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218 | 回覆: 1 | 跳轉到指定樓層
汽車報馬仔
威爾斯親王 | 2012-4-3 10:09:58

獨秀 Suzuki Swift Sport

【 汽車頻道 曾建文 】

和風細雨的初春,童年,已悄然變成回憶,這才驚覺青春曾在手中閃耀,卻也在指間流逝。小時的青澀輪廓因時光洗鍊而變得成熟穩健,過往的純真心靈因生命挫折而更加堅毅茁壯,曾經奮不顧身的築夢追尋即將理想成真。歷經歲月洗禮過後的熾熱之心幻似來到一場似曾相識的同學會 ─ 一場放縱狂野與揮灑青春的專屬日式饗宴。

回憶眾多車廠,似乎最初都曾經歷單純產品線的過往,然而全球消費趨勢的變遷造就汽車工業更全面化的客戶需求,致使眾車廠不得不跳脫傳統,隨之發展並強化更多元的產品線,就好似深印世人心中以越野車款為大宗的Suzuki,也跟進並加入更多符合全球汽車產業趨勢的產品,試圖讓車廠再掀起一波新紀元。

數年前由Suzuki所打造的Solio以耳目一新的獨到設計語彙吸引世人目光,時至今日仍擁有帶領車系轉型年輕化的不凡意義,而2005年總代理太子汽車看準市場走向將Swift導入國內生產,憑藉年輕的意象、優異的全方位表現再次打破世人的既有印象,至今即便已改由金鈴汽車負責行銷業務,但因此仍舊以進口的方式於2011年初將第二代Swift重新帶回國內市場,更於一年後的現在追加Swift Sport車型,不僅成功營造其品牌價值,更一圓性能車迷宿願。

活力律動

還記得那是一個陰雨紛飛的午後,身處濃霧瀰漫的深山中仍舊難擋批著一身鮮黃勁裝的身軀,來自遠方即隱約感受那似曾相識的的熟悉,實際進一步探究其中才驚覺早已徹底脫胎換骨,瞬間粉碎了腦海對於Swift的既有印象,轉而成為一種慓悍狂野的全新視覺體驗。

由此處望去將Swift Sport的自我風格展現得淋漓盡致。

厚實的擾流尾翼讓原先就飽滿的車身有了更完美的曲線。

類碳纖材質的後下導流搭配不鏽鋼雙出尾管讓嬌小的身軀頓時更具侵略性。

全新引進的Swift Sport將魚眼燈具置入三角頭燈中並以燻黑詮釋,嵌入鷹眼霧燈的大面積空力套件完美整合於前保桿中,水箱罩也同時一併放大並以倒梯形方式連接至下保桿,如此的呈現竟讓這輛日式鋼砲有種彷彿Audi S車系的影子,炯炯有神的銳利表情不斷侵蝕著觀者的靈魂,彷彿每次呼吸都能感受到它的氣息。車尾同樣洋溢著濃厚性能風味,類碳纖材質的後下導流搭配不袗雙出尾管讓嬌小身軀頓時更具侵略性,成功營造令人畏而卻步的氛圍;豎立於尾廂上厚實的擾流尾翼讓飽滿車身有了更協調的動感曲線,三爪五幅式17吋輕量化鋁圈同樣為Sport版本專屬,試圖讓Swift Sport在面對眾性能鋼砲時仍能保有不凡意象。

Sport版本給予17吋輕量化鋁圈相當富有誠意。

洋溢內斂

Keyless免鑰匙啟閉系統讓人得以輕鬆走向車門,輕觸位於門把上按鈕便可自動解鎖直接進入車室。有別於賁張的外觀造型,Swift Sport座艙反而呈現一種內斂的成熟氛圍,即便最初與一般版本找不到明顯差異,但相較於前代車型用料品質仍有著顯著提升,最大功臣莫過於雙層式中控台以鏡面顯示幕做點綴,讓塑料打造的整體介面洋溢著幾分細膩質感。

金屬材質的運用在排檔桿飾板、三輻式方向盤與油門煞車踏板皆可發現其蹤跡,位於五環式儀錶中央的液晶顯示幕整合相當豐富的資訊於其中,讓駕駛人可透過其監視車況一覽無遺。另外全車多處細節施以紅色縫線處理,看似一片肅黑的車室因此多了幾分熱情,雙前座跑車式桶椅在實際乘坐過後能將即使偏瘦身材的我仍舊緊緊被包覆,機能性或許已遠遠超越視覺追求。

有別於賁張的外觀造型,座艙反而呈現一種內斂的成熟感受。

時速表及轉速表由紅線所環繞使人陷入一種熱血氛圍。

縱使沒有抱有太多期待,身處消費者的立場筆者還是來到後座感受空間表現。與Swift一般版本自然無所差異,不織布座椅實際乘坐感受相當舒適宜人,空間表現卻受限於嬌小身軀勢必有所犧牲,即便新一代車型已在軸距表現上有了50mm的增長提升,膝部空間仍舊沒有太多驚喜,僅稱得上〝足敷使用〞,不過高人一等的車頂所造就寬闊的空間感視野則能讓乘坐壓迫感有所減少。

回頭思考,畢竟空間表現最初即非此類車型的精髓所在,此級距消費者或許也不會對此有過多苛求,於是乎自然將重心放回駕駛座上,趕緊上路!

