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2933 | 回覆: 32 | 跳轉到指定樓層
sipeisispes
侯爵 | 2011-9-12 23:23:50

日本僧侶空海曾於804年隨遣唐使赴唐學習佛經,因此可以推斷他書中的“支那”,是從漢譯經典里學來的。以后一些佛教界人士爲顯示博學、虔誠也開始用起了“支那”一詞稱呼中國。但明治維新時,山鹿素行等人覺得國名之爭,可以爲他們的政治主張服務,認爲與中國相對的就是夷人,所以特意寫了一本《中朝實錄》來爭這個“中朝”之名。接著福澤谕吉等人提出了脫亞入歐的主張。甲午戰爭中清政府失敗后,長久以來一直把中國尊爲上國的日本人,在震驚之余大爲陶醉。從此,“支那”一詞在日本開始帶上了戰勝者對於失敗者的輕蔑的色彩。1913年又根據駐華公使的提議商定:日本政府今后均以“支那”呼稱中國。對此引起了很多中國人的憤怒,1919年留日學生在國內出版的《東遊揮汗錄》中,除了以毒攻毒地繼續使用“倭人”一詞以外,還因爲英語中的Japan源於漆器,而且日本想脫亞入歐,就用它的音譯,稱之爲:“假扮”。


--------------------------------------------
在一段時期內,“支那”是對中國漢人的尊敬。“支那”一詞在日本流行起來是明治維新以后的事。不過那時中國的正式國號是“大清”,所以日本政府在正式場合把中國稱爲“清國”或“大清帝國”,把甲午戰爭稱爲“日清戰爭”,把義和團事變稱爲“北清事變”。但是在一般的民間報刊,則一般把中國稱爲“支那”,把“日清戰爭”稱爲“日支戰爭”,把中國話稱爲“支那語”。日本人不稱中國的正式國號“大清”而稱“支那”,那時的中國漢人,特別是中國的革命家,對日本稱中國爲“支那”,不但不生氣,反而還有幾分感激。那時中國漢人處於異民族的統治之下,因爲日本暗中支援中國革命,所以一時間日本成爲中國革命家的樂園,同盟會、光複會等反政府組織都是在日本組建的。那時很多漢人來到日本的頭兩件事就是:第一是剪辮子,表示不再效忠清廷;第二是自稱“支那人”,拒絕承認自己是“清國人”。由於那時“中國”這個詞還沒有被公認,所以很多革命家直接借用日本式稱呼稱自己是“支那人”。1902年,章太炎等在日本東京發起《支那亡國二百四十二年紀念會》,提出“光複漢族,還我河山,以身許國,功成身退“的誓詞(“支那亡國”是指明朝亡於清朝的那一年);1904年,宋教仁在東京創辦了名叫《二十世紀之支那》的雜志,這是后來同盟會黨報《民報》的前身。即使是立憲派的梁啓超,也用“支那少年”爲筆名,康有爲次女康同璧也曾在詩中稱“我是支那第一人”。   當時很多中國的革命家使用“支那”這個詞稱呼自己,亦說明那時日本使用“支那”稱呼中國,不但沒有貶義,反而含有對中國漢人的尊敬。如果日本人按照當時中國的正式國號“大清”,把中國人稱爲“大清人”,把中國話稱爲“大清語”,對中國的漢人來說,反而會感到被侮辱了。但是辛亥革命之后,中國的正式國號從“大清帝國“變成“中華民國“,由此而引發了中日之間的“支那“爭論。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惯习干戈事鞍马,初从少小在边城。  身微久属千夫长,家远多亲五郡兵。  懒说疆场曾大获,且悲年鬓老长征。  塞鸿过尽残阳里,楼上凄凄暮角声。
回覆 使用道具
jiaju123
勳爵士 | 2011-9-13 08:55:22

本帖最後由 jiaju123 於 2011-9-13 08:57 編輯
sipeisispes 發表於 2011-9-12 23:23
日本僧侶空海曾於804年隨遣唐使赴唐學習佛經,因此可以推斷他書中的“支那”,是從漢譯經典里學來的。以后一 ...


