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423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gotome
區版主 | 2011-11-12 13:39:59

                        治病療心大醫王                               




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創立之初,上人發覺貧與病相依相生,乃於花蓮仁愛街設立義診所,為民眾廣施醫藥。

1976年12月4日起,接連十天,證嚴上人親率委員進行年度環島複查貧民,慈濟「貧民施醫義診所」張有傳老醫師亦隨行義診。

「看到靜悟緊緊牽著靜依,還有當初走在鄉間小路的這一群老委員,內心實在很懷念……」早會時間,螢幕播放昔時義診、訪貧影片,過往景象歷歷浮現;上人感嘆時日飛逝,人亦不離生老病死,影片中的老委員多已凋零。

克難慈善  舊法傳承

慈濟四大志業以「慈善」克難起始,上人憶述老委員們常到獨居老者家中關懷,有的臥病在床,生活無法自理,大小便溺都在床上,或已爬滿蛆蟲,她們還是為老人家清理身體、打掃環境。

當年委員那一分熱情的愛,絲毫不遜於現在,上人欣慰於法脈相傳,而今委員、慈誠的活力更是蓬勃發展;內心充滿了感恩。

「有過去的克難、人人真心付出,才會有今日平坦的道路。人間菩薩的精神與愛,從過去不斷傳承下來,這就是靜思法脈;期待大家要時時『舊法新知』。」

貧病相依  落實醫療人文

在多年慈善工作中,上人深切體會到世間最苦莫過於病痛,而貧病交加,更是苦不堪言。因此在1972年設立「貧民施醫義診所」。「感恩三十多年前,服務於省立花蓮醫院的兩位護士—靜善與靜良,結合幾位醫師及一位開業的藥劑師,支持並成立了慈濟義診所。」

直至花蓮慈濟醫院啟業,義診所整整服務了十四年。上人說:「慈善與醫療密不可分—慈善救急濟貧,醫療救命拔苦;慈善與醫療如人的雙手,緊密配合就能發揮最大良能。」

如今,慈濟醫療人文不只落實在醫療志業,全球人醫會成員逐年增加,每當一地發生重大災變,就能慈善賑災、醫療義診平行。上人感恩大家秉持無私大愛、付出無所求,以歡喜心在人與人之間,發揮感恩、尊重、愛。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95110854 + 20 + 20 感謝分享加分獎勵!

總評分: 名聲 + 20  金幣 + 2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愛無礙心智障礙服務方案
讓大孩子維持社會功能,培育自立生活能力,提升信心及獨立性。讓家人獲得喘息,降低社會中高壓家庭的風險。
~大孩子需要您的支持,讓愛持續前進~
劃撥帳號:22587522  
戶名:臺中市愛無礙協會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