爲吾爾開希擺脫困境獻計,說:“最好由吾爾開希自己出來解釋,以澄清不必要的誤解。”吾爾開希也慌了手腳,害怕這個不可告人的秘密行動一曝光將損害他的“英雄”形象,慌慌張張地連夜分別打電話給在美國各地中國留學生團體負責人進行解釋,詭稱他“事前不知情”。
然而,任何遁辭都掩蓋不了“會見”的事實。衆所周知,鄭心雄選在中國留學生芝加哥大會召開前夕專程從台灣趕到美國,就像台灣在紐約出版的《時報周刊》所透露的那樣,目的就是來做大陸留學生工作,“支持”他們的所謂“民主運動”。
無知而又狂妄
吾爾開希在一片吹捧聲中當上了“政治明星”,處處以學生“領袖”自居,屢次在公開場合自嘲爲“1989年最佳布景”。紐約華文報紙《世界日報》報道說,吾爾開希“自信地說自己理論水平高,民運經驗夠,組織能力強,足以擔當領導大任。”
且不說有不少中國學生特別是北京師范大學的學生知道吾爾開希的底細,就是外國人和華僑看到他這副狂妄的樣子也開始感到厭惡。洛杉矶出版的華文報紙《國際日報》在一篇社論中說:“一位台灣的留學生表示對吾爾開希自視過高,開口閉口代表大陸留學生,認爲極其反感。”
尤其令人嗤笑的是他對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那種蠻不講理的攻擊。基辛格最近在美國報刊上發表文章,從國際戰略格局和美國的長遠利益考慮,只是勸導美國政府勿再對中國采取進一步的制裁措施,他在談到天安門事件時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政府會容忍在其首都的主要廣場,被幾萬名行走示威者占領達8個星期之久。”吾爾開希知道這些話對他在國會和其他場所散布的謠言不利,就破口大罵基辛格博士“無恥”、“胡說八道”、“狗屁不通”等等。哥倫比亞大學的一位訪問學者說:“想不到吾爾開希的水平這麽差,他除了唱高調、喊口號和謾罵之外,肚子里真沒有什麽貨。”
《世界日報》對他如此低劣的水平甚爲著急,也流露出一點不滿,用批評的口氣說:要在美國進行有效的遊說,“不能靠尖銳的措詞和口號”,而“需要仔細擬出投合西方價值觀念、具體、誠實的說詞”。最近,吾爾開希表示要到台灣“訪問”,也許到那里受訓一番可能達到《世界日報》所期望的那種水平。
(摘自《瞭望》周刊第35期)

台灣人的女婿吾爾開希現在是疆獨與台獨的忠實支持者 |
|
六四天安门真相http://my.qoos.com/space-188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