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285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汽車報馬仔
威爾斯親王 | 2012-5-2 08:13:07

電動車新可能 無線充電系統

【 汽車頻道 testaR 】

以目前的實際狀況而言,電動車的最大弱勢之處,應該就是沒有彈性的行駛里程與動輒上看數小時、甚至十數小時的能源補充時間;在過去幾年,許多車廠與汽車工程人士,都在積極研究能夠克服相關缺點的新技術,包含可更換式電池、電離子溶液,都是熱門選項。

在這幾個星期,無線充電系統則突然以黑馬之姿,成為熱門話題,並佔據許多版面,包含Mercedes-Benz與Nissan等大汽車集團,也都表示相關技術已經得到突破。

Infiniti的無線充電技術已經有相當水準,並積極朝實際應用方向邁進。

無線充電系統的理論,在於先利用電力經過線圈,在產生磁暢之後,再經由裝置在車上的線圈,反向吸收磁場在轉換成電能;如此一來,就能夠讓電動車不必經由電線也可以進行充電。

然而就實際應用而言,定點充電的意義並不大,耗費的時間也要相當久,因此美國的能源公司Energy Dynamics Lab(EDL)也開始研究動態的無線充電系統;根據最新資料,相關的理念是在地表鋪設大面積線圈,並讓電子車輛在經過時能夠感應,達到一邊行駛、一邊充電的效果。

定點無線充電的研究已經有相當長一段時間,而動態無線充電的時代也已經在不遠處。

當然很多人一定都已經想到,這個系統的最大問題就是建構費用;根據EDL的估算,每英里(約1.6公里)充電路面的花費,依照實際環境的不同約需要1~5百萬美金(約3000萬~1.5億台幣),也由於價格相當高,因此要由私人企業建造的可行性並不高,未來將可能建議先由都會區政府試建,並評估是否具可行性。

只要台電員工過得好,就是全民的幸福,就算大家多花錢、風力發電系統都故障,又算得了甚麼?

這個問題說到底還不就是美國人太窮又笨,我們拿國內高速公路通車長度372.7公里為例,就算蓋滿單線也不過373億,加一條回程總共也才746億,這種花費對習慣天文數目的我們而言,根本是小兒科,更遠遠低於公家機關的燒錢能力;至於財源更是簡單,把「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重新排列一下,變成「用之於民,取之於民」,把高速公路收費漲一下價也應該,只要公家機關吃飽穿暖最重要,一般人民苦一點,適應一下就好了。

此文轉載於Channel-Auto汽車頻道網站
http://www.channel-auto.com/cars/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