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248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汽車報馬仔
威爾斯親王 | 2011-10-17 17:15:38

三點半後的猶豫 Rolls Royce Ghost

【 汽車頻道 藍偉群 】

如果今天介紹的是旗艦車款Phantom,事情便單純許多,後座絕對是不二選擇,但如果是Ghost?真是令人猶豫啊。

自從盛唯汽車宣布正式取得國內Rolls-Royce代理權之後,行銷團隊就已預告,等待認證、領牌等程序完成,將會提供試乘車給媒體進行試駕體驗,不但成為國內史上最貴的媒體試乘車,相信也是國內許多編輯第一次接觸此車。

幾年前,Channel-Auto團隊曾經企劃過Rolls-Royce相關報導,當時最新的車款為Phantom,應該是國內最完整的一次實車報導,至今依然印像深刻,中文譯名為勞斯萊斯的Rolls-Royce,雖然市場量不大,名氣卻與法拉利、保時捷不相上下,尤其穿越時空背景,一口氣欣賞了從過去到現代的Rolls-Royce,就算成為BMW集團中的一員,外型設計會隨著時代的美感而改變,對於細節與用料方面的堅持卻是絲毫不妥協。

Lexus在國內有句非常著名的廣告詞-〝專注完美 近乎苛求〞,淺顯易懂的中文字義被這樣用掉後,讓我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形容詞來形容Rolls-Royce其下任何一款車型,尤其實際接觸過Phantom後,Rolls-Royce不應該用傳統的汽車來歸類,而是豪華的移動工具,不但能夠彰顯身分地位,更是享受生活的一種態度,Rolls-Royce Phantom的地位如此高高在上,2007年推出了Ghost之後,距離感〝稍微〞近了一點點,但還是遙不可及。

牛仔褲免談

Rolls-Royce品牌的地位象徵,想要靠近體驗前先要學習尊重,破天荒的試車前特別叮嚀服裝儀容,為了避免弄髒淺色系皮質座椅,千萬不能穿著牛仔褲之類容易掉色布料,過去時常接觸這類高單價產品的經驗,該有的〝規矩〞還是得照做,反到是有部分其他同業媒體,比較難以適應這些綁手綁腳的限制,沒錯,這就是Rolls-Royce,因為要求近乎完美,許多規矩皆因Rolls-Royce而定。

難以取捨

試車當天獨自前往,帶著輕便的相機而捨棄重型裝備,試駕前我早已知道,不能用標準的試駕流程體驗新世代Rolls-Royce Ghost,如果要像正常試車文章,必需要介紹該車的詳細性能規格,車上是標配、選配都要在試駕過程中同時分清楚,但是Rolls-Royce這層級的購車邏輯並非一般車輛,把規格配備一一詳列,充其量只是佔滿篇幅,再多的優雅文字敘述產品,也比不上實際的觸摸體驗。

但時間不等人,該上駕駛座還是右後座還真難抉擇,不過既然我的好朋友Clyde先上了副駕駛座,那就按照官方的安排,先從駕駛座體驗Rolls-Royce Ghost,雖然我還是認為Rolls-Royce就應該坐在後座,前座應該交由專人處理才是。

Rolls-Royce駕駛初體驗

坐進Rolls-Royce駕駛座後,完全陌生的操作介面,原來這就是Rolls-Royce的操作介面,雖然Ghost為新世代Rolls-Royce,卻保留了許多傳統特色,細框真圓的方向盤、拉?式風口調節、旋盤式溫度調節等,都是為了呼應過去所保留的傳統設計,排檔桿與中央扶手功能整合件的位置設計,則代表著現代化資源整合的趨勢,細細的感受內裝皮革觸感,皮革來自兩歲以下的的公牛,為了避免因碰撞柵欄讓公牛皮革表面出現傷痕,公牛飼養的環境不但要能夠保持溫、濕度,還必須有廣大的草原,在不能夠有柵欄圍籬的條件下,又能夠讓公牛保持的運動,保持牛皮的韌性。

裁切加工後的皮革會經過轉鼓染製的流程,讓牛皮產生自然的收縮,不需要繃版製成加工減少皮料損耗,牛皮狀態保有彈性,觸感當然與其他車款不同。

內裝中控台到車門飾板皆以皮革包覆,全車內裝大約需要消耗15~18張頂級牛皮,中控台上各功能按鍵一樣是鍍鉻鏡面處理,細緻度與鏡面亮度卻有明顯的不同,看著儀錶板中的未繫安全帶的警示燈號,原來Ghost已於發動狀態,除了冷氣出風口的風切聲,車內聊天音量已被設計過的隔音吸收,感覺像在試聽室中交談,降下雙層玻璃才知道隔音的效果差異之大,以前也只有在防彈車那種重裝備才有類似感覺。

