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463 | 回覆: 5 | 跳轉到指定樓層
efhb
子爵 | 2011-9-22 09:53:30

斷骨殘筋密技
———這應當是邵發明先生的東西,是我在竹林武術館時從一位師兄的手中筆錄的,具體是哪位師兄叫什麼名字我已經忘了!而今武林大行無限制功夫,我近日翻看在竹林習武時的筆記,找到這篇東西!我以為可以供大家參考一下。所以錄在此處,供大家參考!


首先解說一下何謂斷骨技、殘筋技、斬筋刀!

1、斷骨技:就是指對人體十二個部位的骨骼或關節進行硬性傷害的方法;
    十二個部位分別是指:頸骨、鎖骨、琵琶骨、上臂骨、肘骨、腕骨、指骨、趾骨、膝骨、脛骨、踝骨、肋骨。
2、殘筋技:主要是以切斷全身八個部位肌肉束為主,讓人失去運動能力的技術。
      八個部位分別是指:頸後筋、肩筋(俗語謂之扁擔筋)、上臂筋、小臂筋(肘窩及小臂內側)、腰筋、大腿筋、膝筋(膝後窩)、腳後筋。
3、斬筋刀:即使用短刀對肩筋、上臂筋、大腿筋、膝筋、腳後筋進行砍切,將其切斷的方法。


★天靈蓋骨:即人體頭頂的骨頭,人間最堅硬的骨骼之一。
對腦的侵害有兩種:①由於力量振蕩顱內腦組織而引起的傷害;②由於腦顱骨內板骨折穿腦膜而引起的傷害。
☆百會穴:屬於督經穴位,是顱骨連接的冠狀縫與矢狀縫的交點,擊打此處,可造成震盪、引起眩暈而喪失抵抗能力。重者可造成腦損傷,顱內出血導致死亡。
★頭頸骨(頸椎):①攻擊頸骨比攻擊天靈蓋容易;②空手不易將天靈蓋打破,而頸骨用普通人的力氣即足以將人頸骨輕鬆折斷。
頸骨(頸椎)由七個椎骨連接而成,骨間運動範圍少。頸椎重要的是寰枕關節和寰樞關節,它是脊柱與顱骨相連接的重要一二關節,是大腦與脊髓頭與身體相連接的樞紐。兩關節關節囊鬆弛,關節凹很淺,內側部很薄,因此極易受損。損傷頸骨,可損傷和阻斷中樞神經,使寰樞關節齒突移位,刺激壓迫脊髓,引起昏厥,並留下後遺重症。若頸骨被折斷(錯位),就阻斷神經、脊髓,立即造成死亡。
★雙臂(上肢):是人體最靈活最得力的部位,它包括肩、肘、腕指四大關節和相應的骨骼,肌肉和韌帶。
如何廢臂?——以破壞琵琶骨為主。
如何廢肘?——以反關節為主。
如何廢腕?——以內折傷筋術為主。
如何廢指?——反折即可。
★脊椎骨:處在身後位置。使偷襲的首先目標。它沒有較厚的肌肉保護,受攻擊時很容易離位或骨折,一旦損傷神經,將導致下半身癱瘓。
脊椎包括:頸椎、胸椎、腰椎和尾椎。腰椎受到攻擊,將直接導致下半身癱瘓。
★膝關節:下盤三節之中節,最裸露最容易受到攻擊的部位。四個方位都可以攻擊。但是正面攻擊和內側攻擊不很理想。應當把精力集中在對它的外側和後側(膝窩)的攻擊。
從膝外側攻擊,力道足在其次,力點長乃是關鍵。一定要逼它超過自己的運動極限,韌帶才能被撕裂或撕斷。
★脛骨(迎面骨):直接暴力損傷。一般來自骨外側或前外側,容易造成橫斷、斜斷甚至粉碎性骨折。迎面骨骨折會引起小腿筋膜間隔區內水腫,壓迫血管,引起缺血性肌攣縮,中下段血液供應不足,很難癒合。
★腱:連接肌肉與骨頭,在關節彎曲處。如手指,肘,膝等部位有減少摩擦的囊,其中含有漿液。
★軟骨:半透明、堅韌,有點彈性。只存在於鼻、關節和少數肋骨。
★關節:骨頭的結合處。
★韌帶:比較堅韌,連接骨與骨。


★關節致殘法:即將人體各大關節打碎,致其終身殘廢的方法。
1、肩關節致殘:包括:鎖骨、琵琶骨、扁擔筋、肩關節。
鎖骨架空,極易被擊成粉碎性骨折。
扁擔筋:肩的正中,挑擔時用的那條筋,那塊肉。該筋受重力劈打後,整條手臂無法提起,頭頸不能隨意轉動(微轉即疼痛難忍)。
2、肘關節、腕關節、膝踝、趾關節,只要用力的反覆多次猛烈擊打即能致殘。


★斷筋法:
筋的概念:①各關節的筋膜;②各肌肉束(群);③神經
①韌帶斷裂,很難復原,輕者老來關節炎等,重者終生殘廢;
②肌肉束(群)被切斷,立即失去運動能力;
③切割神經密集處,疼痛難忍,可導致局部麻木,失去感覺;
斷筋法決:
①砍斷扁擔筋;
②砍斷上臂肌肉——砍肉要橫砍;
③砍斷前臂筋——前臂內側似乎有筋(大概是指肌肉束--笑月劍士語);
④砍斷腰筋;
⑤砍斷大腿肌肉——膝上一掌處,方法用橫割;
⑥斷膝窩筋法——膝窩兩側各有條筋
主動進攻,右手握刀斜砍敵左肩,收刀砍敵人離我近的膝窩筋,收刀,刀橫掃,意在斷敵人腰筋。
⑦砍斷腳筋,即腳後那條筋(又謂阿基裡腱)。



