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384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chh1905
侯爵 | 2011-12-19 09:35:17

  一篇文章、一本書,其中也許有很美的詞彙、有很深的意境、有很浪漫的情懷……但是,這所有的一切也許都不是它主人最終想表達的思想和意願。反而,有多少人喜歡它、讀懂它、理解它,並且能得到啓迪、能引起共鳴我想才是它主人原本最終所欣慰的、感動的。這也就是喜歡、欣賞它的人越多,它的主人以后創作的動力就越大的原因吧。
  就像一個人的人生,再輝煌、再絢麗、再坎坷、再不堪回首……只要他的每個階段都有給與他欣賞、熱愛、追捧、互幫互助等等的師長、朋友、愛人、家人在其身邊鼓勵、支持、呵護、疼惜他,那麽這一路的磨難、艱辛、無奈、無助、甚至榮譽等等,無論是好的壞的,他都能坦然面對並順利度過。哪怕是在淚水中、血汗中、傷痛中摸爬滾打過,一般都會安然走過。
  一個巴掌只能在空中搖擺不定,但是卻永遠無法發出聲音。這種極其淺顯的道理現在連上幼兒園的孩子們都明白,我們這些所謂的大人們都怎麽了?是忽略,還是忽視了?是只會講大道理,還是比孩子們更加會僞裝了?
  社會在發展,我們的物質生活也在飛速提高。回首父輩們的結婚三大件,現在新人們的一個訂親數字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都弄出個十萬零一什麽的相對就是個天文數字了。這還僅僅只是一個訂親,結婚的三大件:房子、車子、票子還另算呢!爲什麽那時候的離婚率反而要比現在低的多的多。再拿鄰里之間人與人的關系來說吧,那時候大家大多住在一個大院里,誰家有困難其他的人能幫的二話不說都趕緊出錢出力。小孩子還可以這家吃那家吃的,沒看見哪一個去分彼此,說起來真比遠方的親人更似一家人。離開那些平房、四合院,現在的樓房是越來越高了,出門鄰里之間互不認識卻不足爲奇了。是過去的木頭門喊起哪個鄰居的名字更有透射力,還是現如今越來越結實的防盜門阻隔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意呢?
  一篇文章、一本書,我們可以用心去感受,賦予其精神食糧去感化。也可以用我們的倆個巴掌去鼓勵,可以用我們的嘴巴去贊美。反而,我們經常會在某一個人的人生旅途中,發現有人“不經意”的下了絆腳石、“不經意”的奏出了不和諧的混響音、甚至“不經意”的張冠李戴的冒名頂了替。我們常說時代前進了,其實人與人之間無所不用其極也更高明了。因爲越來越多的“不經意”都是撲捉不到真正的“影”與“形”的,只有時過境遷后大家才慢慢明白,原本那些聰明人的所圖所想是這樣的啊。不過,也有不下絆腳石的,做點好事的就像周立波在一次做節目時說的“人做好事都想留名,連雷鋒叔叔不是都寫日記嗎”,聽了波波的那段話,所有的聽衆都會相視一樂。看來真的有“目的不純”的嫌疑。不得不承認,波波的調侃的確是實話。其實做好事不管爲名還是爲利,不管爲什麽總想有個回報也沒法說過分不過分的。這個時代本來就是一個沒利可圖誰都要打個問號的事,上面的領導們都如此何況底下這些老百姓呢。看來現在的人管自己的、熱愛自己的真的越來越多了,過去那些戰爭年代的老革命家的那些拿著自己的生命,去換別人的生命的忘我的精神卻少之又少了。所以,工作中,上級政策,下級對策,圓滑的做人,圓滑的做事領導是越來越喜歡了!一絲不苟總有出錯的時候,在許多的領導眼里就是與之較真、就是與之對抗,被領導抓著小辮子可不是鬧著玩的!大腿什麽時候能擰過小腿的?唉!輕輕一聲歎,還學不會的只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慢慢學著了。
  現實一貧困山區一位父親教育在燈下苦讀的孩子,“一切只要努力,牛奶會有的、面包會有的。”孩子天真的問“爸爸,你不努力嗎?牛奶面包長什麽樣?”可笑嗎?我想所有還有良知的人聽到此都會更加的心痛吧!
