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沒那麽多機械可以用,那時幾乎一切活動,都是需要“動手動腳”的體力活,所以古代人的體力,普遍比現代人強很多。連孔子這樣的讀書人,都能“翹國門之關”—— 也就是單手舉起城門上的大門栓。這大門栓可不輕,孔子的腕力和臂力夠強,要是掰手腕的話,現在一般人還真掰不過他。
但是進入熱兵器時代,打仗越來越變成複雜的技術活了:
訓練一名海豹突擊隊員需要的時間,和訓練一名宇航員的時間一樣長——這說明強悍的戰斗力,需要很高的技術含量才能煉成。
越是技術含量高的工種,對人的各種素質要求越高。比如同樣的324個漢字,人家王羲之可以寫成流傳后世的《蘭亭序》,咱們一般人寫出來恐怕只是一張廢紙。
每個領域的一流高手的造就,都離不開兩點——先天的素質與后天的訓練。要打造一流的士兵,這兩點也少不了。
一流的士兵需要什麽先天素質啊,不就是身體強壯、智力正常就可以了嗎?其實遠不是這樣。
美國有個叫Dave Grossman學者,對參加過二戰的士兵做了一個調查,得出一個令人很震驚的結論:在被調查的士兵中,有1/4的人承認:在戰場上嚇得大小便失禁過——真實比例,肯定還要高,因爲這種事不是誰都有勇氣承認的。恐怕沒有多少人願意對自己的后代這樣說:“想當年,你爺爺我,在戰場上嚇得尿過褲子”。在影視作品中,好像戰場上嚇得“屁滾尿流”的,都是漢奸一類的壞人,但在現實中的戰斗中,這是很多人真實的生理反應。嚇成這樣的士兵,就不要指望他在戰場上有多少戰斗力了。那戰斗力強的精英士兵,需要具備哪些素質?美國的研究機構,總結出了戰斗力強的士兵幾個必備素質:聰明(intelligence)、男性化(masculine)、社會成熟(socially mature)。
聰明(intelligence)——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這種事只能存在小說中:老虎的頭蓋骨極硬,一般手槍子彈擊穿都困難(順便說一下,一般手槍子彈的彈頭是圓形的,相比於尖形的步槍子彈,這種圓形彈頭威力小很多),並且老虎頭部結構的防震性非常好,以至於很多汽車的防震系統,都參照老虎頭部構造設計。武松單憑拳頭猛擂虎頭,就把老虎打死,這很不靠譜,估計只有變形金剛才能做到。
人要是不用任何武器,單憑體力和老虎死磕的話,簡直就是主動給老虎加頓“人肉餐”。並且老虎能聞到幾公里內獵物的味道,所以光憑身上器官的戰斗力,人和老虎PK起來,毫無勝算。
總結一下——人類的真正驚人的戰斗力,不是靠體力,而是靠頭腦。人會制造使用工具、有策略會詭計、挖陷阱布圈套,種種由智慧産生的各種知識、技巧造就了驚人類無可匹敵的戰斗力。
所以,真正有戰斗力的戰士,絕不會是一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莽漢。
男性化(masculine)——這就是說高戰力的士兵,必須骨子里是一個很有進攻性的人。這樣的品質也許在和平環境中不受歡迎。但是在你死我活的戰場中,卻很必要。
我聽一個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老兵說過,當年選上前線作戰的士兵時,一些部隊專找那些士兵中的“刺兒頭”,這也許只是當時個別情況,但說明很多部隊領導明白,那些很有進攻性的人,在戰場上會很出色。
出色的士兵必然有“亡命之徒”的心理強悍度,才能百折不撓、才敢在生死時刻果斷的放手一搏。
另外,據Dave Grossman研究,一般人在殺人后情緒會出現很大的波動:有強烈的內疚感或興奮感,這樣的情緒對作戰很不利。只有20%的人是“天生的殺手”,他們對殺人感覺平靜,具有很強的情緒穩定性。
社會成熟(socially mature)——假設你一手拿著手槍、一手拿著手電筒,闖進一個黑暗的屋子里搜捕敵人時,手電筒該怎麽拿?
你要是還像平常生活中那樣隨意拿的話,我保證你將被打成“篩子”。因爲在黑暗中,你發出的任何光亮——無論是點燃的煙頭,還是手電——都是敵方火力射擊的目標。
這時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手電應與身體成45°角向側面舉起。另外,破門而入時,要注意看一下門的合頁:合頁在外面就是向里開、合頁在里面則是向外開。忽視這樣的細節一樣可以要你的命,因爲本來是向外開的門,你非向里面踹,那樣不但開不了門,瞬間的動靜會吸引屋里的火力射出來,即使是防盜門,一般步槍的子彈也能輕松射穿。兩人舉槍火拼時,哪怕是零點幾秒的時間差,都會決定誰生誰死。例如當年楊子榮剿匪時,一切都很順利,當他端著槍沖進土匪屋里射擊時,很悲催的事情發生了:他的槍卡殼了。他就因爲一支關鍵時刻卡殼的槍,而送掉了自己年僅三十歲的生命。戰爭中的種種致命狀況,需要豐富的社會經驗才能正確判斷處理。
真正意義的士兵,說到底就是“作戰工具”,而一流的“作戰工具”的煉成,少不了以上的幾種素質。 |
|
这几天连续的阴雨天气,心情都不是很好,工作不顺利,感情更是一片空虚,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