跑車式桶型座椅不僅更添戰鬥氣息也帶來實質上的包覆性。

歐性鋼砲

儘管當初新一代車型動力數據的縮水令人議論紛紛,Suzuki以最快的速度補上的Swift Sport車型則展現更精湛的造車工藝,試圖在微鋼砲市場中努力爭取一席之地,而其所帶來的驚艷勢必成為今日精采篇幅。

對於Swift Sport而言,駕馭絕對比乘坐令人嚮往,躍躍欲試的心很快驅使我按下Start/Stop按鈕,啟動引擎後怠速運轉有著出乎意料的細緻感受,實際上路後油門反應一如腦海既有印象替車身帶來相當輕快的節奏,雙手緊握方向盤感受到的是彷彿歐系車種的沉穩紮實,讓幾日前碰巧駕馭第一代車型的筆者深感嘆服,行路質感及碎震抑制比起前代車型都有了相當的進步。隨著油門的深踩1.6L引擎搭配136hp最大動力輸出即便仍無法擁有顯著貼背感受,但相較一般車型重量增加50kg的Swift Sport,全力衝刺還是有了更上一層樓的表現,而七速CVT無段變速系統在時速指針一路攀升過程中的平順度讓車身絲毫沒有頓挫感受,悅耳排氣聲浪不由得令我將排檔打入M模式體驗久違的虛擬手排樂趣,在幾次連續撥動換檔撥片後,發覺在手動操作下整體動力反應並沒有帶來更出色的加速表現,亦可謂這具七速無段變速系統搭配代號M16A引擎已將動力發揮至極致,其實無須多此一舉。

1.6升引擎搭配136hp最大輸出在動力上已帶來全新體驗。

陰雨綿綿灑落身上卻沒有澆熄我滾燙的血液,隨著腦海浮現前一代車型靈巧自如的印象,情不自禁將車駛向蜿蜒崎嶇的山路期待這輛性能鋼砲所帶來的驚喜。

最初就偏頗運動取向的底盤設定加上更硬朗的懸吊設定,比起一般車型固然或多或少在舒適度方面會有所犧牲,然而邁入山區正是它最擅長的天下。Sport版本改良懸吊系統有效抑制車身側傾更提升整體循跡能耐,面對連續彎道方向盤轉向依舊精準清晰,一點也不虛幻模糊,或許車身輕巧靈活程度因加重的車身及加長的軸距而不及前代車型,反之帶來的則是一股安定的信心,讓我能以穩健的姿態劃過每一次彎角。

而此時極度濕滑的路面是唯一遺憾之處,抓地力的流失導致激烈高速過彎時車頭頻頻向外滑出而難以將Swift Sport做最極致的發揮,場景若移至蟬聲高唱的夏日,勢必能替今日全程邂逅劃下完美句點。

後廂透過6/4分離椅背讓乘載機能也有不俗的表現。

脫穎而出

駕馭Swift Sport,想含蓄都難,因為它確實值得你信任並因此能夠隨心所欲感受它活潑與自信的生命力,它喜歡以溫馴的步伐遊走大街小巷,只要你渴望它卻又能像吃了辣椒般地風馳電掣起來。透過如此傳遞,彷彿告訴駕駛人比起都市,它更願意以狂野的姿態暢遊於蜿蜒崎嶇的山道間,因為那才是屬於它的舞台,即便試圖採取激烈的對話方式,仍將盡所有心力滿足你的每一次慾望。

當然,沉醉其中仍舊隱約感受那股即將備受考驗的可能,首先,相較一般車型高出近20萬的價格或許會是第一難關。即便如此,對於一般車迷來說卻樂見Suzuki試圖力爭上游、鍥而不捨爭取一席之地的無畏堅持,小小身軀背負著世人無邊際的期待,綻開的是那顆欲脫穎而出的心情。

此刻,它決定以嶄新的姿態,重新恣肆翱翔天際!

此文轉載於Channel-Auto汽車頻道網站
http://www.channel-auto.com/cars/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陳林王
侯爵 | 2012-4-3 10:57:31

感謝大大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