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493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旖旎
王爵 | 2011-8-17 21:04:21

        趟過歲月的河流,閱人無數,發現人之與人卻有天壤之別,其間自然也包括女人。女人的生活從某一層面彰顯了時代的特色,女人的品味往往也因時代產生了代溝。跨越時間的長河,女人在慾望、情趣、審美等方面可謂是大相逕庭。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物質匱乏。一家老小的生計也成了問題,女人苦於生活的困頓,忙於生計。往往顧不得自己,似乎忘記了自己是女人。年逾四十的女人,在那時候,無論如何都是不敢張揚自己個性的。否則,你就會招來難聽的詞兒,腐化墮落,小資思想。兒時的我所見到的女人,幾乎沒有太大的差別。她們,齊耳的短髮,著裝永遠都是一成不變的青、藍色中式上衣,黑色的方口布鞋。就連懂得精緻生活,特別愛美的母親也不例外。只是母親的衣服、鞋子永遠都是一塵不染,頭髮也異常順滑,神態永遠是那麼優雅。可是,在我看來,母親這樣的女人居然也顯得有些老氣橫秋。如果誰擁有一件綠色的軍裝,那就等於擁有了一份殊榮,無形之中會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
  八十年代之後,市場經濟開始滲入人們的生活。城鄉差別也逐漸縮小,人的思想觀念也有了非常明顯的變化。女人的服飾也隨之有了很大的改觀,鮮艷的色彩、眾多的款式從各方位盡顯女人的柔美。女人,成了生活中的一道風景。此時,步入老年的母親也著上了紅裝,趕了一把時尚。
  人說女人善變,如同天氣一般,朝雲暮雨。其實不然,女人是感性的動物。情緒因外界的變化而變化。女人如水,高興了,要哭;難過了,要哭;感動了,也要哭;似乎總有流不完的眼淚。哭,並非軟弱的表現。眼淚應該是女人一種獨特的情緒宣洩方式,也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緩解了各種壓力,在哭過之後重新上路,才能以飽滿的精力去應對生活的挑戰。這就是柔韌有度。哀莫大於心死,一個對生活徹底絕望的女人,是不會哭的。在她看來,整個世界就是虛無,眼淚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呢?!
  望夫崖的故事告訴我們,女人不變如山巒,她可以化石堅守。湘妃的故事,梁祝的故事無不見證了女人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孟母三遷、孟郊的《遊子吟》折射了母愛的光輝。從《詩經》中的「及爾偕老,老使我怨」的怨憤,到李清照的「尋尋覓覓」的哀歎,再到今天各類報紙的情感傾訴;哀怨無乎不同。
  白雲蒼狗,幻化無窮。女人經歷了歲月的洗禮,時光的打磨,順乎時代的要求,女性意識更加覺醒。使女人更加懂得如何愛自己,懂得了經濟的獨立才能擁有人格的獨立,才能真正意義上去追求平等。否則,獨立就是奢談,就是空話。唯有如此,才能打破許多外在的枷鎖,才能回歸女人本色。
  在多元文化的今天,女人懂得了生活、學習同等重要。愛生活,追求精緻生活,不想為生活所淘汰,就必須與時俱進,把握時代脈搏。必須懂得權利、責任與義務並存,內外兼顧。今天的女人越發自然。發乎情、止乎情,不做作,愛恨分明、不掩悲喜。
  現在的女人比起過去的女人,無論從哪一點說都要活得輕鬆自在;很多女人至少不會為了生活,像陀螺一般不知疲倦,身累、心累。從某種程度而言,她們更現實,對愛情、對婚姻都會從自身的實際需要出發,絕不會要沒有麵包的愛情;很多女人為了物質上的滿足而結婚,她們的實在讓物質匱乏時代的老人看不明白。在她們看來,婚姻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豈可兒戲?!這樣的婚姻,能維繫多久真的很讓人擔憂。
  林語堂說:「男子只懂得人生哲學,女子卻懂得人生。」如果世界上只有大而無當的男性智慧,沒有體貼入微的女性智慧,世界不知會有多荒涼。這個世界因為女人而美麗、神奇。女人,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演繹著生活,詮釋著女人的本色——愛生活,愛家庭,愛美麗,溫柔恬淡、善解人意。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