下面是我在01論壇上面發的回複

=========
=========


印度梵文Cina,有多個音譯 支那 震旦 等等

本意和來歷是什麽呢?

Cina 的意思是 絲 。不是什麽瓷器。



成書於公元前5世紀的印度兩大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曾經多次出現過Cina

這個名字是古印度對中國的一種尊稱

古印度對中國無限敬仰,還在Cina前加Maha一詞,寫成Mahacina,翻譯為偉大的Cina,

或在Cina後面加上Sthana, 寫成Cinasthana及Mahacinasthana

《摩訶婆羅多》
婆羅多王言:嘗親統大軍行至北境,文物特盛,民多巧智,殆支那分族雲雲

《政事論》公元前四世紀的古印度
產生在支那的成捆的絲

公元前4-5世紀的波斯贊美弗爾瓦丁神的贊美,詩中出現過Cina字樣

唐僧玄裝<大唐西域記>玄裝與印度戒日王的對話
王曰:在唐國在何方,經途所?,去斯遠近?
對曰:當在東北數萬余�,印度所謂 摩訶至那 是也.
彼國衣冠濟濟,法度可遵,君聖臣忠,父慈子孝.



古印度對中國敬仰而稱呼Cina 釋迦摩尼稱中國為支那,震旦。
日本為了貶低如此偉大的稱呼,而特意貶低稱呼的,爾等明白。




1946年6月6日,日本外務次官發出《關於避免使用支那稱呼事宜》通知,下達各新聞雜誌社、出版社;同年7月3日,教育次官將通知轉發各大學和專科學校。
  
    通知內容如下:
  
    往昔通常用支那二字作為中華民國之國名,今日應改用中國等稱號。查支那之稱呼素為中華民國所極度厭惡者。鑒於戰後該國代表曾多次正式及非正式要求停用該詞,故今後不必細問根由,一律不得使用該國所憎惡之名稱。
    要言之,除不再用支那一詞外,不妨使用:
    中華民國、中國、民國、中華
    中華民國人、中國人、民國人、華人
    日華、美華、中蘇、英華
    至於在歷史性、地理性或學術性敘述之場合,例如:東支那海、日支事變等,萬不得以時方可破例使用。
    又,現今之滿洲即稱滿洲,不得稱為滿洲國,附帶通知如上
引言 使用道具
無效樓層,該篇已經被刪除
無效樓層,該篇已經被刪除
無效樓層,該篇已經被刪除
aidy1981
公爵 | 2011-9-14 18:46:55

個人覺得如果這是貶低的用字  請大家以後少用這詞來稱呼中國人
將心比心  我也很討厭他人用"ㄊㄞ 巴 子"稱呼我們 不是嗎
敵人除外  但把歷史長河拉遠來看  祖先會罵我們的  了嗎
引言 使用道具
shukevin
子爵 | 2011-9-14 19:13:44

人家要眨義,就直接用chink了,還給你支那,不懂人話沒關係,你們那邊會看英文吧?

懶得和條說什麼歷史不歷史,會看英文嗎?
chi=支,na=那,china=支那,有什麼不對?
英文發音原理你會吧,你們大陸叫原音、輔音,台灣叫母音、子音,
發音不是以原音、母音為主?不懂原音、母音?AEIOU是也!
輔原輔原、子母子母,不是輔原為一組?不是子母為一組?
CHINA不該分成CHI和NA?不是支那?
有病,人家沒罵你,硬說人家是罵你,是被害妄想症吧!
引言 使用道具
jco0o
準男爵 | 2011-9-14 20:03:12

我沒學過什麽語言學,但我覺得這件事情也沒必要用語言學來認定,好比你叫牛虻,我叫你豬,還告訴你豬是好的,豬多可愛呀,這名字不錯呀,不是罵人的,你叫人家什麽都可以,但要對方接受,如果對方不接受那就是歧視被人的叫法。(我要對豬說對不起,我侮辱了豬)
引言 使用道具
無效樓層,該篇已經被刪除
無效樓層,該篇已經被刪除
無效樓層,該篇已經被刪除
無效樓層,該篇已經被刪除
無效樓層,該篇已經被刪除
無效樓層,該篇已經被刪除
sipeisispes
侯爵 | 2011-9-16 04:57:56

牛虻 發表於 2011-9-15 17:10
回覆 愛日巴子 的文章

沒有嗎?

