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6老a
侯爵 | 2012-2-6 15:28:19

本帖最後由 76老a 於 2012-2-6 15:31 編輯




1988年11月,美國副總統布什在美國大選中獲勝,從1989年1月20日起成爲美國第41任總統。老布什上台伊始,就任命自己的外交政策顧問李潔明(詹姆斯·利利)接替洛德爲新任美國駐華大使。

李潔明是老布什在耶魯大學的同學。從李潔明的履曆看,他出生在中國,成人后一直從事對華事務,被認爲是“中國通”;他長期任中央情報局特工,是老布什的外交顧問,兩人私交頗深。

他在戰亂的中國住了13年

李潔明的父親名叫福蘭克·沃爾德·利利,1916年只身到上海,1917年沿長江上溯,在四川萬縣落腳,爲美孚公司推銷煤油。

李潔明1928年1月15日生于我國青島。1940年秋,利利先生把妻子和李潔明等家人送上一條美國軍艦,撤出上海,從那里返回美國。至今李潔明仍保存著他在九江住時日本人發的“良民證”,1985年有人到他在華盛頓的家中做客時,他曾向客人出示這份“良民證”,以及一些過去時代的照片。

秘密活動中多次失敗

1951年11月7日,李潔明奉命調到日本東京,開始他的中情局特工生涯,時年23歲。

李潔明奔波于日本、台灣之間,訓練台灣特工,與台灣“保密局”進行聯系,交換情報,發展當地特工人員,並設法將特工空投到中國的東北地區,刺探中國軍隊調動情況等。李潔明曾兩次到漢城,親自安排用C—47飛機把特工空降至中國東北地區,均告失敗。第一次是落地目標與計劃地點相距100英里,因而失敗。第二次是1952年10月在中國東北空降下數人,令他們刺探中國軍情。空降特工與李潔明通過一次電話,然后再無音訊。

總之,李潔明等在這一時期從事的反華間諜活動碰到了中國的銅牆鐵壁,均以失敗告終。而且這一時期中情局對中國發動的其他隱蔽破壞活動也不順利,成效甚微。李潔明自己的結論是:原來以爲大陸人民對共産黨不滿,會與美國合作,這是錯誤的估計,美國訓練的特工也不真正賣力,提供的情報虛假空洞。后來中情局只好決定停止對這些虛報戰果的分子發薪金,只有靠高級技術截聽大陸通訊最爲有效,且無風險。

他還是要來中國闖蕩

李潔明參加美中情局后,就一直進行反對中國的隱蔽活動,他的工作地點也一直圍著中國轉:日本、南朝鮮、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柬埔寨、泰國、老撾……他最感遺憾的是從來也未能插足中國大陸。

上世紀70年代初,通過1971年7月基辛格博士訪華和1972年2月尼克松總統訪華,中美交往的大門逐漸打開,1973年5月,雙方決定在對方首都設立聯絡處。這些消息使李潔明看到了進入中國的機會。

1971年開始,他就打算來中國,但碰到了重重障礙:不但國務院極力反對中情局派人到中國,連李潔明所在的中情局也不同意,都認爲派特工去中國只會誤事,絕無可能。一計不成,只好另辟蹊徑。他想出一條計策,先去羅馬尼亞,通過與中國友好的羅馬尼亞了解中國情況,並設法轉入中國。于是他刻苦學習,並申請赴羅任職。到上級已經批準,李潔明也已考試及格,中美突然決定互建聯絡處,李潔明考慮再三,當年已45歲,時不待人,機不可失,何不鼓起勇氣自我推薦去中國?而且去羅馬尼亞,形式上仍是副手,實爲降級使用。中情局只派兩人在駐羅使館,一個年輕人當站長,他作爲久曆戰場的老手還得聽人家指揮,這與他在老撾時指揮250名特工無法相比。他先向中情局副局長查理提出申請,遭到拒絕。他又直接找施萊辛格局長,施萊辛格將此事告予外交大權在握的基辛格。出乎預料,基辛格竟表示同意,但指示李潔明到中國后不得進行隱蔽活動,不得發展組織,只負責另一通訊渠道。

李潔明到北京后,開始還遵守基辛格的告誡,在聯絡處保持低姿態。時間一長,他暗地里搞些情報收集活動,包括派人監測人民大會堂和中南海附近的車輛,以判斷中國政府有什麽重大舉動或活動,后來又通過外交郵袋,運進了先進設備,測聽北京的電話通訊等。據采訪過李潔明的人說,李潔明一生搞對華情報,最有收獲的時期有兩次:一是“文革”期間,他在香港收集到不少情報;二是1989年5月至6月北京發生政治風波期間,他作爲大使指揮手下四處打探,摸到不少情況,及時報回了華盛頓。

在政治風波期間四處活動

1989年5月2日,李潔明夫婦到了北京。

正當李潔明作爲新任大使到各單位拜會的序幕才剛拉開,華盛頓就命令他去上海出席美國艦隊的訪問活動,並要他陪同中國領導人到美國訪問。美國白宮注重的是國際戰略格局,不能讓戈爾巴喬夫訪華的鏡頭掩蓋了中美之間的重大交往。而李潔明在中國看到的則是天安門前中國學生的集會,他認爲這比戈爾巴喬夫訪華和萬里委員長訪美更加重要,更加戲劇化,而且當時已經成了美國多家報刊和電視台熱播的中心議題。李潔明向華盛頓提出反建議,要求立即回到北京,嚴密關注北京的政治風波。

李潔明在《中國問題專家》一書中是這樣描繪美國使館人員分頭活動情況的:

美國官員都多頭進行活動。助理陸軍武官沃策爾少校等二人到處奔波,6月2日到達北京西北郊,中國軍官叫喊不準他偷拍情報。6月3日他們又出現在南苑機場附近。

美國駐華武官雷德將軍已事前在北京飯店臨近天安門一側租下房間,用以觀測廣場的活動。他並違背中國的規定,從境外偷運進步話機,分給部下與他通信聯絡。

自4月開始,美國武官處已與英、德、加、澳(澳大利亞)、日等館建立了交換情報機制,把北京劃分爲幾個區,各國分工探測情況,然后分享成果。5月底,他們分別在北京一些關鍵地點建立了監聽站,派人在各點值班。美國使館人員忙得不可開交,包括接收沈陽、上海、成都、廣州四個總領館發來的情況,每個人每天工作都達12-15小時。

沃策爾武官和赫斯基領事官都是“好樣的”,他們分別在兩個關鍵地點駐守。沃策爾在南苑機場附近住進了小旅館。赫斯基在天安門廣場,整夜在曆史博物館前打轉。6月3日和4日,他都違背中國政府的戒嚴令,留在天安門廣場附近。

6月4日事件爆發時,赫斯基一直在天安門待到深夜兩點半,后又退入北京飯店17樓,一直看到人群退出廣場。

李潔明自己則在美國使館二樓政治處通宵坐鎮值班,沒有回他在三里屯公寓樓的住處。

由上可見,在北京發生政治風波時,美國人是多麽“忙碌”,多麽肆無忌憚地在探測中國的政治情況。更令人不安的是,他們也在間接地散播謠言,鼓動動亂,因爲他們通過各種渠道得來的情況、小道消息用熱線一天24小時向華盛頓發報,許多不實的消息又從“美國之音”等傳播渠道散發向全世界……

摘自《黨史信息報》華飛/文

http://skb.hebnews.cn/20070626/ca764991.htm
------------------------------------------------------------------------------

李潔明:中情局出身的駐華大使
1989年老布什上台伊始,就任命自己的外交政策顧問李潔明接替洛德爲新任美國駐華大使。李潔明是老布什在耶魯大學的同學,兩人一生經曆雖各不相同,但政治觀點接近,相互關系密切。1974年10月布什到北京任駐華聯絡處主任時,李潔明也在聯絡處工作,名義上是一等秘書,實際上是中央情報局在聯絡處委派的代表。從李潔明的履曆看,他有三個突出特點:(一)從小生在中國,成人后一直從事對華事務,被認爲是“中國通”;(二)長期任中央情報局特工;(三)長期做老布什的外交顧問,是老布什的親信,兩人私交笃深。
  
  幼年在戰亂的中國住了13年
  
  李潔明的父親名叫福蘭克·沃爾德·利利,1916年被美孚石油公司派往中國,爲美孚公司推銷煤油。1926年在山東省青島市定居下來。
  1928年1月15日李潔明降生于青島時,已是利利夫婦的第四個孩子(三子一女)。
  李潔明在自傳式的著作《中國問題專家》一書中說,他在青島生活的八年是一生最快活、最“無憂無慮”的時期。中國的動亂,日軍在青島的橫行霸道,使當地中國人受盡欺壓和淩辱,但對于這些大鼻子“洋人”來說,暫時還沒有受到干擾,可以說他們是生活在地獄中的“樂園”里。家中雇有保姆和廚師,從小生活上處處有保姆照顧,一天到晚在海濱玩耍,餓了有人把飯送到海灘,困了在海風吹拂下躺在草地上打盹,真是其樂無窮。但好景不長,1940年秋,美日關系日漸惡化,利利先生不得已把妻子和李潔明等家人送上一條美國軍艦,撤往上海,從那里返回美國。他自己在九江又待了一段時間,眼看著形勢已無好轉可能,才于次年最后撤回美國。至今李潔明仍保存著他在九江住時日本人發的“良民證”。
  
