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270 | 回覆: 1 | 跳轉到指定樓層
ptc077
威爾斯親王 | 2012-4-20 12:15:45

一、寺廟進門
  寺廟建築都有許多道門,從哪一道門進入都有講究的。據說只有開了光的寺廟才有資格修十三道 門。正中間的三道門,才是供人出入的。普通遊客,進門只能走右邊的那道門,中間那道門叫空門,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進門時,男客先邁左腳,女客先邁右 腳,而且這步子,需邁得越大越好。同時進廟內殿宇時應遵循左門進右門出的原則。注意:一定不能踩踏在門檻(據說門檻代表佛祖的肩膀,當然不能踩踏)之上。 而登臨第1和第6個臺階的行禮意味著一心一意和六六大順的含義。
  二、拜佛原則
  拜佛前,先要淨(洗)手。香不能叫“買”而應該叫“請”。普通人敬香要用左手持(據說右手 不淨,普通人殺生大多用右手),三炷為自己祈福,六炷為兩輩人祈福,九炷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個極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圓滿的高香。先燒香再叩頭。燒 香的話,應該是左手拿香,右手拿燭。燒香時,先用自己的火點燃香,要越旺越好,人們就常說香火旺盛嘛。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握住香,高舉過頭頂作揖。作揖 後,把香插在香灰�,就可進門叩頭了。叩頭的話,要認準佛祖菩薩或羅漢。比如,你不能向地藏菩薩一陣猛叩頭。上香以3支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無漏 學;也表示供養佛、法、僧常住三寶。這是最圓滿且文明的燒香供養。上香不在多少,貴在心誠,所謂“燒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誠心”。香入香爐時應呈水平角 度,曰平平安安。
  跪拜的姿勢是這樣的,雙膝跪在蒲團上,雙手合什,注意,這個雙掌合什要注意手心處呈空心狀,高舉過頭頂,向下至嘴邊停頓,可許願,再向下至心口,默念,再攤開雙掌,掌心向上,上身拜倒。
祈福還有一個儀式叫"開光",當然是由得道高僧來主持最好。平時開光的東西置於家中,須得初一十五淨手焚香,否則為不敬。但如果是很特殊的開普光,則不同,開光的物件可隨身攜帶。供開光的物件只能是象牙、金或玉製品。
  把開光的物品和寫上被祈福人的姓名和生庚八字(記不住生庚八字亦可不寫)的紙用紅紙或紅錦囊包好,遞上隨喜一份(最好是以三六九數字相關),請大師幫忙開光。
開光的過程是把所有的開光物件放於一託盤,置於佛前,大師念經數篇,即算是佛光普照。你的物件因些而賦於靈氣與法力,可以帶在身邊保佑你了。
  三、上香原則
  1.用自己的火將香點燃;
  2.用兩手的中指和食指夾著香杆,大姆指頂著香的尾部;
  3.安置胸前,香頭平對菩薩聖像;
  4.再舉香齊眉;
  5.之後,放下如第3動作;
  6.開始用左手分插。
  插香的第一種方法:
  第一支香插中央。
  第二支香插右邊。
  第三支香插左邊。
  插香的第二種方法是先右,念:“誓斷一切惡。”次左,念:“誓修一切善。”後中,念:“誓度一切眾生。”
  插香的第三種方法是最簡單的,和第一法一樣,但念得比較簡單,第一支香插中間,念:“供養佛,覺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右邊,念:“供養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左邊,念:“供養僧,淨而不染。”
  上完香後,應對佛像,肅立合掌,恭敬禮佛(合掌,心中默念:“願此香華雲,直達三寶所(或念:“直達諸佛所”)懇求大慈悲,施與眾生樂。”)。
  如果是上環香,就要以點燃之處向佛,兩手像持長香的方式一樣。
  要是上檀香(即檀木劈成之小枝)時,就要用雙手大指和食指拿著香的兩頭,中指、無名指、小指都張開伸直,高舉齊眉,前後放進香爐;第一根檀香用 左手拈起,右手接過送入;第二支則利用右手拈起,左手送入;第三支又和第一支一樣。觀想默念的方法都要和上長香時一樣。燒香就是供養,燒檀香最好!

