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uo123
大公爵 | 2011-9-5 12:17:21

中國人民銀行(人行)連續兩天下調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的同時,澳洲央行總裁史蒂文斯(Glenn Stevens)週五發言時提到,人民幣應較目前水準升值,在多空拉距中,人民幣現匯和無本金遠匯(NDF)連袂走貶。

人行繼前一天下調40個基點後,今日再調低14個基點,由前一天的6.3936元,調低到6.3950元,8月24日的6.3896元,改寫自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

臺北時間12:45,人民幣現匯小貶0.0012元或0.02%,報6.3912元,交投區間介於6.3903到6.3940元之間,前一天升值0.0015元或0.02%。歷史高點見於8月12日締造6.3850元。

12個月的NDF於8月16日來到6.2585元,締造2008年3月13日以來新高後,最新報價貶0.0028元或0.04%,報6.2949元,交投區間介於6.2907到6.2963元之間,前兩個交易日升值0.0109元或0.17%。

澳洲央行總裁史蒂文斯週五赴眾議院經濟常設委員會(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Standing Committee on Economics)發表半年一度的證詞時表示,人民幣匯率應該較當前水準上漲,而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對中國是項有利的事。

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Merrill Lynch)首席經濟學家陸挺8月24日撰文稱,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8月5日下調美國主權評級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意外上升,其中8月8日至12日當周升值0.75%,創中國2010年6月19日結束人民幣盯住美元匯率制以來的最大周度升幅,從而引發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新一輪討論,其中對此輪升值能否持續,升值背後動力幾何等的猜測不斷。

有分析人士認為,此輪人民幣升值是中國政府控制通脹的舉措、再或認為是中國政府展現大國形象的政治秀、在當前全球市場大幅波動背景下穩定國內金融市場、及平衡中國進出口經濟失衡局面的途徑。

陸挺指出,上述猜測或將具有一定道理,但其認為大幅上升的主要動力還是標準普爾下調美國主權評級,因伴隨美元不斷貶值,中國在努力探索推進新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

中國部分著名經濟學家與官員長期以來對人民幣盯住不斷貶值的美元大加指責,而美國評級遭降打破了中國國內要求實施人民幣盯住一攬子貨幣匯率機制的改革派與主張繼續盯住美元的保守派之間的平衡,令中國政府決策者最終堅信,在盯住美元日趨不可靠時,中國需制定一套新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

其中放棄盯住美元的原因有三,第一,美元近期波動較大,繼續實施人民幣盯住美元機制將不符合中國所一直強調的維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水平的目的。

第二,中長期內,人民幣盯住美元對中國貿易方面的意義愈加減弱。美國債危機暗示,美元正在失去其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且中美貿易也在逐漸放緩,中國正在將外匯儲備從美元獨大轉向多元化。

第三,而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尚未遠離其公允值,因此中國轉變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需求更具緊迫性。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wukf + 8 + 8

總評分: 名聲 + 8  金幣 + 8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