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703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Phina
威爾斯親王 | 2011-9-6 10:44:41


28歲時,他離開了唱片公司的工作,因為一次的蘭嶼旅行,讓他知道了原來蘭嶼也有度假打工,回來沒多久竟毅然決定離開工作崗位,到蘭嶼民宿工作。因為喜愛攝影,甚至還發起了「把夢想告訴大海」的明信片計畫替自己籌旅費。回想起這些兩年前的故事,謝坤達不諱言地說,「很多人以為我的決定後面有什麼偉大的計畫或想法,不過老實說,這一切都是失戀與失意所造就的。」這是30歲的謝坤達,一個獅子座的男生,與他真實的出走故事。

從事唱片企劃工作的謝坤達,其實早已習慣了這份工作忙起來時的日以繼夜,也從沒想過關於「下班後的時間」這些事,因為工作幾乎佔去了整天清醒的時間。而總是按照計畫行事的謝坤達,彷彿是冥冥中的指示,一場原本排定與女友的綠島旅行忽然出現變數,兩人在飯店的選擇考量下出現分歧,結果,不僅綠島沒去成,就連女友也離他而去。陷入低潮的謝坤達,在朋友的邀約下,決定到蘭嶼好好放鬆一下。想不到,這完全不在他計畫之下的旅程,竟改變了他而後的人生。

一間無意進入的餐廳,在老闆的一句,「你有認識的人要來我們這裡打工的嗎?」讓謝坤達動了心,回到台灣的他,本打算向公司申請留職停薪,好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緒再重新出發,沒想到卻被公司拒絕。或許混沌時總需要大刀闊斧,謝坤達作出了離職的決定。回想起當初選擇出走到蘭嶼打工,謝坤達說,其實是出自於只是一種逃避,因為你知道你回到原來的崗位還是會面對那些會讓你不愉快的事;那不如就讓自己離開看看,會不會有什麼改變。謝坤達坦承,其實這個決定對他來說是讓自己沒有後路的選擇,但當時根本管不了那麼多。於是,謝坤達離開了台灣,帶著一身的迷惘到了蘭嶼,這個有他最愛的海的地方。

不同於一般打工的形式,謝坤達從事的度假打工,店家並不支薪,僅提供餐點與住宿。提到在蘭嶼工作是否有什麼不同之處?謝坤達笑著說:「別以為小島很純樸,其實蘭嶼跟台灣差不多,工作就是工作,老闆會盯你切菜,還要你去幫他接小孩放學勒。不過不一樣的是,沿途蘭嶼的美麗風景讓你根本不覺得你在工作,這可是台北鋼筋水泥所無法比擬的;假日時左鄰右舍也會八卦些大小事,其實也差不了太多(笑)。」不過,儘管工作有時也會「不太爽」,但謝坤達說,自己就是不會像台灣那樣好像厭惡到不知該拿情緒怎麼辦才好。「我想,蘭嶼的海有種神奇的魔力吧;因為在那裡,你會覺得什麼事都可以被原諒。」海,是上天賜給蘭嶼的恩賜。謝坤達如是說。

由於東北季風提前報到,謝坤達結束了在蘭嶼兩個月的打工生活。大概是經歷過這次「未詳加計畫」的生活,拎著包包的他沒有選擇馬上回台北,而是繼續帶著地圖沿著花東墾丁慢遊生活。別以為謝坤達過的很愜意,他可是全程用最刻苦的方式在旅行。謝坤達住過警察局內的涼亭,還因未帶睡袋而獲得好心人贊助的一床棉被免除寒風露宿之苦;不然就是拿著地圖走在自以為很近的景點,結果被路人規勸改成租機車上路;當然,別以為都只有這些荒謬事,謝坤達用隨心所至的玩法,帶他看到許多不可思議的風景,例如他曾住過一個名為濱海141的農舍,只花了他300元(當然是交涉成功),當時摸黑入住,醒來才驚覺窗外的農田景色驚為天人;而這趟旅程也讓他結識了不少朋友,成為不可取代的記憶。

這些只發生數天的往事,即使已過了兩年之久,但當謝坤達提起這些每一個景點所經歷的故事,都在他生動的言談中宛如昨日發生。他清楚記得了這些屬於出走的各個點滴,而這些過程也成了當初他選擇出走未曾想過的理由,或是答案。

回台北後,謝坤達沒有立刻積極投入尋找工作的行列,而是選擇把這些旅行回憶紀錄在自己的部落格;因為熱愛拍照,自行印製了數款明信片利用網路或創意市集擺攤販售。這次的意外出走,讓他對於工作與生活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謝坤達說,現在的自己會更在意「下班後的時間」,因為要用自己的時間去作更多自己的事。工作不應該被佔據所有,因為那永遠都只是一小部份。但儘管如此,現在的謝坤達卻選擇從事最忙碌的一份工作,那就是SOHO;謝坤達把自己過去作行銷企劃的經驗,結合網路推廣,利用共筆形式推動「光明燈同學會」公益部落格,在自己的名片印上「I like創意會社」的名稱,用「I like what I do. I do what I like」來勉勵自己,將創意極大化,樂趣工作化。謝坤達說,選擇SOHO是一條有風險的路,但是經歷過因失戀失意而促成的蘭嶼出走讓他知道,「沒有後路的時候才有動力!」他將用這樣的動力,再次挑戰生活的另一種可能!

身為一時衝動而出走的過來人,謝坤達說,選擇公司是安全的保護傘;但選擇出走才可以真正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至於出走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謝坤達笑著說,應該是要敢浪漫也敢實際的人吧;因為浪漫可以讓你不顧一切,實際可以讓你認清回來可能面對的殘酷。雖然現在自己是接案子維生,但哪天真混不下去了也只好要重新回公司就職。謝坤達說,面對現實是絕對必要的,但真正試過的人才會看到不同的世界。不過現在的他沒想那麼多,因為投入當下才是正經事。

出走,是否一定要一個正當的說法;人生,是否一定要一只縝密的計畫?謝坤達的出走故事讓我們知道,有時離開本身就是一個理由,而它也可能是你正在尋找的答案。「我也可以出走嗎?」謝坤達說,千萬不要問他這個問題,因為他只會對你說:「你幹麻問我?」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