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中大型房車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事情,就是Audi RS、M-Benz AMG、BMW M-Power在旗艦車款上的角力戰,它們把大馬力引擎植入讓這些超級房車各個有著驚人加速力,就算遇到純種跑車都不惶多讓。而在近期的道路惡獸列傳中,最新推出的M5絕對是一大焦點,除了雙渦輪動力與雙離合器變速箱帶來的豪強性能外,其在操控上注入的技術更是一絕,使此車的控制性完全凌駕於對手之上!
M5高性能藝術
RS6、E63、M5的存在意義不僅是車廠的顏面之爭,它們更是滿足低調人士追求極上快感的「玩具」,而M5尤其對於重視操控的玩家有著絕對尊崇地位,雖然它是一台五米大車,但底盤控制性可完全跟上動力的腳步,這點正是其最迷人之處!
外型上M5流露出一種內斂的霸氣感,在經典的鯊魚鰓、外擴輪弧、Power Dome引擎蓋配上全車包圍與鴨尾後,整體可謂散發出濃厚的高性能氣息。特別是那四出大口徑排氣管與19吋大腳並展現出強大的魄力,基本上它就是房車中的惡獸,不容對手隨便挑釁!
承襲5系列房車的內裝架構更加有高性能風味,同時注入科技化的操駕介面。 |
跑車化座椅支撐與包覆性俱優,兩側也可進行夾緊度調整。 |
科技化操駕介面建構
M5的內裝雖然仍建構於一般5系列的基礎上,可是原廠在加入大面積鋁質飾板、全電動桶型座椅、附鋁合金大型換檔撥片的三幅跑車方向盤後,一股高性能的氛圍也油然而生。在此之中,M5的科技精髓可說展現於中控台總成,其排檔座周圍除設有引擎反應、避震器軟硬、方向盤動力輔助強弱、循跡控制與換檔模式的調整按鍵外(以上作動可由轉速錶下緣圖例觀看),當按下方向盤左側的M1或M2鈕之後,也能立即進入預設的整合戰鬥狀態,這意謂著車主其實有著三種行車選項,可自在的面對各種場合需求!
設於方向盤上的M1、M2按鈕便於駕駛隨時進入戰鬥模式。 |
儀錶板除導入油溫、檔位等顯示且錶底更高外,轉速錶下緣也有引擎反應、避震器與轉向輔助的調整作動指示。 |
值得敘述的是,這M1、M2按鈕乃連動M-Drive系統,駕駛可操作整合旋鈕進入中央螢幕設定懸吊、動力、方向盤輔助、換檔、循跡防滑、HUD抬頭顯示器等分類。而除了循跡防滑與HUD以外,前四種項目都有Comfort(Efficient)、Sport、Sport Plus三種調整範圍,其循跡系統並設有最小限度介入的MDM模式,同時HUD增加含車速、轉速的全彩畫面,這樣的設計真是有駕馭飛機的感覺。
兩種模式的M-Drive可調整相關動力、懸吊、轉向、換檔、防滑與抬頭顯示器的設定,為整合式性能控制的最新技術。 |
M5的轉速與時速上升極快,所以這樣的抬頭顯示器絕對有其必要性。 |
渦輪基礎下的M原味調校
過去M-Power引擎是以多喉自然進氣高轉速設定聞名,不過在環保法規的牽制下,從X5M開始也轉投入渦輪的行列,而M5的動力架構仍然是以X5M的4.4升V8 TwinPower Turbo心臟為基礎強化,它具備交錯式排氣歧管與兩顆雙渦流渦輪,並搭配了Valvetronic氣門揚程可變與HPI缸內直噴。其厲害之處則是能在6000~7000rpm輸出最大560hp馬力,高達69.3kgm的峰值扭力更可保持於1500~5750rpm,這樣一來幾乎在各種狀態下都能暢快加速,配合M DCT雙離合器七速自手排變速箱之後,0~100km / h只需要4.4秒,解除電子限速要直上300km / h亦輕鬆愉快!