今年適逢歡慶女神100周年,只有於2011年出廠的車款,女神立徽下會有the spirit of Ecstasy Centenary紀念字樣。

既然原廠不斷強調Ghost是屬於自駕車型,不要留戀後座的舒適,感受駕駛的各項表現,才剛開出車庫的道路,氣壓式電子懸吊處理振動及碎震的能耐真是驚人,原來要能夠提升乘坐舒適感,氣壓式電子懸吊才是最重要的機構之一,視線所見的坑洞或是不平整路面,Ghost就像艘大船穩穩的通過,這樣的設計當然是為了後座乘客的需求,駕駛感受也是個人的一種全新體驗,畢竟駕駛還是需要感覺輪胎回饋的路況,腳踩油門手握方向盤開車卻像玩遊戲機般簡單,與Phantom相較Ghost車身尺碼是小了一號,但行駛於台北市街頭仍是高人一等,刻意選擇了一段道路施工的區域,不刻意迴避坑洞,該有的震動都被吸收抑制,這真是奇特的〝駕駛〞感受,轉往過去出沒試車的山區道路,整輛車的動態操控真是難以言語形容,〝僅〞2360公斤的車身重量,進彎時難免會有較明顯的重心轉移,搭配底盤一整大串的電子整合系統,就是要讓Ghost穩穩當當的面對任何路況,只不過想到身處猶如密室的車艙空間,說不定輪胎已經提醒該放慢車速了,卻因隔音太好而沒注意等等,這些都是駕駛Ghost通過平時熟悉路線一閃而過的奇想。

雖然有著高達570匹的最大馬力輸出,就連最大扭力也將近80公斤/米,從靜止加速到時速100公里不用5秒,翻開一般常見的性能車款,要達到這樣的性能標準並不容易,但這些性能數據會於Rolls-Royce很重要嗎?或許吧。但我還是覺得應該滾回後座,舒舒服服的坐在這個豪華移動工具中,才是感受Rolls-Royce Ghost最好的方式。

尊榮後艙

Rolls-Royce Ghost駕駛起來輕鬆愉快,但是高貴的身價卻不是我們這種老闆性能夠負擔的起,就算筆者身經百戰閱車無數,試駕一樣很有壓力,畢竟是1758萬元起的Ghost,何不回後座好好享受路上最舒適的移動工具。

後座專屬空間設計經驗,Rolls-Royce肯定是所有車廠中的指標,用料材質毋須贅述,人因工學設計顛覆了過去的印象,以前的英國車廠造車的邏輯,為了維持優雅的坐姿,因此座椅椅背設計的特別挺直,Ghost卻不會有這樣的感覺,座椅椅背有了斜度,舒適度自然增添不少,另外為了讓後座乘員能夠享有隱私性與最高的安全性,成員坐定位後,身體不但是包覆在座椅中,厚實的C柱正好成為最佳的防護區,從車窗外更不容易看見車內乘員是哪位貴賓,C柱上還設計了一項巧思,對開式車門開啟後,如果沒有旁人幫忙,只要按下C柱上的關門按鍵,車門便會自動關閉,值得一提的是,Ghost前後對開車門設計機構,後門是可以獨立開啟(Mazda RX-8需先開前門後門才能開啟)。後座空間標準版當然已經足夠,但如果是長軸版,肯定更符合國內大老闆們的需求。

峰層世界的不成文規定

Rolls-Royce Ghost定價1758萬元起,但在有能力消費的社會環境中,問題並不在這1758萬或是Bespoke客製化服務所產生的費用代價,而是長輩是否也有更換這等級的代步工具,舉個例:長輩如果選擇了Ghost,後輩便不能選擇相同車款或是Phantom。

這樣的不成文規定,是中國文化保有的一貫特色,也讓Ghost在國內的銷售行為更特殊,鋒層人物的世界中,沒有買不買得起,只有可不可以的困擾。

連帶困擾著我,到底該怎麼〝試〞Rolls-Royce車款,這真是奇特的試駕經驗。

此文轉載於Channel-Auto汽車頻道網站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