  23歲起加入中央情報局
  
  李潔明1940年返美后,在新澤西州進入李奇德中學讀書。先參加美國預備役軍官訓練營(ROTC),用軍方付款上了耶魯大學,三年后應耶大教授的勸告,1950年秋加入特工組織“戰略服務局”(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s,簡稱OSS)。當時的耶魯大學校長賽穆爾與OSS頭子艾倫·杜勒斯是政見一致的好友,與軍方和情報機構關系密切,把耶魯大學辦成了保守派的學術基地,是美國軍方和情報機構招兵買馬的來源地。李潔明所在的1950年班加入OSS的有100多人。1947年OSS改組爲“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igence Agency,簡稱CIA)。李潔明從1950年到1973年(到美國駐華聯絡處工作前)一直是從事反華隱蔽活動的特工。
  
  反華隱蔽活動的失敗記錄
  
  1951年11月7日,李潔明奉調到日本東京,開始他的CIA特工生涯,時年23歲。據李潔明自己的說法,當時美國對中國的隱蔽活動主要有三項:(一)支持中國大陸上的第三種力量(即共産黨和蔣介石之外的親美勢力,包括在塞班島和沖繩島上訓練中國人,作爲在大陸發動“起義”之用。(二)支持在台灣的國民黨政府,並與台灣“保密局”頭子毛人鳳進行情報合作。(三)使用空中偵察、派遣特工和截聽通訊等手段,收集大陸情報。
  李潔明從事的就是第二和第三項任務。他奔波于日本、台灣之間,訓練台灣特工,與台灣“保密局”進行聯系,交換情報,發展當地特工人員,並設法將特工空投到中國的東北地區,刺探中國軍隊調動情況等。李潔明曾兩次到漢城,親自安排用C—47飛機把特工空降至中國東北地區,均告失敗。第一次是落地目標與計劃地點相距100英里,因而失敗。第二次是1952年10月在中國東北空降下數人,令他們刺探中國軍情。空降特工與李潔明通過一次電話,然后再無音訊。
  總之,李潔明等在這一時期從事的反華隱蔽活動碰到了中國的銅牆鐵壁,均以失敗告終。李潔明自己的結論是:原來以爲大陸人民對共産黨不滿,會與美國合作,這是錯誤的估計,美國訓練的特工也不真正賣力,提供的情報虛假空洞,用處不大。后來CIA只好決定停止對這些虛報戰果的分子發薪金。只有靠高級技術截聽大陸通訊最爲有效,且無風險。
  1953年5月,李潔明潛入香港大學,表面上是學生,實則暗地里發展特工、刺探大陸情報。爲躲人耳目,以“約翰·賴特”的名字出現在社交場合。當時港英當局不願美國利用香港搞特務活動,因此對李潔明多方限制。有一次李潔明發展的一個特工向香港偷運武器時被港英當局查獲,按法律當判死刑,李潔明怕此案會把自己身份暴露,只得逃之夭夭。
  此后李潔明先后到東南亞幾個國家,從事針對中國的隱蔽活動。直到1970年返美,在CIA遠東司隱蔽行動處任副處長,后又轉任CIA中國處副處長。
  
  千方百計來中國
  
  李潔明自參加CIA后,就一直進行反對中國的隱蔽活動,他的工作地點也一直圍著中國轉:日本、南朝鮮、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柬埔寨、泰國、老撾……他最感遺憾的是從來也未能插足中國大陸。在香港工作時,他曾多次在邊界窺測大陸,經常找逃出大陸的難民收集中國情況,但那都是隔靴搔癢,得到的情報支離破碎,看不到廬山真面目。
  20世紀70年代初,中美交往的大門逐漸打開,1973年5月,雙方決定在對方首都設立聯絡處。這些消息使李潔明看到了進入中國的機會。
  1971年開始,他就打算來中國,但碰到了重重障礙:不但國務院極力反對CIA派人到中國,連李潔明所在的CIA也不同意,都認爲派特工去中國只會誤事,絕無可能。一計不成,只好另辟蹊徑。他想出一條計策,先去羅馬尼亞,通過與中國友好的羅馬尼亞了解中國情況,並設法轉往中國。于是他刻苦學習羅語,並申請赴羅任職。到上級已經批準,羅語也已考試及格,中美突然決定互建聯絡處,李潔明考慮再三,當年已45歲,時不待人,機不可失,何不鼓起勇氣自我推薦去中國?他先向CIA副局長查理提出申請,遭到拒絕。他又直接找施萊辛格局長,施萊辛格將此事告予外交大權在握的基辛格。出乎對方預料,基辛格竟表示同意,但指示李潔明到中國后不得進行隱蔽活動,不得發展組織,只負責另一通訊渠道。1973年4月16日,基辛格明告中國駐聯合國代表黃華大使說:美國將派一外交官赴華,曾在CIA工作。美方承諾,他不會進行任何其他活動,只搞溝通情況的通訊聯絡。
  1973年7月,李潔明偕夫人薩莉到中國赴任。
  當時基辛格爲什麽同意這一任命?中方爲什麽沒有反對?作者了解到的情況是,1973年2月17日毛主席與基辛格談話時曾表示(大意):我們之間不說假話或進行欺騙,我們從不偷你們的文件,你們可以故意放在那里試試,我們也不搞竊聽,這些小動作都沒有用。基辛格據此認爲,雙方已達成諒解,互相不搞間諜活動,美方派人到中國,可以說明身份,不致引起問題。基辛格另一個用意,是在國務院通道之外,CIA專設通訊渠道,對美國駐華聯絡處主任布魯斯大使與白宮聯系也有好處。從中方來說,反正美國官員,不管是國務院的,白宮的,軍方的,還是CIA的,都會收集情報和搞研究工作,對李潔明亮出身份並不特別在意。美國對其盟國也派CIA的人,但要亮出身份,以利管理。
  李潔明到北京后,開始還遵守基辛格的告誡,在聯絡處保持低姿態。時間一長,他暗地里搞些情報收集活動,包括派人監測人民大會堂和中南海附近的車輛,以判斷中國政府有什麽重大舉動或活動,后來又通過外交郵袋,運進了先進設備,測聽北京的電話通訊等。他還通過與東歐國家和巴基斯坦駐華官員的來往獲取情報。據采訪過李潔明的人說,李潔明一生搞對華情報,最有收獲的時期有兩次:一是“文化大革命”期間,他在香港收集到不少情報;二是1989年5月至6月北京發生政治風波期間,他作爲大使指揮手下四處打探,摸到不少情況,及時報回了華盛頓。這從反面說明,中國不能亂,中國一旦“天下大亂”,各國情報人員,特別是美台情報人員,不管是公開的或暗藏的,都會一齊出動,中國的國家安全便會受到損害。
自稱重返中國當大使是“落葉歸根”
  
  1988年是美國的大選年,共和黨的老布什以副總統之尊參加總統競選獲得成功,1989年1月20日起入主白宮。李潔明又有了升遷的機會。1989年1月李潔明奉調自韓國返美,不久即被任命爲駐華大使。
  李潔明于5月8日拜會楊尚昆主席,呈交了他擔任大使的國書。李潔明一見楊尚昆主席就表示:他原來生在中國,這次來中國任職是“落葉歸根”,他是“帶著強烈的回到出生地的感情來當大使的”。
  正當李潔明作爲新任大使到各單位拜會的序幕才剛拉開,華盛頓就命令他先去上海出席美國艦隊的訪問活動,並要他陪同萬里委員長到美國訪問。美國白宮注重的是國際戰略格局,不能讓戈爾巴喬夫訪華的鏡頭掩蓋了中美之間的重大交往。而李潔明在中國看到的則是天安門前中國學生的集會,他認爲這比戈爾巴喬夫訪華和萬里委員長訪美更加重要,更加戲劇性,而且當時已經成了美國多家報刊和電視台熱播的中心議題。李潔明向華盛頓提出反建議,要求立即回到北京,嚴密關注北京的政治風波。
  
  北京政治風波期間忙壞了美國大使
  
  李潔明急忙返回北京,這時爲報道戈爾巴喬夫訪華而來的美國衆多記者已盯上了天安門前的集會活動,美國駐華使館的幾名武官和情報人員也身穿便服,整天混迹在集會的人群中。
  李潔明在《中國問題專家》一書中是這樣描繪美國使館人員分頭活動情況的:
  美國官員都多頭進行活動。助理陸軍武官沃策爾(Wortzel)少校等二人到處奔波,6月2日到達北京西北郊,看見示威人群正阻擋軍車車隊入城,就在旁拍照,中國軍官叫喊不準他偷拍情報。6月3日他們又出現在南苑機場附近,觀察軍用飛機運載部隊到北京的情況。
  美國駐華武官雷德將軍已事前在北京飯店臨近天安門一側租下房間,用以觀測廣場的活動。他並違背中國的規定,從境外偷運進步話機,分給部下與他通信聯絡。
  自4月開始,美國武官處已與英、德、加、澳(澳大利亞)、日等館建立了交換情報機制,把北京劃分爲幾個區,各國分工探測情況,然后分享成果。5月底,他們分別在北京一些關鍵地點建立了監聽站,派人在各點值班。美國使館人員忙得不可開交,包括接收沈陽、上海、成都、廣州四個總領館發來的情況,每個人每天工作都達12∼15小時。
  沃策爾武官和赫斯基(Jim Huskey)領事官都是“好樣的”,他們分別在兩個關鍵地點駐守。沃策爾在南苑機場附近住進了小旅館。赫斯基在天安門廣場,整夜在曆史博物館前打轉。6月3日和4日,他都違背中國政府的戒嚴令,留在天安門廣場附近。
  在複興門那里也有武官值班,隨時報告部隊進城情況。6月4日事件爆發時,赫斯基一直在天安門待到深夜兩點半,后又退入北京飯店17樓,一直看到人群退出廣場。
  李潔明自己則在美國使館二樓政治處通宵坐鎮值班,沒有回他在三里屯公寓樓的住處。
  由上可見,在北京發生政治風波時,美國人是多麽“忙碌”,多麽肆無忌憚地在探測中國的政治情況。
  寫到這里,作者還記起1989年6月4日夜間的一件事。我正在外交部美大司值班室值夜班,忽然接到了李潔明大使的電話,他說天安門前很亂,北京到處聽到槍聲,有幾名美國人,主要是來訪的記者原來在天安門廣場活動,現在失去了聯系,不知去向,希望中國政府協助打聽一下,華盛頓很關心他們的安全。我首先表示,中國電視台已多次廣播北京市政府的通知,要人們離開天安門,以免出事,你們美國人不聽勸告,仍去天安門一帶活動,這是違背規定的,如發生事端,應由你們自己負責。同時我也答應代爲探詢一下這些人的下落。放下電話后,我先報告領導,然后給北京有關部門挂電話,打聽美國人的去向。過了一會兒,北京有關部門來電話說,廣場附近的外國人,其中有幾名美國人,都已被領到勞動人民文化宮,又從那里轉移到了燈市口東口的王府飯店,美國使館可派車去接人。我把這一情況通知了李潔明,他聽到后如釋重負,一再表示對中國政府的謝意。他還說,“有了這個好消息,我就可以安心地回去睡覺了。”
  