★擊打神經密集處,可產生觸電般的感覺,讓人的局部產生麻木感。
用刀將神經割斷,其神經末端將失去知覺而麻木不仁。
神經系統是由腦,脊髓和周圍神經組成,分為中樞部和周圍部,中樞部包括腦和脊髓;周圍部腦神經和脊髓神經,周圍部按分佈範圍的不同又可分為軀體神經和自主神經,軀體神經分佈於皮膚肌肉、關節等處,自主神經分佈於內臟、血管、腺體等處。
一、中樞神經系統
1、腦:位於顱腔內,分大腦、中腦、腦橋、延髓和小腦六個部分,其中腦、腦橋和
腦髓合在一起叫腦幹。
  大腦的皮質可對傳入的刺激又進行綜合分析,管理身體的感覺和運動的機能區,有運動中樞、感覺中樞、視覺中樞、聽覺中樞。
  小腦位於大腦的後下方,主要功能是維持身體平衡,調節肌張力和協調肌肉活動。
  間腦位於中腦上方,間腦和下丘腦是自主神經的皮質下中樞,它控制和調節內腦活動,還調節水鹽、代謝、體溫、食慾和情緒反應等活動;間腦的丘腦是皮質下感覺中樞。
  腦幹有視覺和聽覺反射中樞,並與自主神經的活動,肌張力調節及維持清醒狀態有關。
2、脊髓:位於脊柱椎管內,上端在枕骨大孔處與延髓相連,下端縮細止於第一腰椎下緣,全長共31節,發出引對脊椎神經,脊髓可以傳導感覺和運動,並能參與和完成一部分反射。
二、周圍神經系統
1、腦神經:由腦發出的神經共12對,在腦底於腦相連,分佈於頭顱部底器官,肌肉,皮膚以及內臟器官。其中包括3對感覺神經、嗅覺神經、視神經和位聽神經;5對運動神經:動眼神經、滑車神經、外展神經、副神經、舌下神經;4對混和神經:三叉神經、面神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
2、脊神經:由脊柱發出的神經共31對,其中頸神經8對,胸神經12對,腰神經5對,骶神經5對,尾神經1對。
胸神經的前支沿肋骨下緣形成的肋間神經,其分支分佈於肋間肌、腹肌及胸腹壁皮膚。頸神經、腰神經、骶神經。尾神經的前支相互交織,形成神經叢,分別成為頸叢,臂叢,腰叢和骶叢。
①頸叢:從頸叢發出的神經分佈於頭頸部肌肉和皮膚,其中最後一條是膈神經,入胸腔分佈於膈肌。
②臂叢:經鎖骨中點經腋下入臂,分佈於上肢的肌肉和皮膚。主要神經干有脊神經,正中神經(在臂部與肱動脈一致在臂中行走,經肘窩正中行至腕前遠紋中點入手),尺神經(從腋窩沿肱骨至肘部經肱骨內上髁與尺骨鷹嘴間,沿尺側至腕骨橈側緣入手),橈神經(自腋後臂下緣外端交點處,沿肱骨經肱骨後方,至肘部肱骨處上髁,沿橈側至橈骨莖突入手)。
③腰叢:從腰椎和骶椎發出的脊神經前支相互交織形成,經腹股溝中點入大腿,分佈於大腿前面和內側面的肌肉、皮膚,主要有股神經和閉孔神經。
股神經:經股腔隙於股動脈外側進入股三角,位於骼筋膜深面,肌支分佈於大腿前面股四頭肌、恥骨肌和縫匠肌,關節支分佈於骻膝關節,皮支分佈於大腿前區,其末支為隱神經,在股動脈前方收入肌管。
閉孔神經:起於腰叢第2-4腰神經,經閉膜管出骨盆後,分前後兩支,前支位於短收肌表面,分支至長收肌、股薄肌、短收肌、恥骨肌及膝關節。後支位於短收支後面,支配閉孔外肌和大收肌。皮支分佈於大腿內側皮膚。
④骶叢;從骶叢發出的神經有坐骨神經、脛神經和腓神經。
坐骨神經經坐骨關節與大轉子之間,沿股後中下線,在大腿下去三分之一交界處,分成脛神經和腓神經。脛神經至膝關節後窩中線下線,進入小腿後部,至足後跟腱內緣處,進入足底;腓叢神經自窩處繞經腓骨頭,其腓淺支經小腿外側行至足背,深支沿前骨筋膜鞘下行,直達足背。
分享分享1 收藏收藏3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ppop4422
鄉紳 | 2011-10-16 13:32:30

現在看這些覺得有些殘忍...
不過古時候就是這樣子吧!
看金庸小說時有些部分
就是描述武打的地方
也有像上述的一些方式去攻敵人
引言 使用道具
李秉鴻
騎士 | 2011-10-30 22:39:24

學武之人...重之在仁~我的老師說:傷人者有兩種...不是學藝不精,就是存心不良!雖然在武術裡,真的有必殺技...但是~還是走為上策,全身而退最好

引言 使用道具
ggyy7693128
準男爵 | 2012-1-27 18:46:04


感謝大大的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ziy900409
見習騎士 | 2012-1-28 13:04:35

真是殘忍呢   武 意在止戈
我的教練如此教導:動手只在別人傷的你想保護的人才動手,打自己的話只要別拿武器,自己就讓他打幾拳消消氣吧,練武的人筋骨沒那麼脆弱
引言 使用道具
a0963392480
鄉紳 | 2012-2-1 01:02:17

感謝大大的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