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cp7619
威爾斯親王 | 2011-10-8 00:32:23

減薪保飯碗 美將是下個日本?
美國各地都在減薪。某些減薪是獲得聯邦政府經援的代價,像克萊斯勒員工的讓步。像紐約時報暫時性減薪協議,是勞資協商的結果。此外,還有其他減薪反映勞動市場疲弱的殘忍事實:被減薪的勞工不敢出來抗議,因為擔心會找不到其他工作。

然而不論詳情如何,薪資縮水是經濟不佳的症狀之一,也是會讓經濟更衰退的症狀。

要緊的事先處理:減薪案例日增,但此現象範圍有多廣泛?答案是,非常廣。

確實還是有很多員工加薪,但減薪案太多。根據勞工統計局統計,今年第一季民營企業人力平均成本僅增加0.2個百分點,增幅是史上最低。由於就業市場還在惡化,若今年稍後整體薪資開始走下坡,一點都不令人意外。

但這有什麼不好?畢竟,很多員工都接受減薪,以保住飯碗。這有什麼不對?

答案在於正折磨我們經濟的一項矛盾。我們正因節儉的矛盾而痛苦:儲蓄是美德,但一旦所有人同時設法大幅增加儲蓄,結果就是經濟低迷。我們正因去槓桿化的矛盾而痛苦:減少債務、結清資產負債表是好事,但要是所有人同時設法賣掉資產還債,後果就是金融危機。

我們也許很快就會面臨薪資的矛盾:任何一家公司的勞工都可接受較低薪資以利保住飯碗,但要是同一經濟體的員工同時減薪,結果會是失業率走高。

矛盾是這麼來的:假設XYZ公司的員工接受減薪,XYZ的管理成本就可減少,產品較有競爭力。營收增加,就有更多勞工能保住工作。因此你也許會認為,減薪能增加就業,就個別員工而言,是可以。

但如果大家都接受減薪,則沒有人取得競爭優勢,所以整體經濟並沒有因較低薪資得到好處。同時,薪資減少可能讓其他經濟問題惡化。

尤其,薪資減少,收入就減少,會使過度負債問題惡化:每月該繳的房貸沒有隨薪水支票金額減少。美國正陷入此一危機,家庭負債占收入比率達1930年代以來最高峰。許多家庭正設法增加儲蓄以降低債務負擔,儲蓄金額是10年來最高,但隨著薪資減少,他們正追求一個移動的目標。債務越來越重,會壓下消費者支出,讓經濟衰退。

若企業和消費者預期日後薪資會更低,情況會雪上加霜。凱因斯70多年前就說得很清楚:「預期薪資減少的效果,例如預料來年減薪2%,和同時應付利息升2%的效果約莫相當。」調升實質利率現在是經濟最不需要的。

擔心減薪問題並非單純理論。1997到2003年間民間企業薪水每年平均減少超過1%的日本,就是薪資緊縮導致經濟停滯的殷鑑。

越來越多證據顯示美國薪資下降,我們該得出什麼結論?主要就是,能穩定經濟還不夠,我們需要的是真正的經濟復甦。

最近有許多人說「春燕來了」,確實有跡象顯示去年秋季開始的經濟重挫說不定已回穩,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也許今年稍晚會宣布經濟衰退結束。

但失業率幾可確定仍節節走高,所有跡象都顯示,未來幾個月,有可能好幾年,就業市場都會慘兮兮,這將導致持續減薪,使經濟疲弱。

要破除這個惡性循環,實際上我們需要更多:更多振興方案、更多針對銀行的決定性行動和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就事論功,歐巴馬總統和他的經濟顧問群似乎已引領經濟擺脫深淵,但美國變成日本的風險似乎正與日俱增,我們恐將面臨數年通貨緊縮和經濟停滯。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