  美國駐華使館庇護方勵之事件
  
  6月5日,被中國政府通緝的方勵之偕夫人李淑娴畏罪潛入美國使館文化處尋求“庇護”。李潔明聞訊后,考慮再三,不敢接受這一請求,生怕此事對使館不利,便派使館政治處的官員博格哈特和盧賽爾與方夫婦交談。二人說明:給予“庇護”會引起很多麻煩,如方一家住下,其他被通緝的人也跑來,使館將無法應付。他們建議方勵之另找地方躲藏,或實在無處去,美方可給辦出國簽證,方夫婦可設法逃往國外。經過3小時的勸說,方夫婦同意留下護照,請美方辦簽證,次日自行去取。李潔明如此處理,是根據國務院過去曾對駐外使館做過的規定,即不要輕易接受庇護申請,否則將給使館帶來麻煩。
  美國駐華使館當即將上述過程申報國務院。國務院中國處代處長貝德爾接到申報后,立即表示不同意見,認爲過去的規定只適用于一般情況,是針對不明身份的人闖入使館而制定的。他認爲現在是美國支持的“知名不同政見者”在危機情況下求救于美國使館,若拒之門外,一旦遭到不測,讓美國公衆得知后,必然興師問罪。貝德爾于是緊急請示副國務卿金米特,還打電話給白宮主管官員,提出自己意見,得到上級批準后,他立即向使館下達指示:馬上接受方勵之入館。
  李潔明得到指示后,即派博格哈特和盧賽爾二人前往尋找方夫婦。此時方勵之夫婦已在身份特殊的美國人佩里·林克護送下到了建國飯店,住進《華盛頓郵報》駐華記者馬修斯的房間(馬修斯去上海出差)。博格哈特這次對方夫婦優禮有加,不但同意他們進使館,還說“你們將是布什總統的客人”。
  他們四人像國際間諜一樣行事,從建國飯店后門溜出,進入事前等候在那里的小面包車,直奔李潔明的大使官邸,把方夫婦安置在官邸的客房內。那時李潔明的大批家具行裝尚在運輸途中,室內空空如也。李潔明自己還在三里屯公寓內住著,因此方勵之夫婦成了官邸的惟一住戶。美方規定,夜晚方夫婦不能開燈,白天不能出門,絕對不能讓中國警衛人員發現行蹤。
  其實這種規定是多余的,中國政府很快就得知方勵之夫婦的下落,不但馬上增派警衛把官邸團團圍住,嚴查出入人員,而且兩天后,即6月8日,外交部副部長朱啓祯就召見李潔明,嚴正警告美方,方勵之犯有策動動亂的罪行,美方的庇護是干涉中國內政,中國政府對此表示極大的遺憾,並提出嚴重抗議。
  從此,美國非法庇護方勵之便成了中美政府間的一場嚴重外交交涉,長達一年之久。
  李潔明正式遷入官邸后,便叫方夫婦遷出客房,重新把他們安置在官邸大院后面的醫務室內。原來的門診室成了臥室,化驗室成了廚房,牙醫室成了電腦房和工作室。室內窗簾皆拉上,大門加固,全室安裝報警系統,任何人不準入內,還安排了專人爲方夫婦采購食品、選送書報。
  李潔明不輕易與方夫婦會面,有事要見時都安排在夜晚,等中國工人、傭人皆已離去,才偷偷與方見面。
  有一次,美國的泰德·肯尼迪參議員委派一個叫希爾的人來見方勵之,要發給他羅伯特·肯尼迪人權獎章。李潔明不但同意讓二人暗中會面,還讓方有充足的時間寫出發言稿,讓希爾帶走。后來證明,那篇發言充滿反華言論,連美國國務院也對此事不滿意。
  李潔明曾制定一項計劃,想用外交信使郵箱或男扮女裝偷運方勵之出境,被國務院制止。中方聞到風聲后也向李潔明提出交涉,不得偷運方離開北京。李潔明只好作罷。
  方勵之夫婦待在美國大使官邸內,對中國來說,總怕他通過化裝隱蔽在汽車內逃出,因此加強了美國大使官邸的警力和檢查,不勝其煩,而且更重要的是美國反華勢力常以此制造反華輿論。對美國來說,也如魚刺在喉,不吐不快,但又吐不出來,造成了極大不便。第一個提出解決此難題的是鄧小平。1989年11月7日∼10日前國務卿基辛格訪華時,鄧小平提出了恢複中美關系的“一攬子解決建議”,包括雙方談判解決方勵之問題和美方解除對中方的制裁等。當時鄧小平指出,在方勵之承認違法的基礎上,中方可讓他離境,但美方要保證他不得從事反對中國的政治活動。基辛格認爲這一方案是可行的,向布什總統做了轉達。美國政府幾經考慮后,由副國務卿伊格爾伯格向中方做出正式答複:(一)由李潔明大使就近與中方討論解決方勵之問題的辦法;(二)中美關系的其他方面由中國駐美大使朱啓祯與美方代表在華盛頓會談;(三)歡迎雙方就經濟合作上的大項目進行研究;(四)原則同意邀請江澤民總書記在明年合適時間訪美,以完成關系正常化的進程。從美方的答複來看,似乎頗有誠意。但由于隨后東歐政局發生劇變,美方錯誤地對國際形勢進行重估,放棄了與中國改善關系的努力,使上述答複中的大部分內容落空或未談出結果,只剩下關于方勵之問題的談判還在持續進行中。
  關于方勵之問題的談判是由外交部副部長劉華秋與李潔明大使進行的。這一談判延續的時間很長,直到1990年6月25日雙方才達成諒解,主要內容是:在方勵之承認錯誤的基礎上(方書面承認他的言行違背了中國憲法的有關規定),中方以健康原因批準方勵之夫婦出國就醫。方夫婦出境后,先在英國住了半年,后又移至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普林斯頓大學待了一段時間,最后落腳在美國南方的亞利桑那大學。方夫婦出境后過了一段時間,中方也批準他們的兒子去美國。
  這一案件的解決,雖未能使美方全面解除對中國的制裁,但部分制裁得以取消或放松,如當月美國宣布不再阻撓中國取得世界銀行貸款。更重要的是,它對緩解中美緊張關系起了一定作用,對布什總統當月宣布無條件延長對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創造了較爲有利的氣氛。
  
  返美前的離任辭別活動
  
  李潔明離任返美的時間到了。1991年5月上旬中央領導人分別會見了他,對他在任大使期間的工作做了正面評價,並希望他繼續爲中美關系貢獻自己的力量。中方這樣做,一方面是因爲李潔明在任期內的表現沒有太出格之處,對雙邊經貿交流起了推動作用,他的一些陰暗面沒有暴露出來;另方面他是代表國家的,我們對美國的全權代表理應給予禮貌周到的對待。因此中方對他辭行拜會活動的規格與先前的幾位美國大使基本雷同。
  
  他成了不受歡迎的人
  
  1991年5月李潔明回國后,曾接受台灣的邀請,兩度赴台訪問和參加學術討論會。作者不知道這中間發生了什麽事,但李潔明的立場卻明顯地發生了變化,變得更加親台,不斷公開站出來講話,爲台灣當局分裂祖國的活動幫腔,對中國進行無端攻擊。有些美國朋友告訴我,李潔明在馬里蘭大學辦了一個東亞問題研究中心,台灣向該中心捐款60萬美元,並指定其中大部分歸李潔明使用。
  1991年7月16日,李潔明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發表演講,把攻擊的矛頭直接對準了中國。
  同時,他還爲李登輝訪美出謀劃策,促成了李登輝出訪康奈爾大學之行,這一事件對中美關系造成了巨大的損害。
  在所有前駐華大使中,李潔明成了在中國最不受歡迎的人。以前的美國駐華大使卸職后都多次回到中國參觀訪問,或參加研討會等學術活動。比如曾在人權問題上攻擊中國的洛德先生,近年也曾幾次應邀訪華,惟獨李潔明無人邀請。
  
  (摘自《1973—2005美國駐華大使傳奇》)http://www.xiexingcun.com/Shuzhai/shzh2006/shzh20060114.html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六四天安门真相http://my.qoos.com/space-188504.html
回覆 使用道具
76老a
侯爵 | 2012-5-1 13:53:31

美國插手“64事件”內幕(圖)

