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295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遊魂
大親王 | 2012-8-12 19:59:19

 在培養孩子過程中,擁有4個寶盒,不但能加強與孩子的溝通,而且讓家長和孩子有一種「做遊戲」般的快樂。
  
  ◆優點寶盒將一個小紙盒做成禮盒狀,留一處開口,盒上書寫4個大字:「優點寶盒。」每天挖掘孩子一兩個優點,寫下來,放進優點寶盒裡。半個月或一個月後,找一個傍晚,泡壺茶,備碟小點心,和全家人分享孩子的好。並且把孩子在家裡的進步當著孩子的面告訴老師。
  
  比馬龍定律認為:「你用什麼樣的眼光看待孩子,孩子便將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句話點出一個關鍵,父母善於捕捉孩子優點,孩子會變得更討人喜歡。
  
  然而,現在有種奇怪的現象,孩子小時候得到家長很多表揚,隨著年齡增長,得到的表揚逐漸減少。而得到家長批評的情況恰恰相反,隨年齡增長遞增。有的孩子甚至常受到「狂轟濫炸」式的批評。優點寶盒能夠讓家長的表揚堅持下去,也讓孩子的優點長期保持下去。
  
  ◆幽默寶盒做個「幽默寶盒」,把孩子每天的趣事和妙語記錄下來放進去。比如不小心弄壞花瓶,把它記下來放進寶盒。聽到孩子講述學校裡的小笑話,把他自己寫下來,放到幽默寶盒裡。還可以引導孩子一起編幽默故事……
  
  研究指出,成長於幽默家庭的孩子更具有創造力,凡事愛動腦筋,會給煩惱找階梯,替壓力找出口,讓心情好起來——這樣的孩子離成功更近。
  
  ◆猜心寶盒做個「猜心寶盒」,把父母和孩子彼此猜不透的心思和解答放進去。比如,孩子不認真吃飯,你可以往猜心寶盒裡放進一張紙條,寫上:「媽媽怎麼惹你生氣了,媽媽要是做錯了,你指出來好嗎?」這時候,孩子會像做遊戲一樣,特別願意回答你的問題,如果他把答案說出來了,你不是對孩子有了更好的瞭解了嗎?

即使是兒童心理學家,也猜不透兒童全部的心思。借助猜心寶盒瞭解孩子某些行為的背後意思,才能和孩子進一步良好溝通。
  
  ◆創意寶盒做個「創意寶盒」,把有利於培養孩子創意能力的小問題放進去。例如放進一張紙條,寫上:「一逃犯正在一間小屋裡睡覺,公安人員悄悄包圍過去,再忽然破門而入……結果怎樣?」兒子把答案放進寶盒:「有以下可能:逮住了逃犯,逃犯跳窗跑了,逃犯被打死,逃犯沿著挖好的地道跑到馬路上搭車溜了……」
  
  專家相信,未來人才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就是創意,它是一種舉一反三的能耐。這一點的確很難,孩子們現在多半隻能舉一反一,因為我們很少讓他思考、想像,少了獨立的意見,創意便不見了。別以為孩子什麼都不會,只要大人樂於提供機會,他有可能什麼都會了。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comsci + 8 + 8 感謝分享加分獎勵!

總評分: 名聲 + 8  金幣 + 8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