4.4 V8雙渦輪心臟,可於600~7000轉爆發560匹馬力,其位置並有相當程度的後移。 |
發動M5的V8 Bi-Turbo強心之後,馬上伴隨而來是低頻的咆哮聲,不過由於此車的隔音太好,實際上路後其實聲浪並不足以讓人熱血沸騰,但車外的路人可是會聽到那震撼力十足的音爆,知道這是一台不好惹的猛獸。附帶一提的是,在排檔操作上M DCT變速箱的思維是參照手排,因此它沒有P檔只有N檔設計,D檔狀態也不會怠速蠕行,而在D檔行進時M5的換檔順暢度和一般雙離合器自手排無異,這代表了能夠舒適的在市區駕駛。
模擬手排的M DCT變速箱極具性能特色,一旁並有著防滑、動力、避震器與轉向輔助的快速設定鍵。 |
雖然現行M5已是渦輪車的身份,但此車開起來並無Turbo作動的感覺,簡單說就是沒有遲滯或突兀的加速感,一切就像自然進氣般的線性、順暢,而且它仍保持了高轉速的特色,所以也沒有失去M-Power的原味。由於馬力、扭力充沛且動力帶寬廣之故,M5只要輕踩油門就能快速前進,要是大腳油門下去的話,轉速上升之快與力道之強則已是賽車級的水準。而駕駛M5想體驗樂趣快感當然要使用手排功能,此刻若調整變速模式至最高的第3段,那麼換檔反應亦更快、更富衝勁,同時退檔幾乎不會有所限制且會隨之墊補油門,競技感之濃厚讓人印象深刻。
M5的加速震撼力十足,而且其輸出調校極為線性,沒有失去M-Power的原味。 |
車室非常安靜的M5,拉轉到底時終於能聽到高亢的排氣音,手排模式下拉到7200轉斷油只是瞬間的事情,接下來就是頻頻換檔且窗外景物霎時模糊,這樣的加速性能真是過癮,如果再使用賽車起跑功能的話,肯定又會更為震撼。
四出排氣管聲浪也很兇猛,但由於車內隔音優異對駕駛者來說有些可惜,除非要油門到底才會有所感受。 |
同級車中最佳操控展現
在強悍的加速力之下,M5操控亦能跟上動力的腳步,這要拜前加寬、後縮短輪距與均衡的車身配重所賜,同時DDC電子避震器與M款主動限滑差速器要記上一筆功勞。車身大一個尺碼的M5,轉向方面當然不如M3那樣極度俐落,但它絕對是同級車中最銳利的一台,此車盡管既寬又長,且動力相當驚人,可是其在山路上的控制並不困難,筆者嚐試加著油門過彎,這M5也只是輪胎尖叫一陣朝著既定路線前進,過程中並可感到後輪會隨之稍微外甩使整體更為靈活,這容易掌握的動態確實使人非常好上手,總之不論穩定或敏捷性,M5都不會令車主失望!
電子懸吊設於第二段Sport模式最適於一般人駕馭,Sport Plus太硬會影響出彎循跡性。 |
至於M5的三段可調電子避震器,其第一段的舒適性還相當不錯,而調至第三段已非常堅硬與改裝版差不多,個人認為第二段則較容易與路面服貼,大概要真正的高手才會將第三段用至出神入化的境界。其實談了這麼多M5在操控上投入的設計,倒不如來看看其基本面的搭配,像是本車在19吋圈胎內,所用上的前6活塞卡鉗組合400 / 396mm浮動碟盤,就足以說明高性能的內涵!
19吋車輪內有有6活塞卡鉗搭配400mm的浮動式碟盤,對於基本面的講究由此就不難看出。 |
最後,在E63 AMG、RS6(未推出新車仍為舊款)、M5這三部頂尖超房車之中,M5的表現最均衡也最有操駕樂趣,只要進入山區路段就完全是它的天下。M-Power在動力之前,永遠都會把操控性擺在第一位置!
M5的動態完全可在駕駛人的掌握之中,它雖然暴力卻也非常容易控制。 |
Yahoo!奇摩汽車觀點:給對手出了難題
這一代M5真是現今超房車中的極品,它成功讓560匹的大馬力可自在控制,就是件難能可貴的事情,這一點也繼承了歷來M-Power的傳統,因此實在很難想像其他兩位對手要如何迎戰M5?
BMW M5規格諸元
引擎型式:4.4升V8 DOHC 32V+Bi-Turbo
最大輸出:560hp / 6000~7000rpm、69.3kgm / 1500~5750rpm
變速驅動:雙離合器7速自手排、前置引擎後輪傳動
懸吊型式:前雙A臂、後多連桿
輪胎尺碼:前265 / 40R19、後295 / 35R19
煞車系統:前6後單活塞+400 / 396mm通風碟
車體尺碼:長4910 / 寬1891 /高1546mm(軸距2964mm)
車身重量:1870kg
加速性能:0-100km / h 4.4秒、極速250km / h
建議售價:689萬元
詳細規格配備請見(新車展示~2012 BMW 5-Series)
■ 歡迎到Yahoo!奇摩汽車粉絲團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