〈先貼張當年台灣報紙的一篇報道,該報道多站在台灣立場發言,所述不免有許多「誠實的錯誤」 - 渲染、扭曲、誇張和捏造,但其中部分也不無事實(如:美中情局在64所扮演的角色等)。〉
--------------------------------------------------------------------------------------------------------------------
黃雀行動 是64事件中的被通緝人士秘密運送行動,涉人有400以上。名字來自1991年岑建勳在接受BBC訪問時提到中國成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行動總指揮爲香港商人陳達钲,另外重要人物還有羅海星。該組織的活動得到了美國情報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協助。[來源請求]
行動針對中國政府在1989年6月13日公布“通緝以‘北高聯’爲首的21名民運領袖”開始籌備並開展,吾爾開希、柴玲、封從德、陳一咨、蘇曉康等從翌月起陸續逃離中國境外(各人逃離時間情況請參看其條目),行動從沿海城市經香港中轉至其他國家。
至1989年10月,當行動的兩位成員在湛江救援王軍濤和陳子明的行動時官方被捕而終止。
黃雀行動港商憶當年誤中警方圈套
記者: 海濤
香港
Jun 7, 2007



《諜心不死》 作者: 金城出版社專業圖書編輯部編 當前第:5頁 ∼9頁
王紅  摘編
    1989年2月,一個寒冷的早晨,有三個人踏上了前往總統別墅戴維營的路途。這三個人是老朋友了,他們冒著凜咧的寒風,緩步行走,邊走邊說邊笑。
    走在右邊的是李沽明,他剛從美國駐韓大使館卸任返回,並即將出使北京‘,李潔明文質彬彬,有足夠的秘密工作經驗。他1951年從耶魯大學畢業后,就開始了他的情報工作生涯,  當布什出使北京任美中聯絡處主任時,李治明已是新設立的中國情報站站長。李潔明深得布什倚重。他的中國話講得十分流利,中情局認爲他是一位冷靜而又長于爭辯的“考慮周到、機智敏銳、有良好職業:素質”的情報官員。
    另兩位也都是出類拔萃的亞洲和中國問題專家,他們奉召去總統府召開一次特別的會議。會上,中情局估計:中共政權面臨的唯一威脅,是知識分子當中的與海外有關系的“改革派”,不過,從整個國家看來,內部沒有什麽不和,幾乎刁:可能發生重大政治危機。
    會議后不久,李沽明即出任美國駐華大使。李潔明也認爲當前中國發生動亂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過他也認爲並一再警告,在中國,發生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    1y6Ll午O月j U況,半后明社距太女何以爾個5U 3央里明天國大使館里,聽到了遠處傳來的微弱槍聲。他知道,他過去幾天一直十分擔心的事終于發生了
    從燕京飯店高層一個可以遠眺的地方,美國、情報官員看到,至少一千多示威者正在和軍人對峙,于是馬J:用保密通訊工具同美國大使館聯系,在晚上10點多發回了第一個報告。
    四天以前,李潔明就對中情局北京站站長說:  “我認爲示威者將被趕出天安門,軍隊會奉命結束抗議活動,必要時會采取斷然措施。”
    對李潔明的這番警告,站長先生卻搖搖頭,聳聳肩,表示不能同意。他對李潔明說,中央情報局已得到最可靠情報,中國領導人不會馬上采取行動平息動亂。這位站長先生講完這席話后沒兩天,就返回美國弗吉尼亞州的中情局總部,作例行磋商。臨走前,還頗爲自信地說,用不著擔心,我離開期間不會出什麽事。
  然而,站長這次回國卻導致了災難性的后果:美國在中國的秘密間諜網和在中國內部設置的情報來源陷入一片混亂。更爲糟糕的是,在“64”期間,美國使館的一些要員,擔心引火燒身,紛紛逃出北京。6名國務院官員和一些情報局官員干脆跑回了美國。只有李潔明和國務院情報組長等5名大使館負責官員留了下來,去對付這混亂局面。李沽明實際上成了美國在北京的首席情報官員。他派出幾個監視小組去觀察情況。一個小組在燕京飯店,一個小組在北京飯店,還有兩個小組分別在京倫飯店和友誼賓館。    隨著沖突沿著長安街,從西向東,朝著:天安門廣場的推穆,李沽明也不斷收到這些小組的報告。  當軍隊;在廣場西面行進時,廣場東邊還相對平靜,盡管在外交人員公寓附近可以看到軍隊與示威者在對峙。北京飯店也有軍隊布下的崗,4,美國大使館東邊據報發生了小沖突。
    李潔明后來來到了京倫飯店,和手下的人一起把準備離開中國的美國留學生安排在這里。同時,李潔明顧不了許多,干脆通過公開電話線路頻頻向白宮和國務院報告事態的最新詳細情況,直到6月4日早上,他才停止了報告,這時他已精疲力竭。    李潔明收到的一份報告今他十分感興趣。報告標,甲國有天部門的官員仍在學生當中來回做工作,苦苦勸說他們離開廣場。這份報告是潛入到天安門廣場的一個美國情報小組6月4日淩晨發出的。這個小組推測,一個特別安全單位在部隊進駐行動之前就來到了廣場,其目的很明確,就是減弱)I甯突的強度,阻止流血。
    中情局情報人員還發現,中國有關部門安裝了大擴音喇叭,勸說學生和平撤離廣場,還向他們指明了撤.離路線。早上四點,作爲一種警告,廣場上的全部燈火熄滅。最后大約5點學生列隊離開天安門廣場。
    中情局在北京最顯眼的話動,是與廣場上負責“安全”的小批示威者的接觸,特別是“敢死隊”的接觸。中情局利用以前在香港和大陸招募的許多特務,同“敢死隊”頻頻交談,以期評估動亂頭目的素質,以及他們最后成功的可能。在以后幾個月里,當“敢死隊”成爲叛逃行動的核心成員時,這些早期接觸,被證明是相當有價值的。
    “64”后的整整六個月,  中情局啓動·了部署在大陸、香港和澳門的、由幾十名最有價值最爲精干的特·工人員組成的網絡,爲這次動亂的最主要的頭目們提供了安全的避難所,並幫助他們逃離中國。
    實際上,被布什政府嚴加保密的這次“黃雀行動”,在“64”以前就開始實施了。5月下旬,李潔明在美國駐華使館向二百多異議分子簽發了簽證,甚至供錢給他們,讓他們乘火車或飛機去香港。這筆錢從大使館“特別應怠基金”中撥付。
    “64”那天清晨,兩個最重要的動亂:頭目——吾爾開希和李錄突然神秘失蹤,中國安全部門全力搜尋而不得。6月底,萬潤甫和嚴家其也逃離了中國,來到了西方國家。這四個人的逃脫,都是在中情局的精心安排和全力支持下進行的。中情局爲了達到顛覆中國的目的,不惜動用了大量的現金,並爲叛逃者準備了身份證、僞造的火車票,並指示他們沿著一條從北京到南方的“秘密通道”,最后或從陸路到香港,或從海路偷渡到澳門。
    “64”后的第二天,方勵之在一群記者的護送下惶惶逃入美國大使館。方勵之倒是很知道怎樣利用記者保護自己,有一次他還曾躲進一個美國記者住的飯店房間中。
    “64事件”后,中情局在文革后招募的特務,個個如驚弓之烏,紛紛向中情局告急,請求得到幫助。李沽明向其中最有價值的情報人員提供了援助,幫助他們逃離中國。用車潔明的一個同事的話來說:  “這使我們想起了當年撤出西貢時的情景。不過這一次我們沒有甩下朋友不管。”
    “黃雀行動”后來采用了更爲複雜的技術手段,  以躲避中國安全部門的追蹤和追捕,如使用了僞裝術、擾頻電話、夜視鏡、紅外信號裝置,甚至動用了快艇和武器。一名中情局官員證實,“大部分高技術裝備是中情局提供的”,整個行動由設在香港的特別機構來執行。
    盡管“黃雀行動”啓用了中情局在中國內部的最重要的關系,但並非由中情局所“包辦”。許多西方國家的情報機構也參加了這次行動,起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英國和法國。  “64”后不到半個月,中國向全國公布了21名首要通緝犯名單,  由于西方情報機構的聯合行動,只有6人被捕,其他15人均已逃脫。    后來,中國的叛逃者出現在法國巴黎,向新聞界宣布成立流亡的“中國民主運動陣線”。至此,“黃雀行動”並沒有結束,  中情局仍在幫助尚留在中國的動亂分子,經過“,秘密通道”叛逃到西方。
    然而,中情局一直拒絕承認他們在這次叛逃行動中所起的作用。當國務卿貝克喜氣洋洋地公開感謝法國政府“削繁就簡”地安排中國叛逃者時,  中情局默默躲在后面,對自己的“功績”不置一詞。這樣一來,全世界都以爲是法國在領導這次行動。
    規模巨大的“黃雀行動”。得到了布什全力支持。一名前中情局的官員說:“這麽說吧,‘64事件’之后,如果沒有白宮的批準,中情局在中國是不會有任何動作的。這件事是總統的裁決。”
    半年以后,  “黃雀行動”首度曝光。布什政府不願意對“黃雀行動”有所誇耀,因爲它擔心如果把中情局的活動公布于世,將會激怒中國領導人,並把中國推入蘇聯的懷抱。但中情局認爲並不存在這種危險,  中蘇不可能恢複原來的同盟關系。
    爲了緩解美中關系,  “64事件”幾個月以后,美國國家安全助理斯考克羅夫特秘密出訪北京。這可讓招募了許多中國年輕的異議人士的中情局叫苦連天。其中兩名異議人士(目前仍不能公開他們的身份),是中情局在中國發展的最重要的特務,他們遭到了逮捕。
中國軍隊18年前武力鎮壓北京民主運動,大批知識分子開始逃亡。香港一些商人展開“黃雀行動”營救,把100多人接到海外。但是,由于營救王軍濤、陳子明行動“失手”,黃雀行動從此停頓下來。
引言 使用道具
23411432
伯爵 | 2012-5-1 13:55:04

給我10分:45秒
睇完
香港的報導

不知香港媒體 VS 解放軍縂政治部
--何者新聞自由度高?/何者較可信!