  我們民族的光榮傳統,其中一條應該是一輩人又一輩人在繼續傳承“互幫互助的愛心”才對的。可是爲什麽我們時常還會看到、聽到某某老人、病人摔在衆目睽睽的面前,圍觀的人有一圈一圈幾層的人,上前扶起來的、上前救治的卻沒有呢?人情淡薄至此了嗎?不得不讓人心涼啊!
  那日我們家上高中的兒子放學回來說,他們中午在學校看一新聞,說某某地方一個老太躺在馬路沿上,只有看的、沒有扶的。他說要是他在,就會上去扶起來。我一聽嚇一跳,趕緊說教“那你現在要好好學習更多的知識了!”他不解的問“爲什麽?”“因爲你不知道她是什麽原因躺下的啊!萬一是因某種疾病,本身是不能亂動的,你卻魯莽的上去扶起來,人家心髒什麽的停止了跳動就是你的責任了!”“啊?原來這樣啊!我說怎麽那麽多看的卻沒人管呢。”“唉!”我只有把這聲輕歎放在心里了。我哪里敢告訴他,潑他那一心一意只想幫助他人的一顆善良、純潔的心呢!他哪里知道有多少救人的人被“失主”賴上,說不清道不明甚至連哭的地方都沒有啊!
  這些事還不是有越來越多的人吃了虧,其他人才總結了吃一塹長一智。別人吃了虧凡是看到的人,聽到的人,誰還敢去繼續做“雷鋒”呢?!怕惹事上身的人多了,自然而然該幫、該管的自然也就相對的少了。愛心要獻,但是也要分什麽樣的愛不是!
  其實,一個人的人生不同于一本書、一篇文章,可以讓我們反複去斟酌品味。生命的有限決定了它不可能給我們更多的機會去閱讀、細細的斟酌品味。其實,盡管我們每次都可能象哄孩子一樣,在那些“不盡人意”的事后面,都可以隨意加一個冠冕堂皇的名義“善意的欺騙”。但是,凡是讀過小學的都應該記得那個關于《狼來了》的故事吧。看來,什麽喊多了都成了號子了,也就沒意義了!
  時代前進了,我們享受到的應該不僅僅是物質生活,更多的享受應該來源于我們的文化精神食糧才對的不是嗎?!爲什麽處處體現的都是人情淡薄在與日俱增呢?
  文章的美大多注入了其主人的心靈之美,和喜歡它的人不吝啬的贊美之美。每個人的生命里如果都能注入更多的欣賞、支持、呵護、關愛,是不是會更美了呢!當然,我們也清楚現今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是殘酷的。雖然不像動物世界里的那些百獸們爲了自己的存活,而動辄就無休止的血腥之戰。但是,這個社會一切都太激烈,所以競爭才會如此的明顯化。既然有競爭就要有人動歪腦筋,就如那些藝人們,想做主角就要想辦法先上位。要不一切都是空談。是、非,要如何概論呢?話說到這個份上了,即使幫不了別人,不能給以其掌聲,最起碼我們不做那個“不經意”爲人家下絆腳石的總可以吧!
  人情淡薄畢竟不是什麽好事,也難免讓更多願意幫助別人的那些人心涼、心寒!曾收到朋友這樣一個短信,說的非常好。其內容是“有糧千擔,也是一日三餐。有錢萬貫,也是黑白一天。洋房十座,也是睡榻一間。寶馬百乘,也是有愁有煩。高官厚祿,也是每天上班。妻妾成群,也是一夜之歡。山珍海味,也是一副肚腩。榮華富貴,也是過眼云煙。錢多錢少,夠吃就好。人醜人美,順眼就好。人老人少,健康就好。”
  既然怎麽樣我們也只有一副皮囊,能得的少得點,不能得的少分點。地球就這麽大,有利資源也就這麽多。都爭到一個人手里也就沒什麽意思了是不是?花無百日紅,人無百日好。爲了紅花有綠葉配,爲了大家彼此都能傳承那老一輩的光榮傳統——“尊老愛幼、互幫互助”,我們一齊努力吧!
  高處不勝寒,人與人之間的人情淡薄原本起源于這個競爭激烈的快節奏的時代的市場效應。雖然說君子之交淡如水,但是,我們人與人之間也來個人情淡而不薄是不是就更好、更有人情味了呢!畢竟一個人的人生原本比一本書一篇文章里的美更豐富、更有內涵、更重要啊!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