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汽車報馬仔
威爾斯親王 | 2012-6-16 09:13:51

觸控世代汽車控制模式 利弊得失獨家揭秘

【 CARNEWS carnews 】

2010年以來在消費性電子市場上的最大創新,恐怕非蘋果電腦推出的iPad平版電腦莫屬,2011年全球共有超過4000萬台iPad售出,連帶也掀起了一股「觸摸控制」狂潮,現在這股趨勢也吹到了汽車產業!許多車廠正在重新設計其中控檯使用介面,希望能夠仿效iPad提供更簡易、更便捷的使用體驗,不過美國高速公路管理局卻提出了警告。

在不久的將來、汽車中控檯是否將進入「觸控時代」?上個世紀90年代,汽車專家相信未來車輛內將充斥著開關與各式儀錶,最明顯的例子就是GM推出的電動概念車EV1(車內可比噴射客機駕駛座)。當時的研發人員顯然沒有料到科技進步的速度是這麼的迅速,我們的下一部車內如果沒有任何一個開關,我們實在也不必對此感到太過訝異。

蘋果電腦創始人Steve Jobs掀起了消費電子產品的「觸控革命」。

汽車中控檯控制革命即將到來

沒有人能夠否認,iPhone / iPad的出現讓人類「對該如何使用電腦」有了重新的思考。即使它們都不等於電腦PC,但iPad提供了一種更為流暢、更為強大也更為直觀的使用體驗,更整合了方便易用的行動上網服務。使用者可通過手指在觸屏上的敲擊滑動等操作完成複雜的工作,就像鋼琴家彈鋼琴一般。

革命性的人機介面創新推動了其銷量的快速成長:iPad不但是人類歷史上最快達成 100 億美元銷售額(2011 年 1 月完成)的消費性電子產品,預估2012年 Apple iPhone和iPad的銷量將分別達到1.164億台(較2011年約成長2000萬台)和5460萬台(較2011年約成長1640萬台)。

當人們手上的iPhone智慧型手機可以用手指觸控,許多人好奇為什麼汽車不行呢?汽車製造商們正計畫大量推出「新一代儀錶板」,這些儀錶板將採用觸控式螢幕和觸控板來取代傳統的按鈕和開關,並且用各式3D圖形介面代替傳統的2D顯示方式。這種過去設計用在電玩、手機和電腦顯示的科技現在被用於有四個車輪與皮椅、重量超過兩噸的機械。

平時使用手指滑動進行播放音樂與行動上網等多種操作功能的消費者希望其愛車也能跟上科技發展的腳步,車廠也展開了大範圍的實驗。

車廠測試觸控功能已有一段時間

儀錶板對汽車與駕駛人的重要性不言可喻:不論是車輛行駛狀況、車身系統檢測等一切駕駛時所知訊息都來自儀錶板。可惜的是我們的電腦從單核進步到雙核時代,儀錶板的進步卻遠遠落後。

所幸情況即將改變:過去習慣於從熟悉的閃燈和圓形刻度儀錶板上獲取車輛資訊的駕駛人不久將從汽車製造商研發的新型行車資訊系統中受益,這些系統更加靈活、也大量利用電腦液晶顯示幕,不但可以導航、連接網際網路及你心愛的iPhone,甚至連當今最流行的「觸控螢幕」技術都已經納入其中。

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的普及讓「行動上網」成為你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汽車駕駛人希望能夠在駕駛時透過行動網路與外界溝通其實也不讓人意外,還有人建議在車內裝備可以無線連接Facebook以及MySpace等社交網路系統。

Ford車廠發表的Sync Destinations應用程式與Toyota車廠推出Entune系統,以及韓國車廠Hyundai所推出了帶有語音啟動網路流覽功能Blue Link系統:不但可以直接連上Twitter等社交網路發送短信和電子郵件,父母也可通過家中電腦追蹤車輛駕駛路線、方便瞭解子女的駕車狀況。前述服務都可說是受到iPhoneiPad潮流影響所出現的產物。

人類進入了工業革命後,人機介面(Human-Machine Interface,HMI)成為了你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人機介面指的是與使用者操控硬體設備的方式,介面可分為Input(輸入)與Output(輸出)兩大類,凡舉早期的旋扭、按鈕到Apple iPhone手機的多點觸控螢幕都屬於人機介面的範疇。

觸控螢幕雖然是發展趨勢,但將之放入車內的研發過程卻走得不輕鬆。2004年Audi工程師首次開始試驗有「字母識別」功能的觸控螢幕系統,到2006年該廠已推出可靠的原型產品並邀請部分豪華車車主在紐約州對該原型系統進行試駕。當時Audi的觸控螢幕位於中控檯上一小塊長方形區域,可識別駕駛人用手指在上面所寫出的字母。後續的改良版本觸控螢幕系統通常有多個功能表或虛擬鍵盤,駕駛人還可透過敲擊螢幕來執行打開收音機或導航系統之類的功能。

2011年全球共有超過4000萬台iPad與8000萬台iPhone售出,連帶也掀起了一股「觸摸控制」狂潮。

測試過程中Audi工程師和研究人員向Audi A8、BMW 7系列或者Lexus LS系列等車主解釋觸控螢幕系統。在Audi負責車內座艙設計的工程主管Werner Hamberger指出,這項測試之前95%的受測者都表示更偏愛觸控式螢幕,但是在用過了觸控板及使用手指書寫字母後,95%的受測者都反應他們更喜歡觸控板,研究人員發現這個轉變很讓人吃驚!