英文因該都識D吧
震撼全球的一擋是這樣拍下來(BBC 報道-英文)




這是我們共同的國父
孫文所留下的三民主義

A        
訓政時期
實行地方自治

在五權政府還沒成立之前
讓"地方自治=軍閥割據"

這讓還能成立任何政府嗎??

結論
我們來修正一下
訓政時期
***********         
黨治地方
***********


因該
以黨治去地方

這樣
才能鞏固政權
才能
建立約法之治


[共慘黨]
就是靠伊招起家的

就是說[共慘黨]
至今還停留再~訓政時期~
BS:
訓上癮權利放不下
另一種新問題

中國百姓的悲哀就是
你說你的,牠就關您
你做你的,牠就殺您

牠幹牠的,您如反對
牠就關您,牠就殺您,牠鎮壓您

國父孫文死前的後最一句話是:
「和平....奮鬥....救中國」

一轉眼間就過了
2011 - 1895 = 117年

共慘黨
只能讓大部分的人有飯吃
但我們依就是活在專制下

我們的主人
從滿州人做主?!
從國民黨做主?!
從共慘黨做主?!

一黨專制下何時
輪到人民去做主?!

而被洗腦的人民,永遠只是共慘黨主人的一條狗....
一條永遠被共慘黨欺壓的賤狗

永遠是
共慘黨貪官去領導這群賤狗,,


而不是
人們依自我需求去領導國家.

為何
您們不能夠給您們自己
一個機會讓全民去作主

何年何月中國能實現憲政

在未來的中國
也因該要有
一名總書記能跪在中山陵

前對我們的國父
國父您放心我們已實現您的夢想
我們已經讓中國
成為一個真正民主憲政下的國家


國民黨
訓政--->憲政

袁世凱
中華民國第1任總統

蔣介石
中華民國第2-5任總統

蔣經國
中華民國第6-7任總統
(領土只剩下台灣        

李登輝
中華民國第7-9任總統

國民黨 建國100年
更用了 86年訓政
憲政民主才 14年


請問共慘黨
訓政已邁入第6X年

中國打算再次步入台灣的後塵
還是打算再超越台灣86年的訓政

引言 使用道具
23411432
伯爵 | 2012-5-1 13:55:53

佢講的仲有人信咩?!
勞煩中央收回[特手]








[黑猩猩與人98%基因相同]
您總不能
把人[當成]黑猩猩
把黑猩猩[當成]人

所有問題就是出在
一黨一人獨裁專制=_=共慘霸權
而不是[多黨共治]

炎黃子孫、華夏子孫
血緣相同亦不能成為
民主選舉多黨共治=_=代替品


共慘專門搞--本末倒置嗎?!


飯都吃不飽,正是受不民主荼毒!


本末倒置! 沒有民主!
又點能杜絕貪汙舞弊
人民又怎能豐衣足食

如果真能
[蘇聯]就不需要解體
[北韓]何需擁兵鎖國
[中國]高官又點移民
[香港]變中國難民營

杜絕貪汙舞弊
亦並非不難事

有些事情
ㄧ黨專制之下
[監察機構]永遠都做不來的

人民的監察權
透過[多黨共治]能輕易達成



目前中國
尚缺乏民主
缺乏選舉權

A)
自然無法
憑政綱自由-去選擇候選人
[競選承諾]-自然蕩然無存

B)
無法監督
政府/政黨當選人

遵守競選承諾
將變成
選項
將變成
建設
將變成
選票
將變成
監督
將變成
人民政府

=======================
自然有
官商勾結-貪汙舞弊
自然有
司法不公-民意受阻
自然有
示威遊行-警察鎮壓


中美的對比 - 剖析的真是精闢啊!
1,
美國:市長見了誰都要討好;
中國:誰見了市長都要討好。
2,
美國:老百姓可以亂搞,當官的不可以;
中國:當官的可以亂搞,老百姓不可以。
3,
美國:公共知識分子以批判政府為使命;
中國:公共知識分子以歌頌政府為使命。
4,
美國:批判政府最厲害的知識分子得大獎;
中國:歌頌政府最厲害的知識分子得大獎。
5,
美國:國窮民富,政府寧願欠中國巨款,去保民生福利;
中國:國富民窮,政府寧願犧牲民生也要去買美國政府貶值國債。
6,
美國:學校甚少政治教育,而精英都很愛國;
中國:學校強調政治教育,但精英紛紛移民。
7,
美國:少年運動員業餘時間運動;
中國:少年運動員業餘時間學習。
8,
美國:在向中國的傳統學習;
中國:在向美國的現代學習。
9,
美國人:喜歡到中國領養小孩;
中國人:喜歡到美國去生小孩。
10,
美國政府:外悍內善,對哪個國家都不怕得罪,只討好本國人民;
中共政府:外善內悍,對哪個國家都不願得罪,只不怕得罪人民。


TO:傻仔/傻女
請別讓愛國主義
蒙蔽了您的雙眼
控制了你的大腦
因為
您還缺少選舉權
引言 使用道具
76老a
侯爵 | 2012-5-1 14:00:43

23411432 發表於 2012-5-1 13:55
佢講的仲有人信咩?!
勞煩中央收回[特手]

美中央情報局與「64事件」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簡稱中情局)壹向有隱形政府(INVISIBLEGOVERNMENT)之稱,是美國世界霸權的耳目和爪牙,冷戰期間和蘇聯的「格別烏」齊名,除了向全世界搜集情報外,並且經常進行對他國政要的刺殺,從事顛覆他國政府的行動,而使得美國在第三世界贏得了「醜陋的美國人」之惡稱。

 我們在「64事件」四周年的前夕介紹馬克•伯�(Mark Perry)的『遮天蔽日 - 中情局的最後日子(ECLIPSE--The Last Days of the CIA)』第九章「老朋友」,用意有二:壹是希望中國的民運人士理解到中情局爲美國的世界霸權是永遠不可能對中國善意的,中國的民主運動必須在愛國主義和基于中國現實條件下進行,才不致成爲美國霸權主義的工具,也才有成功的可能。二是希望中共當局理解,要「四個現代化」,要「市場經濟」,但千萬不可相信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善意,「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中共相信蘇聯老大哥吃了虧,相信美國老大哥也是要吃虧的。

 基于以上的理解,我們願建議中共當局赦免(不是「平反」)「64事件」,釋放所有的「64」政治犯;並且赦免曆來被中情局所吸收的中國情報員,鼓勵他們自首,既往不究。另外,中共必須清除黨政機構內潛伏的中情局情報員,以維護國家安全。

 該書多站在美國和中情局立場發言,所述不免有許多「誠實的錯誤」 - 渲染、扭曲、誇張和捏造,但其中也不無事實。

   幹了二十五年特務的李潔明

 壹九八九年二月中旬,前美國總統布希就職不久後宣布,他將把對中國的關系列爲外交政策中主要內容,並將以北京做爲他就任總統後出訪的第壹站,隨即召集當時美國駐南韓大使李潔明(JAMES LILLEY),美國首席中國問題專家、密歇根大學的奧森伯格(MICHAEL OKSENHBERG)教授,以及資深政治人物哈丁(HARRY HARDING,他在中國問題上的發言于政府中很有分量)到總統休假地大衛營,與中情局兩位東亞事務最高負責人共同向他做簡報。

 布希入主白宮的第壹步是從由北京踏出的,壹九七四年他出任美國第壹任駐北京辦事處主任雖然只短短十三個月,但那段期間他認識了六位在中國越來越有權力的工業家,這些聚集在北京的年輕企業家,到頭來成了後毛澤東時代新興商人階級的核心;他也認識了不少中國政治領袖,包括當時擔任副總理的鄧小平。另外他因職務上的關系,在北京與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建立了長久的友誼,其中壹位就是八九年二月到大衛營向他做簡報的李潔明。

 耶魯大學出身的李潔明展開外交生涯前在中情局工作了二十五年,能說壹口流利的中國話。就個人經驗來說,他完全有資格在中國做工作。他以中情局行動組官員身份在日本、台灣、菲律賓、柬埔寨、寮國和泰國做過工作。壹九六五年出任中情局寮國站副站長,壹九六八年出任香港站副站長。布希到北京做辦事處主任時,李潔明早已在那兒任中情局北京站所公開設立過的唯壹壹任站長。

 布希回美主掌中情局時,李潔明也回到局�統籌全美的中國情報事務。壹九七八年從中情局退休後,李潔明做過幾家公司的顧問。壹九八○年,雷根在總統大選中放言應承認台灣爲「真正的中國」後,布希擔心會影響到共和黨的選舉結果,爲緩和雙方關系,雷根的外交政策顧問艾倫(ROCHARD ALLEN)與布希專程訪問北京,臨行前布希提出邀請李潔明以譯員身份與會。雷根當選後,李潔明成了艾倫的國家安全會議中首席東亞事務專家。六個月後,雷根要找位美國在台協會代表,結果給了李潔明。這很令人驚訝,照艾倫的說法,「中情局的人當大使很不尋常,這是禁忌。」

   第壹個出任大使的特務

 

 李潔明還在中情局的同事也很驚訝,其中壹位高幹指出,「我相信他是第壹位在任何壹屆政府中得到那樣壹個職務的前中情局官員。」

 壹九八四年李潔明返回華府,出任國防部國際安全事務局顧問,次年出任國務院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壹九八六年雷根任命他爲駐南韓大使,三年後他適時趕回華府參加老友布希的就職典禮。新政府上台不久,李潔明的新職傳聞不斷,其中包括以前幹過的國務院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但遭貝克和他的副手國務院助理國務卿伊格柏格(LAWRENCE EAGLEBURGER)反對,伊格柏格認爲李潔明太保守,是少數支持台灣核心人物之壹,不適合。另外國務卿貝克要完全主導外交政策,不願有對手出現在國務院。