四、燒香注意事項:
  在寺廟內有很多菩薩,如果你願意,可以一尊一尊的拜過去,如果時間不允許,只需在大雄寶殿前燒。步驟如下:
  1、自己請自己的香,不能由別人付香火錢。
  2、最好用自己的火點燃香(三支即可,不需要大把大把的燒),面朝大殿的大門;雙手輕握三支青香(男的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女士反之),突然向上方一提,
燃燒的火隨即會熄滅,千萬不能用嘴去吹滅。
  3、上香時先上香後禮拜,三根香就夠了,敬在一個爐中即可,“萬佛一爐”然後經過每一座佛堂時,合掌拜三下就可,佛教根本就沒有諸多講究,最主要你有沒有清淨自心。
  4、把香舉至額頭一般高,閉眼許願,然後三拜。(舉香的高度不得底於下身)
  5、右轉,面朝東方(一般大殿的門是朝南的),按第3步方式許願,三拜;然後朝南,朝北。拜完後即可將香插到香爐內,注意:應該用左手燃香,因為右手殺生,左手相對來說要平和,不可往香爐內一丟了之。
  6、焚三支清香,一支敬佛,一支敬法,一支敬僧;廟�的墊子中間是給出家人拜佛用的,在家人男人跪拜用左邊的,女人用右邊的;進入殿門�,帽及 手杖須自提攜或寄放他室為佳,萬不可向佛案及佛桌上安放。儘量不要走中間,沿階梯邊沿而上,男左女右,進門時儘量不要走正門,因為方丈門朝晚課時都是從正 門進的,而沙彌等從偏門進,所以為了和寺院一致,大家都儘量應該從偏門進,男左女右,進去時儘量跨右腳,出門時也從偏門出就是,不要踩在門檻上(一般寺院 門檻做得很高)。進廟門的時候,千萬不要踩門檻。
  7、心要虔誠,要茹素,手要乾淨,不要在廟堂�大聲喧嘩以及說無關的“嘮叨話”,不要用手指點佛像,不可大聲喧嘩和講不敬的話語。還有比較重要 的一點,不可以隨口胡亂許願,因為許願一定要還願的;如果沒把握做到,就千萬別許願。可以求平安,求健康順遂。不要隨口許諾給佛什麼供養,然後又拋到腦 後。佛又不爭你的一柱香,這個說法是要讓我們不要隨意承諾,所謂做人應該有言必踐吧。佛所惱的應該是這些虛妄之言吧。
  8、在廟�按順時針方向行走拜佛,不要跨過蒲團,因為會給人一種不莊嚴的感覺,凡有人禮拜時,不可在他的前頭走過。
  9、去道觀許願是要還願的。一年願望實現後回來,方法進去問人就可以了。如果沒許願光是拜,就不用。但是你最好許個做多少善事的願。就發願來促使你本身的許願。
  10、不要不經寺院同意採摘寺院管理範圍的花果,私自拿供品等物,這也是不對的行為,叫“偷盜四方常住”也要獲果報的。

燒香祈福的正確方法
按照我國的傳統習俗,每年春節及農曆初一、十五等日期,廣大群眾有到寺院香禮佛、祈福求安的習慣。為使十方善信種植福田、廣獲法益、正善正行,以滿所願,故將燒香祈福的正確方法簡要的介紹給大家,以祈共沾法益。
  一、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是什麼?
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場所,古稱叢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寶殿上供奉的叫釋迦牟尼佛,是古印度淨 飯王的太子,後出家修行,在菩提樹下證道。成為大徹大悟的覺者,是佛教的創始人,被佛弟子尊為“世尊”、“本師”等。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在於表達對佛陀的 尊敬、感激與懷念。去染成淨,奉獻人生,覺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
  二、供養佛、菩薩一定要燒香嗎?
  不一定。供養佛、菩薩方法很多,通常用鮮花(表因)和水果(表果),如果條件不具備,僅供一杯清水(表清淨平等)也行。但是,絕對不用酒肉來供養佛菩薩。通常用“香、花、燈、塗、果、樂”六供養,其中之一均可。
  三、燒香的含義是什麼?
  第一、表示虔誠恭敬供養三寶,以此示範接引眾生。
  第二、表示傳遞資訊於虛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寶加持。
  第三、表示燃燒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門弟子無私奉獻。
  第四、表示點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喧、癡”意,佛並不嗜好世間大香貴香,但卻喜歡佛弟子的戒、定真香。

  四 有人一定要燒香怎麼辦?
  寺院是公共活動場所,一般會限制燒大香,加上節假日人流量多,燒大香稍為不慎就會灼傷他人,濃煙滾滾,不利環保,也易引起火患,如此,求福不成,反造無邊罪業。一定要燒大香的信眾,可將大香交給寺院管理人員,同意安排焚燒,焚燒時,寺院�的法師也會為你們祈禱。
  五、燒香禮佛應當許什麼樣的願?
  燒香禮佛時應當心地清淨,果能一塵不染,獲福無邊。若要許願,當放棄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念頭,發利益社會、利益眾生之大心願,則功德無量。佛經上講“禮佛一拜,滅罪河沙;念佛一聲,福增無量”是也。
  六、禮拜佛菩薩,上幾支香為宜?
  上三支香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無漏學;也表示供養佛、法、僧常住三寶。這是最圓滿且文明的燒香供養。上香不在多少,貴在心誠,所謂“燒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誠心”。
  七、寺院�供的佛菩薩很多,給每個佛、菩薩都要燒三支香嗎?
  不一定。一般在大雄寶殿前上三支香就行了,其他各殿合掌禮拜,效果是一樣的。當然,也可以按照寺院的規定,根據寺院香爐分佈的情況自行決定,但每個香爐中不超過三支香為宜。
 八、把點燃的香拿在手上拜佛正確嗎?
  不正確。把香點燃後應插在香爐中間,第一支香插在中間,心中默念:供養佛,覺而不迷;第二 支香插在右邊,心中默念:供養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邊,心中默念:供養僧,淨而不染。上完香後,應對佛像,肅立合掌,恭敬禮佛。現在有人將一把香 點燃以後拿在手上拜佛,既可能引起火患,燒傷他人或自己,也容易燒壞拜墊和器物,更造成濃煙滾滾,汙染環境,危害健康,實在是不文明不如法。
  九、什麼方法供養佛菩薩功德最大?
  佛經上說:“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第一。”所謂法供養就是佛經上的教導,如理如法受持誦讀,自行化他,為人演說。即在日常生活和待人處世中:“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潮End
男爵 | 2012-4-25 22:06:05

的確值得注意啊,信則有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