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406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FIRSTCLASS
大公爵 | 2011-11-16 14:22:16

在種族衝突頻繁的南非,以臺商為主的慈濟人,在當地開設職訓所,協助婦女學會一技之長安定生活。上人開示:「心靈能夠安定,生活就能安定。」圖為:黑人志工朵莉絲朱瓦內(Doris Zwane,左)教導黑人婦女使用裁縫機。

復旦大學出版社顧軒先生、邵丹女士等人來訪。上人表示:「表面上看來,做慈濟事很辛苦;但慈濟人皆言,在付出過程中,獲益最大的是自己。」

上人舉美國濟嶽師兄為例,儘管事業龐大,仍運用專業為慈濟研發救災用的簡易住屋,屢經修改不氣餒,日前再度帶最新研發的樣品回臺,獨自在精舍後方默默修改。

「他一整天在大太陽下工作,不斷冒汗,我很不捨。他卻說:『很開心!雖然身體感受高溫,內心卻很清涼!』為了讓貧苦人得到幫助,他再辛苦也很甘願。」上人說,這般辛苦付出卻歡喜的心情,要親身投入才能理解。

顧軒先生認為,慈濟人是自救己心、跟隨上人救世。上人接續說明:「人心千變萬化,一念動三千,影響家庭、社會、國家。時代的動盪、社會的混亂皆不離人心,要救世必須先救心——每一個人都可以救自己的心,然後影響別人。唯有人心安定,才有助天下安定。」

世間動亂起於人心不平,「愛」可以鋪平人與人之間的「心路」。上人舉種族衝突頻繁的南非為例,以臺商為主的慈濟人不顧危險,屢次到貧苦社區發放,並開辦縫紉班,協助祖魯族婦女安定生活;如今,她們已能發揮愛心幫助同胞。

「心靈能夠安定,生活就能安定。只要有人引導、帶動,就能在人間帶起善的循環,讓愛心環環連接,自助助人。」上人強調,苦難中可以長養慈悲,親自走入苦難之地,才能真正有體會;而無所求付出的愛,最能感動人心。

證嚴上人開示於2011年08•10《農七月•十一》
※本文引用自2011.09.25《慈濟月刊》第538期衲履足跡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95110854 + 20 + 20 感謝分享加分獎勵!
gotome + 10 + 10 感謝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歡迎大家來世界不可思議  ^_^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