 但布希說什麽也得爲這位又是好友又是長期支持他的人謀個要職。就任後數日內與貝克商量後,布希終于爲李潔明找到壹個既重要又不會引起國務院要角不悅的位子,那就是駐北京大使,接替羅德(WINSTON LORD)。

 布希對這樣的安排很滿意,等于北京仍留駐自己的人馬。唯壹不放心的是怕他在美國的遠東政策上與貝克爭主導權。

 不過數周後李潔明到大衛營向布希做簡報時,怎麽也看不出會發生這種爭執。在壹九八九年二月這次簡報會議前,李潔明與貝克私下討論過中國方面的工作,消彌彼此間可能有的歧見。李並表示自己是個忠實的外事官員,只想做兩年駐北京大使,而非慣例的三年。貝克再高興不過了,既有了壹位熟識中國領導層的人代表美國,他本人在外交政策上的地位也得到保障。

 接著的簡報可以說是布希任內處理外交政策事務的模式。壹陣寒喧後,兩位中情局官員開始對中美關系提出具體分析,他們特別提到「與中國貿易額壹百四十億美元,美國是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有四萬留學生留美學習,雙方並有內容龐大的科技合作計畫。」接著是奧森柏格和哈丁對中國政局演變提出個人看法,然後是李潔明簡報南韓的事情。

 兩個小時的簡報結束後,布希要中情局專家就中共中央政治局的變化做簡單的結論。他們認爲唯壹會威脅到中共統治地位的是與海外華僑有聯系的城市中主張改革的知識分子。在繼承鄧小平爲最高領導的權力鬥爭中,保守的李鵬是贏家。他們的結論:中國短期內不太可能出現政治大危機。

 李潔明離開大衛營時得知布希就任總統第壹站要訪問中國,心�相當高興,這無疑表示,在美國眼�,東亞與蘇聯同等重要。李潔明了解,往後幾年,中國領導人向外看時,美國與中國的關系會變得更重要。中情局沒說錯,中國不太可能出現由下往上的革命,然而正如李潔明不止壹次提醒過的:什麽事都可能發生。

   中情局人員在燕京飯店

 報上刊載布希任命李潔明爲他的駐中國大使四個月後,六月三日晚,離天安門廣場壹英�的北京西區傳來血腥屠殺的報導。站在燕京飯店樓上壹個視野不錯的地點,美國中情局人員俯瞰到至少壹千位抗議者在抵擋拼命把群衆向廣場推擠的二十七軍士兵、坦克和運兵車。學生高呼抗議口號時,傳來士兵零星的槍聲。群衆仍奮力抵抗,接著士兵跪下單膝,舉槍射擊。這種場面把飯店�的中情局官員給驚呆了,他們透過秘密無線電與美國大使館聯絡,第壹分報告發出的時間是晚上十時零三分整。

 在位于長安大街戰鬥現場向東三英�外的美國大使館�,李潔明也聽到清晰的槍聲,他過去幾天最耽心的情況發生了。鎮壓展開前四天他告訴中情局北京站站長:「示威者要被趕出天安門,軍隊要結束這場抗議,必要時用武也在所不惜。」

 站長不以爲然,說據他們最可靠的情報,短期內中國領導人不會驅散示威者。這還不算,他老兄還大搖大擺的回華府總部述職。屠殺發生前,沒人在意他的離去。屠殺壹開始,大家都記起了他的話:別耽心,我不在時什麽都不會發生;中國軍隊要是會攻擊老早就動手了。

   派出觀察屠殺小組

 這位老兄的決定帶來要命的結果:由于他不在現場,中情局在中國的秘密特務和消息網路給搞得壹團糟。更糟的是,在天安門鎮壓前的幾天中,美國大使館中幾位要員因顧慮個人安危飛離北京。有六位國務院官員,甚至還有幾位中情局人員返美。只有大使館中五位高層官員留下,其中包括大使李潔明和國務院情報首長,應付這個像要濱臨內戰的大國。以他的官階和經驗,加上北京站站長剛巧又不在北京,十四年來李潔明頭壹遭成了中情局在北京的頭子。還好他預測中共政治局下達攻擊令的時間幾乎是分秒不差,所以才能派出觀察小組觀察鎮壓行動。壹組在燕京飯店,壹組在北京飯店,壹組在天安門廣場內,另外還有兩組分別駐守北京多倫多飯店和友誼賓館。

 李潔明和他的同僚決定將那些想離開中國的美國學生集中在北京多倫多飯店,那�抗議者和軍隊的對抗才開始。淩晨士兵得知飯店�住有美國人後即向飯店窗口射擊。戰爭開始以來九小時,李潔明不斷通過壹條開放的電話線把所有消息傳回白宮和國務院。四日淩晨,情勢漸漸平息後,他傳出最後壹分報告,指出士兵仍在向路人開槍,六月三和四日,北京街上共有壹千位以上支持民主示威者和同情他們的人死亡。

 李潔明六月四日淩晨接到的報告中,最有意思的壹份是在兩點前由天安門內壹組傳來的。報告中說,廣場內公安人員敦促學生離開,要他們向木樨地方向撤離。壹位公安官員告訴示威者:「軍隊來了,他們會射殺妳們。」他們的評估中詳細描述了學生與公安人員的談判。這令人迷惑,情報小組因此懷疑有人想避免流血,在軍隊抵達前已派遣公安人員進入廣場。如果屬實,則除了中國領導間有不同意見外,找不出其他理由。

 淩晨五點學生開始撤離廣場,向東往北京飯店前進,就在大批學生經過北京飯店前,與東邊被二十七軍趕過來的群衆彙合,這時追過來的軍隊開始對著群衆開槍,射擊近壹個小時。

   楊尚昆與喬石的鬥爭

 中情局的證據指出,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楊尚昆派出二十七軍到北京鞏固他在政治局的地位,殘酷的屠殺是他個人刻意安排。最高領導人同意派出人民解放軍到北京,卻對造成那樣的結果感到震驚。政治局中另壹重要人物喬石反對用暴力。中情局和幾位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的論斷:在攻擊天安門廣場壹事上,喬石與楊尚昆之間明顯有鬥爭,因此才有喬石的公安人員希望在不流血的情況下清理廣場。他們認爲楊尚昆想接管政府。

 李潔明無法相信中共會進行這場屠殺,他說中國領導層已經「破産」,罵中國領導人爲「混球」「凶手」。以前稱他爲「老朋友」的鄧小平再也不是朋友了。美國國內媒體卻批評他這位大使沒有適時擬出撤僑計畫。

 事後李潔明承認同年二月在大衛營向布希做簡報的人中,沒有壹位預料到四個月後中國會發生這樣的事。當時他告訴布希,中共領導層正在進行權力鬥爭,不過在他看來,鬥爭已接近尾聲,保守派已成功的阻止趙紫陽接班的計畫。

 沒人預料到民主運動會在四月紀念胡耀邦時風起雲湧。然而從文革後中情局大規模在中國召募幹員來看,六月事件多少也應該是意料中事。

   中國最令中情局困惑
二十多年來,中情局壹直搞不懂中國,壹九四八年蔣介石垮台以來,在革命的共黨政府�,中情局沒有壹位夠分量的幹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最初幾年中,中情局完全依賴不是留在大陸的就是由台灣派去的少數國民黨特務。壹九五○年代中期,中情局改變策略,腦筋動到中國駐亞、非、拉丁美洲大使館內的官僚頭上,想吸收他們。雖小有成就,卻在接連不斷的難堪中給壹筆勾消了:中情局沒有料到中國軍隊介入韓戰;沒有料到中國的核子試爆;最糟糕的是中情局本身已被中國特務滲透。

 早在美國發現這類滲透之前,壹九五○年代就有壹件最著名的中國間諜案子,其中女主角代號李莉•佩泰爾(LILY PETAL),她冒名頂替在中國沿海船難中喪生的華裔美國人明巧生,到紐約組織間諜網,她的工作隊伍壹直有效工作了十三年。另外,壹九五二年年底,美國壹架偵察機在中國東北被擊落,駕駛員和機上的中情局乘客被捕,經軍事法庭審判後以從事間諜活動定罪。

 同年中情局針對中國在琉球建立電子監聽站時,召募到壹位中國人金無怠,此人在中情局工作三十四年,不斷把最機密情報傳回北京。

 五○年代和六○代初負責中情局東亞活動的費滋傑羅(DESMONDFITZGERALD)後來調回總部負責整個行動組。他策畫以台灣爲基地對付中國的秘密方案。他的副手克萊思(RAY CLINE)出身哈佛和牛津,任中情局台北站站長,後升任副局長,兩人共同指揮美國情報圈中壹些最有能力,最具爭議的情報官員。雖然他們在中國內部召募不到幾位了不起的幹員,但他們在對付海外,尤其是非洲的中國情報站方面卻取得顯著成績。最顯著的是壹九六六年年底策動推翻迦納的恩克魯瑪(KWAME NKRUMAH)政權,繼任人馬上驅逐三百位中國特務顧問。

   中情局在文革中猛吸收特務

 毛澤東時代,中情局最大的勝利在文革時期(壹九六五到壹九七三年),文革幾乎要在中國和她的駐外使館中引發內戰。壹九六六年中共中央委員會的調查部派出特別安全官員到中國駐各國使館,清除「叛徒、修正主義者和中情局特務。」內部的調查和開除行動造成外交部門的分裂,爲中情局帶來意外收獲。

