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o
- 積分
- 1011
- 好友
- 7
- 文章
- 42
- 主題
- 12
- 註冊時間
- 2011-8-16
- 最後登入
- 2017-10-16
|
1.規劃好自己的生活。湯永隆說:“子女把自己的日子過好,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早些成家,和周圍人關系和諧過得開心,就是解決了父母最大的後顧之憂。”一定不要過度依賴父母,把他們當成生活上的“提款機”和情感上的“垃圾桶”。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也認為,要讓父母覺得,我的孩子是最靠得住的,這就是最大的孝順。“對於我的一對兒女,我不要求他們天天在身邊守著,但在我們有需要的時候,他們一定要能挺身而出。”
2.勤“請安”。古代的大家庭中,都有請安的制度。現在,如果我們和父母在一個城市,請安可以是每周看望一次,或帶著父母出去玩﹔如果分隔兩地,可以定好每周打1—2個電話,這個電話要由子女主動打。這種制度應該嚴格執行,不能用忙、累、沒空當理由。既然能把陪父母的時間拿來工作、娛樂,應酬,為什麼就不能從這些時間中擠出點時間陪父母呢?
3.多說“廢話”。在和父母交流時,多說些“噓寒問暖”的廢話,甚至多聽父母的嘮叨。比如問問父母三餐吃了什麼,去哪兒玩了,這些家長裡短的話題,才最能顯出親人間的親近。
湯永隆回憶道:“我在日本上學時,有一次從電話裡聽出媽媽有些不對勁,再三追問,才知道她剛動完手術。”很多父母怕孩子擔心,有困難、生了病會瞞著不說,做子女的一定要用心。
4.給父母慶生。雖然很多老人嘴上說“不願意過生日”,但子女不能不當回事。平時的生日可以親自下廚給父母做頓飯﹔五十、六十、七十這樣的大壽一定要隆重過,兒女盡量全回到父母身邊。祝壽不僅是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也是讓父母自豪的一種方式。
5.過年給父母發紅包。孩子給錢父母總會推辭,不管他們是真的不需要還是嘴上說說,每到過年,建議有收入的子女都給父母發個紅包,老人給孫子輩的壓歲錢也可以從這裡面出。
6.讓父母享受“隔代親”。父母對於孫子和外孫輩,是永遠看不夠的。自己成家有了孩子後,一定多帶著孩子去看父母,每次打電話時,也要鼓勵孩子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多說話,這就是讓父母最高興的事情。
|
評分
-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
愛因斯坦說:「行動產生的道德意義,才是真正的尊嚴與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