Audi內部員工及供應商都相信在未來幾年內,觸控板技術很可能用於Volkswagen和Audi各個車系內。而Ford集團也正在Lincoln和Ford車型內應用觸控螢幕技術。Ford並不提供類似Audi的手寫辨識系統,但使用觸控螢幕來代替傳統的機械按鈕和開關。例如駕駛人可用指尖橫掃觸控螢幕顯示區域來控制車內空調系統的風速,另外如果想改變車內環境的燈光,車主可以點擊螢幕上顯示的各種顏色。

觸覺控制與使用安全將成未來關注重點

在逐漸習慣使用智慧型手機和iPad平板設備等設備之後,平時使用手指滑動進行播放音樂與行動上網等多種操作功能的消費者,希望其愛車也能跟上科技發展的腳步。前述呼聲已經得到汽車零件供應商的重視,全球大型汽車零配件供應商TRW(天合)近日推出了搭載先進手寫識別軟體的新型電容觸控面板,可幫助駕駛員和乘客操控各項車載功能。研究顯示在車內應用手寫識別系統將比應用數位字母鍵盤減少78%的錯誤操作。單一觸控功能還能用來撥打行動電話、使用導航系統、以及調整收音機等功能,取代原先大量的硬體按鍵。

即使是在汽車產業,iPad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儀錶板與行車資訊系統與「觸覺控制(Control Haptics)」息息相關,觸覺工程是研究關於觸覺感知的精密科學、其目標卻不僅只要求讓駕駛人感覺舒適:還必須與人體工學及操作工學相輔相成,車上每一開關的外觀大小、壓觸或旋轉的力道及回饋、打開或關閉後的動作(聲響、燈光閃爍)是否適合? 消費者從觸摸車身外的鈑件開始,接著或試握方向盤與中央扶手、或試坐電動椅;這些都是重要的觸覺體驗,「觸覺工程(Haptics Engineering)」在汽車設計中佔有特殊地位的原因也不言而喻。

當駕駛人按下一個開關時,他們希望得到清楚的反應顯示這個功能已經被啟動。若在大面積、堅硬的中控檯面板上配置小型的軟質塑膠按鈕,這會讓視覺與觸覺的觀感不一致(看起來質硬、按起來質軟),這也不是恰當的設計。減少駕駛人在操作時的困難與複雜程度,讓車主越少迷惑的操控方式、就是越好的操控方式,因此仔細分析駕駛人的操作流程也很重要。

觸控螢幕雖然是發展趨勢,但將之放入車內的研發過程卻走得不輕鬆。

許多人都曾經一邊在高速公路開車時一邊還可以發簡訊。但隨著無線網路越來越進步,人們會發現他們能在車上做的事越來越多了:瀏覽網路、閱讀回覆電子郵件甚至使用及時通信軟體。雖然多數網路應用並非設計給駕駛人(而是乘客)使用,但隨著越來越多的由於駕駛人分心於無線網路應用導致的意外,交通安全人士正在大聲疾呼有關單位正視這個未來可能十分嚴重的問題。

就算是以易用性著稱的iPad平板電腦在一手握方向盤、一腳踏在油門上的情況下操作也並不安全。美國聯邦安全管理人員也不斷發出警告,在每小時70英哩的速度下操作設計不當的影音娛樂系統可能造成不小的風險。過去兩項研究檢驗了車禍中傷者的手機通話記錄,其結論是當駕駛人在講電話時發生嚴重撞車的幾率是平常的四倍。

NHTSA(美國國家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官員已經開始研擬該領域的設計指導方針:包括任何任務不應要求駕駛者將目光偏離路面超過15秒等規定。未來車廠計劃使用在擋風玻璃上投射的螢幕以減少駕駛者偏離路面的時間。汽車製造商很清楚各國交通監管單位越來越擔憂「車內資訊系統導致駕駛人分心」的問題,不論是使用中控檯上的按鈕或是駕駛人讀取並且敲擊螢幕的觸控式螢幕系統。

Audi研發工程師指出他們在駕駛模擬器中所做的測試有一半都是為了解決「駕駛人分心」的問題。但汽車製造商還是將充滿圖形的螢幕和複雜的娛樂資訊功能視為未來產品的標準配備,特別是對於高級車市場。

未來儀錶板將採用觸控式螢幕和觸控板來取代傳統的按鈕和開關,並且用各式3D圖形介面代替傳統的2D顯示方式。

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的普及讓「行動上網」成為你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汽車駕駛人希望能夠在駕駛時透過行動網路與外界溝通其實也不讓人意外。

透過新的控制方式減少開關數目一直是汽車工程師的研發重要目標。

2004年Audi工程師首次開始試驗有「字母識別」功能的觸控螢幕系統,到2006年該廠已推出可靠的原型產品並邀請部分豪華車車主在紐約州對該原型系統進行試駕。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a4081
子爵 | 2012-6-17 06:53:03

推!是為了讓你分享更多
每天上來捷克果然是對的 繼續去挖寶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