 中情局壹位接受過局內中國行動課程的官員說,「稍微有點腦筋的人都看得出,文革後中國會有大麻煩。他們海外的行動,被這個運動帶來的分裂搞得壹團糟。滲透非洲與非洲解放運動挂鈎的主要方案在壹九六○年代瓦解。」這些年是中情局成功吸收大批幹員的時期。中情局壹位駐過東亞的官員指出,文革把中國各大使館分爲三派,「強硬派多在高層,文革中過關的屬中間偏右派,剩下的是革命的急進派。我們從中間這層下手,找出文革的受害者,然後設法吸收他們。」

 在吸收到的這些頗具分量的特務中,有科學家、作家和外交官。中情局東亞站壹位已退休的資深官員回憶說:「大使館內分崩離析。只要能改變國內的情況,這些人什麽事都願意幹。他們是我們吸收到的特務中最投入的。我們要什麽就給什麽。」

 壹九七○年代中期,東亞站吸收到壹位高層導彈科學家,他提供中情局關于中國核武能力的精確情報,從中可以看出,中國研發核武和導彈載具的進步超過中情局專家過去的估計,金無怠的身分也因這分情報慢慢浮出,那時他將美國核武機密交給中國政府已二十多年。

   美中共同的反蘇戰略

 壹九七壹年,尼克森和季辛吉打開中國大門後,在共同的反蘇戰略上,爲了對付蘇聯在非洲和亞洲的擴張,中情局和中國特務開始合作。其中著名的有非洲的安哥拉和亞洲的阿富汗。中情局也因這類合作對中國的軍情得到進壹步的了解。在柬埔寨,美國和中國則支持不同的反越組織。不過爲了共同的反蘇陣線,中情局與中國特務仍保持聯盟。兩國還在新疆設立監聽站,由美中專家共同操作,歸美國國家安全局控制,情報則歸兩國分享。

 在美國人眼�,中情局與中國在情報上的合作到底有多重要,從64事件後布希政府的態度就可看出。公開對中國政府表示不滿之際,布希也不願犧牲他們與中國在情報上合作二十年的關系。布希政府因此被批評爲軟弱,攻擊的矛頭自然落到李潔明身上。

 有人批評李潔明過于軟弱,也有人批評他過于強硬,其實在這兩極批評間,李潔明深信美中關系完全建立在他們對蘇聯的疑慮上。他認爲如果蘇聯的威脅消失了,美中關系的支柱也沒有了。他認爲美國的中國政策是「被動的」,「太受蘇聯的行動左右。」

 天安門事件後,中情局局長韋勃斯特遭到嚴厲批評。布希政府的高層官員中,那些視中國爲美國反蘇戰略壹環的人對中情局的批評尤爲嚴厲,他們認爲如果美國能預見到五月底和六月初的問題,它還有機會重新評估最後的決定。

 共同反蘇的戰略考慮對美國在東亞的政策有相當影響。也因爲這層考量,黃鳥行動(營救重要民運領袖的行動)才列爲極機密。布希外交政策的主要顧問史考克羅夫特,貝克和蓋茨耽心會因此激怒中國領導人,甚至把他們逼回蘇聯懷抱。不過這壹行動卻得到布希本人的支持。

 64鎮壓後的半年�,中情局在中國、香港和澳門的幾十位幹練情報員組成了壹個營救網絡,爲民運的重要組織者提供逃亡工具和安全處所。營救行動在屠殺當天就展開了。生米熟飯,布希也只能同意了。

 從六月屠殺後的幾件小插曲中可以看到中情局插手的影子。屠殺當天早上,吾爾開希和李祿神秘失蹤,公安人員怎麽找也找不到。六月最後壹周,萬潤南和嚴家其逃到西方。四人能夠逃出全賴支持者的網絡,提供他們身分證、大量現金、假車票和安全住所。他們坐火車南下,坐船偷渡到香港。這壹切行動要是沒有中情局的協助,簡直不可能。

   替美國工作的中國特務

 在鎮壓展開前數天,李潔明已決定協助幾位處境最危險的民運領袖逃到西方。五月最後壹個星期,他發美國簽證給兩百多位中國知識分子、科學家和學生,甚至還借錢(由大使館特支費撥)給壹些人買到香港的火車票、飛機票。李潔明支持那些美國的情報資産,協助他們離開中國。如他壹位同事所說:「情況類似我們從西貢撤退時,只是這次我們不想把朋友丟下不管。」李潔明還成功的要求中共釋放過幾位學生,安排他們在北京消失,然後在西方現身。

 中情局東亞站壹位官員指出,這壹切都在「中國公安人員眼下」進行,就少數個案而言,至少是得到他們默許的。在整個中國,中共有數百萬線民形成的情報網,它會爲救援行動帶來相當大困擾,但這套保安體系卻因64事件部分癱瘓。原因是大家意識到國家主席楊尚昆和親戚有意藉機從改革者手中奪權。由于這股情緒,壹些公安人員才協助學生和異議分子脫逃。不管李潔明爲保護消息來源和逃脫管道而說的多麽含混,沒有中國公安人員的合作是無法救出民運領袖的。有的公安人員或許還與中情局在北京和大陸其他地方的特務合作呢。

 中共的公安網畢竟發揮了相當大作用,64後遭逮捕的學生在千人以上。政局穩定下來後,壹九八九年七月底到十二月,壹大批中情局在文革後吸收的特務向局�求援。

 黃鳥行動最初由海外同情民運的人進行,但馬上受到港英政府和澳門的法國情報機構注意。中情局開始時與它保持壹定距離。不久即透過它在中國召募的特務給予支持。壹九八○年代初期和中期,中情局東亞專家吉爾胡雷(JOHN GILHOOLEY)爲中情局在中國吸收大量特務,由于這些特務的介入,黃鳥行動才得成功。吉爾胡雷雖然在天安門鎮壓前去逝,但他在中國建立旳重要特務網並未受到影響,是他們在地下援救小組和港澳團體中間穿梭。

 在天安門廣場各種學生組織中,有個「敢死隊」,成員最勇敢,最支持民主運動。五月中旬示威達到最高潮時,吉爾胡雷在香港和中國吸收的特務與「敢死隊」接頭,評估運動中學生領袖的成分與最後成功的機率。對天安門屠殺後的幾個月而言,這次接觸至關緊要,「敢死隊」隊員成了援救行動的核心。

 港澳的民運同情者與北京到深圳的「隱密鐵路」在七、八兩個月建立起密切聯系。行動範圍擴大後,用的工具就更精良,壹位中情局官員坦承「大部分高科技的裝備是局�供應的。」這些是透過爲了特殊任務而在香港成立的組織供應。但並非只有中情局參加,法、英兩國特務也從旁協助。最後在中國全力通緝的二十壹人中,總算救出其中十五位。

   中情局與黃鳥行動

 天安門事件後數周,潛逃出中國的學生、異議分子和知識分子在巴黎新聞界面前宣布成立流亡的中國民主運動組織。這是黃鳥行動的最高成就。但中情局仍不願承認他們在這項行動中所扮演的角色,不過隨著國務卿貝克感謝法國收留那些政治難民。全球都誤以爲法國在主導這次救援行動。

 救援行動展開六個月後,圍繞黃鳥行動的迷霧才逐漸散去。中情局官員私下對美國民衆真相信媒體報導,認爲美國政府沒有加以協助,感到震驚。他們沒得到任何贊譽,只因爲布希害怕把中共趕到蘇聯壹邊,而這在中情局看來是不可能的。

 從布希在天安門事件後不過數月就派史考克羅夫秘訪北京,中情局官員也可以看出總統十分重視與中國的關系,遠超過他對蘇聯的重視。中情局官員對史考克羅夫的秘訪感到十分痛心。他到訪時,中情局特務正在公海上與64中殘酷鎮壓民運的軍隊拼鬥。對中情局�努力召募年輕中國異議分子的特務而言,史考克羅夫的秘密任務尤其令他們難堪,他們召募的那幫青年是冒著生命的危險要爲中國帶來壹個民主政府。中情局吸收的最主要成員中,有兩位異議分子(目前仍無法查出他們的身分)在天安門屠殺後即被捕,然後消失在中國的勞改營中,可能已被處決。史考克羅夫與中國領導握手之際,中國這兩位勇敢公民的命運仍是個未知數。

http://www.haixiainfo.com.tw/SRM ... 85%AD%E5%9B%9B.html

引言 使用道具
23411432
伯爵 | 2012-5-1 14:02:27

再看一次
賽德克·巴萊-邁向正常國家_靈魂的重量
[只能當是]
中國嫌台灣這片土地上
民主之魂還不夠多
民主之血還流不夠


當然請將影片中的
日本人 = 中國人



在邁向國家的這一條路上,台灣!走得並不順利,也走得迷迷糊糊。因為我們對於自己的歷史一直在扭曲之中而沒有探究它的真實性。

台灣!我們的國家。

霧社社事
臺灣人 VS 日本人

228社事
臺灣人 VS 國民黨

XX社事[如有需要]
臺灣人 VS 共慘黨


當我們了解美洲地區的印地安人對抗白人事件,卻沒有發現台灣也層活生生的上演過,原住民對抗日本侵略事件。

二次大戰時令人恐懼的日本「Kamikaze」神風特攻隊,如果說它是源自於台灣,大家相信嗎?

台灣土地就是賽德克人心中的祖靈。
為了保衛這塊神聖的土地,賽德克人用求死的心,來面對侵略者的武器。

即使!他們不可能成功。



引言 使用道具
76老a
侯爵 | 2012-6-3 11:35:34

23411432 發表於 2012-5-1 14:02
再看一次
賽德克·巴萊-邁向正常國家_靈魂的重量
[只能當是]

維基都解密了,你還撒謊?{:1_205:}

維基解密:美外交密件證實中國聲明 6.4時天安門廣場沒有死人
http://206.108.50.20/thread-2189731-1-1.html
引言 使用道具
lou118
侯爵 | 2012-6-3 14:17:17

回覆 76老a 的文章

說謊!!!!, 根本找不到原始的連結,
引言 使用道具
23411432
伯爵 | 2012-6-3 15:34:37

本帖最後由 23411432 於 2012-6-3 15:44 編輯

回覆 76老a 的文章


梁振英[夠講過]
我不是[共慘黨員]! 我完全無講過出防暴隊!


