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herjiann
王子 | 2012-1-10 10:25:04

成就福業有四種方法:恆行法施、起大悲心、度化有情、忍辱定靜。

善得千福的意思就是付出愛心。說是付出,其實就是最大的收穫。因為能施與人的人,總比受施人更幸福。

人應當於富中修慧,兩者平行齊進,取之社會、用於社會,擴大愛心,即是求福修慧。

布施者心靈上常得到安詳和快樂的感覺。受惠施的,能得生活上的飽暖,心靈與精神也能夠感受到人間溫情的滿足。

吉祥-就是一切災患惡事不近身,凡事都能大事化小事,小事化無事,這就叫做吉祥。吉祥是福的一種現象。

有時候富有並不代表幸福,真正的幸福是「安詳」。

慈、悲、喜、捨是佛教精神中心,因為眾生不能捨,財用很多法門來磨練,磨來磨去只為一個「捨」。

人生在世,何必要錙銖計較呢?其實現在心安即是福、當下能做即是福、眼前歡喜即是福。

若能對別人原諒一分、讓一分,就能得到十分的福。所以說:「心寬就是福」。

汲取井中水,井水永遠是八分滿。布施造福就可比汲取井水,任你汲取多少水,井中之水依然不減。做福是增福,不做福,當然福亦不增。如井水絕不會因你不汲取而使水位增高。

利用時間,多發揮生命功能,利益一切眾生,在付出時,會覺得生命更踏實,更有意義,一點都不會感覺人生過得很空虛,此即是幸福感。

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快樂幸福。但幸福與快樂並不是用物質來衡量的,而是一種精神上的感受。精神上如能常常滿足,就是最幸福的人生。有滿足思想的人,自然他的心量也是開闊的;有開闊胸襟的人,自然對人、對事就不會去計較。

並是人生中最痛苦的事,也是最無可奈何的事。有句話說:「英雄最怕病來磨!」所以身體健康就是福,身體不健康,再多的錢,再高的地位,都沒有用處,只要身體健康,即使是過著平凡的日子,也會感到幸福。

做人應該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那就是要常常為自己及子女祝福,當我能幫助別人,能為社會福利事業盡一分力量時,不管多少的能力,都要盡心盡力付出,一點一滴都是有用的。有一分心,就有一分力量,每個人的公德心都是平等的。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95110854 + 20 + 20 感謝分享加分獎勵!
gotome + 10 + 10 感恩分享~阿彌陀佛^^

總評分: 名聲 + 3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