問你啊。 你不是"造句強人"嗎?
引言 使用道具
ar62ad
伯爵 | 2011-9-16 11:14:05

回覆 ms1728 的文章

可憐的大陸人 低俗的文化表現在此一覽無遺
也許是受了文化大革明影響
還沒有被革到

我記得您的家人是在桑拿上班的 賺取的微薄桑拿費用
讓你上網吧在這邊表現你的低落水平

好好加油
有機會來台灣玩 不要老是拿桑拿賺的錢躲在網吧 躲在電腦屏幕後面
有本事來台灣叫
引言 使用道具
ar62ad
伯爵 | 2011-9-16 11:17:56

回覆 牛虻 的文章

契丹人的說謊 低格以及混賴是世界公認的首屈一指

盜版充斥 還將之認為光榮 起了一個"山寨"名詞

偷嫖竊取的創意 直接說成是掌握

契丹人的風格 在是上盡為世人所恥笑
引言 使用道具
無效樓層,該篇已經被刪除
無效樓層,該篇已經被刪除
sipeisispes
侯爵 | 2011-9-16 18:04:34

牛虻 發表於 2011-9-16 13:16
回覆 愛日巴子 的文章

我相信沒水準,並且智商有問題的人是你,因為你無法藉由語言的演變跟實際上的證據證實 ...

用於指稱中土的“支那”一詞出自梵文,這是毫無爭議。雖然梵文“Cinasthana”中的“cina”和“Mahachinasthana”中的“china”起源於秦國的“秦”的語音之說論據較爲有力,但學界仍未就此達成共識。不過,“Cinasthana”、“Mahachinasthana”皆爲古印度對中國的稱謂之說則早已成了定論,而且漢語中的“支那”和葡萄牙語、荷蘭語、德語、英語中的“China”以及法語中的“Chine”等皆起源於梵語“Cinasthana”、或“Mahachinasthana”之說也早已獲得了公認。

   

    “支那”一詞在中國曆史文獻中出現時間較早,比較出名的是取經印度的玄奘法師所著的《大唐西域記》與其弟子爲其所書的《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比如玄奘法師行進至古印度境內的迦濕彌羅這個寺方的時候,就有此間高僧有云:

    此支那僧智力宏瞻,顧此衆中無能出者,以其明懿足繼世親昆季之風,所恨生乎遠國,不早接聖賢遺芳耳。
     意思是說:這個支那僧人的才智實在是太高了,在迦濕彌羅都沒有人能夠超過他,他的智慧足以繼承世親大師,遺憾的是,他出生的地方太遙遠了,沒有機會早點親近佛教聖賢的教澤。

    在《大唐西域記》與《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以上的例子比比皆是。在近代印度曆史的重建過程中,印度學者對於這兩部著作評價是非常高的。我想應該不會有人對這兩部舉世名著的真實有帶有任何的懷疑吧。

    現在印度當地人就把桃子叫支那你,從支那來的,來自於支那的(from China)。把梨子叫支那王子,中國王子。梨和桃是漢代的一位“質子”(做人質的皇子),所傳到印度去的(出自后唐書)。現在印度對梨子和桃子還是這樣叫的。可以看出,如果沒有中國人往外傳,這世界人就很難吃到桃子和梨子。同時更加重要的是說明了在漢代,“支那”一詞就成了世界對中華文明的一種統稱。

-----------------------------
你這等智商我中華是絕對不會收容的 ,多張嘴吃飯還總吐“荒唐言”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