但是!!
是與不是--再也不重要
事實就是香港的防暴隊出動左!

但是!!
是與不是--再也不重要
是與不是事實早已就擺在眼前!




不論您一再的不願承認!
不論您一再的持續作假!
不論您一再的持續抹黑!

真相永遠只有一個!
引言 使用道具
23411432
伯爵 | 2012-6-3 15:54:16

本帖最後由 23411432 於 2012-6-3 17:36 編輯
76老a 發表於 2012-6-3 11:35
維基都解密了,你還撒謊?

維基解密:美外交密件證實中國聲明 6.4時天安門廣場沒有死人



您有種! 您就講64時天安門廣場如有死人
[今晚冤魂就集體來找您-76老a 鎖命]--唔是就請收聲!!

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
共慘黨-萬歲! 萬歲! 萬歲!
天悲門-流血! 血流! 冤魂與您共在!
引言 使用道具
76老a
侯爵 | 2012-6-3 19:13:29

lou118 發表於 2012-6-3 14:17
回覆 76老a 的文章

說謊!!!!, 根本找不到原始的連結,

1.維基解密:美國早知六四沒有天安門廣場屠殺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 ... d&v=GwKx02ClIA8

引言 使用道具
76老a
侯爵 | 2012-6-3 19:14:48

本帖最後由 76老a 於 2012-6-3 19:16 編輯
lou118 發表於 2012-6-3 14:17
回覆 76老a 的文章

說謊!!!!, 根本找不到原始的連結,


日傳媒指西方炮制六四謊言
日本日本時報網站(2011)7月1日刊登前澳洲中國事務外交官克拉克撰寫的文章說,所謂天安門大屠殺是西方炮制的謊言。
  文章提到謊言的經過,以及英國多年來一直出于戰略目的散布謊言和虛假謠言的黑色宣傳。

  這篇題爲《黑色信息與媒體欺騙——天安門謊言的炮制》的文章說,維基解秘網最近公布的美國駐京使館電報文件有助于最終拆穿所謂1989年6月3日至4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發生了大屠殺的謊言。同樣,一些當年在廣場現場的公正的西方觀察人士,包括一名路透社記者和一個西班牙電視攝制組,也一直堅稱——甚至撰文指出——沒有看到所謂大屠殺的任何迹象。

  文章說,那麽天安門廣場大屠殺之說是怎麽出籠的呢 當時英國廣播公司的一則聳人聽聞的報道是一個重要來源。而其他記者也許覺得不得不對這一報道加以附和,盡管他們中沒有人親身在廣場上,包括英國廣播公司記者。

  (香港明報)http://dailynews.sina.com/gb/new ... 12/05012595290.html
-----------------------------------------------------------------------------------------------

日媒揭西方媒體如何炮製天安門謊言



http://www.chinesedaily.com/news ... ;readdate=7-13-2011 (東京十二日電)日本《日本時報》網站7月1日刊登前澳大利亞中國事務外交官格雷戈裡•克拉克撰寫的文章說,所謂「天安門大屠殺」根本是西方炮製的謊言。文章透露了謊言出台的過程,以及英國多年來一直在進行「出於戰略目的散佈謊言和虛假謠言」的「黑色宣傳」。
  這篇題為《「黑色信息」與媒體欺騙——天安門謊言的炮製》的文章說,維基揭秘網最近公佈的美國駐京使館電報文件有助於最終拆穿所謂1989年6月3日至4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發生了大屠殺的謊言。同樣,一些當年在廣場現場的公正的西方觀察人士,包括一名路透社記者和一個西班牙電視攝製組,也一直堅稱——甚至撰文指出——沒有看到所謂大屠殺的任何跡象。
  文章說,那麼天安門廣場大屠殺之說是怎麼出籠的呢?當時英國廣播公司(BBC)的一則聳人聽聞的報導是一個重要來源。而其他記者也許覺得不得不對這一報導加以附和,儘管他們中沒有人——包括BBC記者——親身在廣場上。
  文章說,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1998年一篇題為《天安門謊言與被動新聞的代價》的報告對真相進行了最出色的曝光。這篇由《華盛頓郵報》前駐北京首席記者傑伊•馬修斯撰寫的報告指出,西方媒體的串通本能虛構了不實的大屠殺故事。
  文章說,馬修斯認為問題主要起源於一家香港報紙,該報紙在1989年動亂發生後不久就刊登了一則長篇報導,報導署的是一個學生抗議者的名字。此人聲稱當部隊到達廣場並用機關槍掃射成百上千的學生時,自己也在廣場上。這篇文章得以在全球傳播,並被認為可以最終證明最早的BBC報導及其他大屠殺報導是準確的。但是該報導的所謂作者卻從來沒有找到,這是自然而然——因為這篇報導是英國情報機構多年來組織的眾多「黑色信息」行動之一。
  文章說,英國的「黑色信息」活動的普遍程度遠遠超出多數人的想像。它們始於冷戰時期,當時外交部設立了一個國際研究部,其職責是提供可利用的來源不明的灰色和黑色信息宣傳。據研究這一課題的澳大利亞研究人員亞當•亨利說,黑色宣傳就是「出於戰略目的散佈謊言和虛假的謠言」,而灰色宣傳是「製造帶傾向性的、但不是虛構的來源不明的信息」。
  文章說,西方媒體使出渾身解數,描繪一個殘暴的中國政權的假象。本報今年4月17日發表的對菲利普•坎寧安所著《天安門明月:中國學生動亂內幕》一書的書評可以提供線索——該書在亞馬遜網站的廣告仍在把天安門大屠殺當作噱頭。這篇書評引述學生領袖之一柴玲的話說,製造一片「血海」或許是動搖政權的唯一途徑。
  文章說,天安門仍然是多數西方媒體報導中流於淺薄與偏頗,以及政府試圖控制這些媒體的黑色信息行動的經典範例。中國是個很重要的國家,它容不得這種荒唐之舉的欺侮。

英語原地址:

http://www.japantimes.co.jp/text/eo20110701gc.html
引言 使用道具
23411432
伯爵 | 2012-6-3 21:36:45

本帖最後由 23411432 於 2012-6-3 22:23 編輯
76老a 發表於 2012-6-3 19:14
日傳媒指西方炮制六四謊言
日本日本時報網站(2011)7月1日刊登前澳洲中國事務外交官克拉克撰寫的文章說 ...


歷史永遠
是向前修正!! 是向後平反!!
[不知醜,不改過,不認錯,不改過,不改變,不平反,不修正]
錯誤只會不停重演~因為不知引以為誡

今年又會有幾多少人~參加集會~

[大家一起大聲唱!!  唱比小五毛與共慘黨聽!]

忘不了的,年月也不會蠶蝕
心中深處始終也記憶那年那夕
曾經痛惜,年月裡轉化為力
一點真理,一個理想永遠地尋覓

悠悠長長繼續前航不懂去驚怕
荊荊棘棘通通斬去不必多看它
浮浮沈沈昨日人群雖不說一話
不想清楚分析太多真心抑意假

但有一個夢,不會死,記著吧;無論雨怎麼打,自由仍是會開花
但有一個夢,不會死,記著吧;來自你我的心,記著吧

忘不了的,留下了不死意識
深深相信始終會變真某年某夕
如此訊息,仍賴你跟我全力
加一把勁,將這理想繼續在尋覓

悠悠長長繼續前航不懂去驚怕
荊荊棘棘通通斬去不必多看它
浮浮沈沈昨日人群雖不說一話
不想清楚分析太多真心抑意假

但有一個夢,不會死,記著吧;無論雨怎麼打,自由仍是會開花
但有一個夢,不會死,記著吧;來自你我的心,記著吧


[不知醜,不改過,不認錯,不改過,不改變,不平反,不修正]
有種的
您大聲+在這�留言! 您就講64時天安門廣場如有死人
[今晚冤魂就集體來找您-76老a 鎖命]--是您敢不敢先!!
引言 使用道具
23411432
伯爵 | 2012-6-4 20:52:57

毋忘六四── [高登音樂台] 魂留-天悲門 MV

23週年-紀念日


A.............................................2012年6月4日 留字

引言 使用道具
lou118
侯爵 | 2012-6-5 01:04:33

回覆 76老a 的文章

請直接給我維基解密的連結,不是"引用"...要引用太祖比你會引用.
引言 使用道具
23411432
伯爵 | 2012-6-7 08:43:58


就暫且用
柒肆老A-的邏輯去分析-天悲門




同樣是香港的資訊!!!!!!!!!!!!!!



自稱兩腿還留在天悲門-方政-坦克壓斷的您打算從何解釋!!


引言 使用道具
76老a
侯爵 | 2012-11-29 14:42:18

23411432 發表於 2012-6-7 08:43
就暫且用
柒肆老A-的邏輯去分析-天悲門

你不撒謊會死嗎?
引言 使用道具
頭像被屏蔽
SSPG
禁止發言 | 2012-12-1 20:57: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引言 使用道具
76老a
侯爵 | 2013-5-30 21:16:12

本帖最後由 76老a 於 2013-5-30 21:19 編輯
lou118 發表於 2012-6-3 14:17
回覆 76老a 的文章

說謊!!!!, 根本找不到原始的連結,


你可以去維基里找,呵呵呵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