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性價比?Performance/Price是也,值此Performance可不一定必然當作性能而已,空間、配備等任何讓人可以覺得大碗滿意的部分,都能夠拿來列為分子。很明顯的,全新上市的Tobe M’way 1.8試圖以高性價比做為突破重圍的依歸,成功否?看下去知分曉。
Tobe又出新車了!這回的M’way賣的不再是可愛,打著〝優質•平價•力抗高物價〞的旗幟,淺顯易懂地提出令當下每個消費者都會心動的口號,誘不誘人?開過才知道!
大碗滿意
油電、物價高漲,日子卻還是得過下去,看準理智消費的新平經濟主流,由裕隆酷比最新推出的M’Way 1.8決意走自己的路,運用裕隆集團向來拿手的配備戰術,打算以更廉宜的價格與超越對手的規格,進攻早已白熱化的國產中型房車市場。
與過往M’car與W’ car相同的,M’way依舊沿用來自中國吉利品牌帝豪EC7的基本架構,大碗滿意是其賣點,這輛外觀看起來走中庸路線的四門房車,有的是4635 x 1789 x 1470mm超越同級對手的寬大尺碼,2650mm的軸距也頗為搶眼,總的構成了頗為寬闊的乘坐空間;車頭沒有太多什麼其他車的影子,車尾正面則讓人略有W221 M.Benz S-Class的想像,全部兜起來,不能教人驚艷,但也不致落人口實。
後座相當寬敞,長腿美眉坐進去仍闊綽有餘。 |
車艙中是精彩之處,滿滿的配備容後再議,先入眼簾留住印象的卻是大面積軟質中控台上半部,很稀奇嗎?對於這個等級車款來說的確是,配上其餘類金屬塑料飾件與皮革座椅,呈現出的質感其實在水準之上,不過這僅止於放眼望去而已,若眼尖者與筆者同樣愛找麻煩,會發現關於細節的修飾與塑料射出的毛邊處理得並不完美,不過這倒也無妨,這個等級國產車不管甚麼品牌,沒有一輛這部分讓人滿意的。
行李箱足有680公升,而且開口頗大方便取置物品。 |
配備取勝
剛剛說了M’way車內空間不小,坐進後座更加肯定這點,如此一來對於這款車原本所設定的小家庭客群目標確實有著程度以上的吸引力道,除卻這部分之外,行李廂空間也是Tobe所驕傲的部分,高達680公升的容積,足以撂倒一竿更大尺碼的房車。
Wifi多媒體聯網系統很炫,但需選配,而且不算好用。 |
而配備的齊全程度同樣是M’way的強項,舉凡安全部分如ABS、EBD、防盜系統與六氣囊、晝行燈(後兩者為高規車款才有),甚至恆溫空調、電調駕駛座或真皮座椅也在全車系或高配車款上看得到,最炫的還有Wifi聯網多媒體影音系統(需加價選配),這套採用封閉式Android平台的系統,可再選配倒車顯影、衛星導航與數位電視,並可以智慧手機做為熱點連上網路,唯一可惜的是僅能使用預載APP而無法上Android商城自行下載喜歡的APP使用,而且介面跑起來不算很快很順。
內裝質感有水準之上,可惜細部修整不夠完美。 |
關於動態
M’way有著1.8升直四動力,帳面上137匹最大馬力與17.5公斤米扭力稱得上漂亮,不過遲至4200轉才能發揮最大扭力,則多少令人對加速力道感到猶疑。
發動引擎,這款新鮮的國產房車一如發表時所強調擁有優異的怠速靜肅性,第一印象教人欣喜,不過開始踩踏油門加速,由CVT無段變速箱與引擎所共同合奏的運轉聲響,則顯得有些粗糙黏滯感受,加速力道也不比日系對手輕快,但仍堪稱順暢協調。
1.8升動力足敷使用,但不算輕快迅捷那種。 |
整體而言,M’way所呈現出來的動態調性不是會讓我們不喜歡的那種,裕隆宣稱,來自荷蘭的PDE底盤調校團隊替這輛前麥花臣後拖曳臂設定的房車注入了歐系車磐石般的基礎,在市區顛簸路況下,減震效果不差的懸吊足以化解大多數由路面所傳導上來的不適,而車行至彎道,相當明顯的阻尼支撐性卻是優於多數同級車款,側傾不會過於明顯,彈跳也不會太過嚴重,除了方向盤轉向手感稍嫌輕浮與些許違和感外,總括來說還算不錯,循跡反應並不輸給日系對手們,而且頗容易掌握。
M’way的動態反應與同級對手相較還算不錯,不拔尖也不墊底。 |
經濟導向?
此文轉載於Channel-Auto汽車頻道網站
http://www.channel-auto.com/c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