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密儀器測量
專業技師組裝
在國內車迷間享有不錯口碑的Apollo避震器的組裝,是透過專業技師自行在廠內組裝完成才出貨,如此一來便可親自掌握每支避震器的組裝品質,確保效能穩定平均。不僅如此,Apollo還斥資數百萬元購買百世霸定位平台、NMB阻尼測試機以及MAHA懸吊測試儀器,目的除提供品管部門檢測使用外,倘若車迷們安裝Apollo避震器後,發生任何有關底盤問題時也可透過以上三部儀器來解決。
為應付R35 GT-R強大的動力輸出以及近2噸的車重,所以原廠便搭配知名避震器品牌Bilstein的產品,但為了迎合大眾的口味,所以仍偏舒適取向。 |
為使該產品達成此需求,整組避震器可是用上不少好料。首先是整組避震器的心臟零件-活塞,Apollo為克服常有的慢速行駛太硬,高速行駛又太軟的問題,特採用日本原裝進口的高檔活塞零件,不但製作精度高可延長壽命外,內含「超微低速閥門」設計,更可使低速行駛時擁有更Q軟的作動特性,而負責連接活塞與彈簧彼此間作用力的筒芯部份,則是由製造KYB與Showa筒芯零件的專業工廠所提供,因此表面硬度與垂直精度品質值得信任。此外,筒身內的阻尼油,乃是使用Fina所製造的避震器專用阻尼油,其優點在於高低溫時的黏度指數變化只從14W降低到8W左右,而一般等級較差的阻尼油則可能會降低到3W以下的黏度指數,可確保高油溫時的減震筒阻尼穩定性,不論何時皆能發揮原本效用。
這台則是可以測試彈簧彈力係數(K值)的測試儀器,測試後便可得到原廠數據,並加以參考。 |
這便是本篇OP特搜的主角-Apollo R35 GT-R專用避震器。 |
在經過長達半年的研發過程後,Apollo R35 GT-R專用避震器現在終於要進入最後的實測階段。 |
沒數據沒真相
真金不怕火煉
至於這次要介紹的這款R35 GT-R專用避震器,其開發目的主要是由於車主在試過多組進口避震器後發現仍無法達到要求,所以才萌生出直接找國產避震器廠商訂做的念頭,而第一個想到的便是老字號的Apollo。首先,阿波羅利用NMB阻尼測試機以及MAHA懸吊測試機反覆測試,以取得原廠避震器的各項數據,之後再依照車主要求,找出最適合的組合,在經過長達半年的研發過程後,現在終於要進入最終實測階段。
在維持原廠避震器設定時,車主在龍潭賽車場早已是一分內的常客,在換上德國Eibach短彈簧之後更是做出57.1的好成績,究竟Apollo避震器能否達到車主要求,擊敗強敵呢?一組避震器的性能有多優良,用「口述」的方式表達很難獲得消費者的信賴,所謂「數據會說話」,如果自己說有多好、有多好,結果數據出來反而退步,絕對會讓人笑掉大牙,所以這次Apollo打算以實際數據,讓大家心服口服。測試當天,經過車主將近三十分鐘的全力衝刺後,由於腳下255/40ZRF20的RE070R已無法承受R35 GT-R的摧殘,不得已只好中斷測試,但已得到「56.764秒」的最快單圈紀錄,足足比原本的57.1進步了將近半秒,這在分秒必爭的賽車場上絕對足以成為影響整場比賽的勝敗的關鍵,相信如果在換上新輪胎後,絕對可以做出更驚人的成績!
除了測試主角R35 GT-R之外,Apollo也動員了多位工作人員以及工作車來到現場,目的就是要為自家產品找出最佳的設定。 |
車主試駕心得:
跟原廠的倍適登搭配Eibach短彈簧比起來,在裝上Apollo避震器之後,車輛在過彎時的側傾有明顯變小,雖然犧牲了不少舒適性,但我本來就是想要偏競技的設定,所以整體來說讓我相當滿意,如果之後輪胎再換好一點,應該可以再跑更快。
才跑完幾圈,工作人員便馬上測量胎溫,並為避震器進行相關的調整,Apollo對此次測試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