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1081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uo123
大公爵 | 2011-9-12 08:31:26

 標普高盛農產品指數8月逆勢大漲9.4%,最新公布的美國供需報告顯示,黃豆、小麥、玉米耕種進度均較去年同期落後,更低於過去5年平均,黃小玉價格自8月初以來連漲4周,直到上周才面臨小幅度獲利了結賣壓。
 投信法人認為,穀物價格上揚僅是短期回檔,中長期維持長多趨勢未變。
 寶來商品指數期信基金經理人潘昶安表示,前一波反聖嬰4月結束後,全球氣候並未如預期恢復正常,美國主要農產區的中西部大平原7∼8月面臨近幾年來最嚴重的酷熱乾旱,供給面憂慮使得農糧作物價格走堅。
 潘昶安表示,上一個反聖嬰現象造成2010年7月∼2011年3月標普高盛農產品指數大漲65%,今年夏季美國大平原高溫缺雨情況比2010年更嚴重,因此農產品價格將居高不下。
 但不同作物的情形不同,玉米價格高漲後,飼料需求有轉向小麥的跡象,但美國小麥受俄羅斯與黑海地區廉價小麥競爭,3大農糧作物將以大陸需求成長的黃豆表現最佳、玉米次之,小麥則以中性看待。
 ING(L)原物料基金經理人費德瑞(Frederic Van Parijs)表示,近期原物料類股持續震盪,農作物產量不佳與來自新興市場的需求強勁,使得原物料類股有機會反彈並於明年回歸基本面。截至8月29日,美國作物生長進度落後,春小麥收成率僅50%,低於去年同期的66%和5年平均71%。
 摩根富林明商品市場產品經理劉念華表示,下半年來美國氣候異常炎熱,小麥、玉米價格狂飆逾10%,引領穀物價格在全球股災中相對強勢,除了天候異常,新興市場持續成長的人口推升糧食需求持續成長,導致穀物價格表現走俏。
 富邦農糧精選基金經理人林俊賢認為,美國S&P500指數本益比僅12.3倍,大幅低於歷史長期平均的16倍,其中主要分布於北美的農糧產業獲利年增率約38%,遠高於S&P500指數的11.7%,是美股各主要產業中的獲利資優生。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