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herjiann
王子 | 2012-1-11 11:40:29

無所求的奉獻,及為一切眾生而修養自己的言語行動,就是學佛。

佛陀的教育不只是教我們如何了生脫死,更是教我們如何去包容人,不生計較。

學佛要修養到無論發生什麼是,心中沒有絲毫委屈感。

不先培養「愛心」和「耐心」則學佛難成。

學佛不學佛,端在做人。

拜佛、信佛不是相信一個偶像,而是信他的人格目標,再反觀自性,相信我們有與他同等的毅力-人人皆有佛性,只要肯用心,人人都可發揮真如本性。

學佛必須先了解無常的道理,如能徹了此理,才能操縱自己的生命,來去自在,邁向光明的境界。

人生無常。物理有成、住、壞、空;心理有生、住、異、滅;生理有生、老、病、死。這些道理我們若能透徹,就不必在人與人之間計較些什麼;不在人我是非中計較,自然能專心於道,不會讓現實的人生來轉動我們的心念了。

教法不必聽太多,能身體力行簡單的一句偈文,這就是真法,這就是真正的善根。

學佛必定要學得心在寧靜中,亦在微細分析中;則天下的一草一木一葉,無不是如來的形象。

學佛三心:真心、深心、大悲心。

學佛之前,生命像一張白紙,橫寫豎畫,隨心所欲儘可由他。學佛之後,生命像在紙上學寫字,要端正人格才能給人看。

這世界無時無刻不在對我們說法,這種說法常是無聲的,有時卻比聲音深刻。

法譬如水,若江若河,能洗淨眾生汙染的心;法譬如藥,藥無貴賤,能應病即是良藥。歡喜心即是一帖良藥。

滿山遍野,若眾生需要,一草一木無不是藥。若非眾生所需,則在珍貴的材質也不是藥;佛法亦是如此,無經不深,無經不淺,無高無低,無大無小,眾生的心會吸收利用,即是微妙的大法。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gotome + 10 + 10 阿彌陀佛
95110854 + 20 + 20 感謝分享加分獎勵!
FIRSTCLASS + 4 + 4 感謝分享加分獎勵!

總評分: 名聲 + 34  金幣 + 34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gotome
區版主 | 2012-1-16 22:16:45

真心、深心、大悲心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95110854 + 12 + 12 我很認同加分獎勵!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