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zoo2468
大公爵 | 2012-8-13 10:32:23


基於甲乙丙理論的合理情緒療法

合理情緒療法是二十世紀五零年代由埃利斯在美國創立,它是認知療法的一種,因此
採用了行為治療的一些方法,故又被稱之為認知行為療法。合理情緒療法的基本理論
主要是甲乙丙理論,這一理論又是建立在艾利斯對人的基本看法之上的。

  埃利斯對人的本性的看法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 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無理性的、不合理的。當人們按照理
性去思維、去行動時,他們就會很愉快、富有競爭精神及行動有成效。

  2.情緒是伴隨人們的思維而產生的,情緒上或心理上的困擾是由於不合理的、不
合邏輯思維所造成。

  3.人具有一種生物學和社會學的傾向性,傾向於其在有理性的合理思維和無理性
的不合理思維。即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思維與信念。

  4. 人是有語言的動物,思維借助於語言而進行,不斷地用內化語言重複某種不合
理的信念,這將導致無法排解的情緒困擾。

為此,艾利斯宣稱:人的情緒不是由某一誘發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經歷了這
一事件的人對這一事件的解釋和評價所引起的。這就成了甲乙丙理論的基本觀點。在
甲乙丙理論模式中,甲是指誘發性事件;乙是指個體在遇到誘發事件之後相應而生的
信念,即他對這一事件的看法、解釋和評價;丙是指特定情景下,個體的情緒及行為
的結果。

通常人們會認為,人的情緒的行為反應是直接由誘發性事件甲引起的,即甲引起了丙
。甲乙丙理論則指出,誘發性事件甲只是引起情緒及行為反應的間接原因,而人們對
誘發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釋乙才是引起人的情緒及行為反應的更直接的原因


例如:兩個人一起在街上閒逛,迎面碰到他們的領導,但對方沒有與他們招呼,徑直
走過去了。這兩個人中的一個對此是這樣想的:「他可能正在想別的事情,沒有註意
到我們。即使是看到我們而沒理睬,也可能有什麼特殊的原因。」而另一個人卻可能
有不同的想法:「是不是上次頂撞了他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可能就要故
意找我的岔子了。」

兩種不同的想法就會導致兩種不同的情緒和行為反應。前者可能覺得無所謂,該干什
麼仍繼續幹自己的;而後者可能憂心忡忡,以至無法冷靜下來干好自己的工作。從這
個簡單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人的情緒及行為反應與人們對事物的想法、看法有直接關
係。在這些想法和看法背後,有著人們對一類事物的共同看法,這就是信念。這兩個
人的信念,前者在合理情緒療法中稱之為合理的信念,而後者則被稱之為不合理的信
念。合理的信念會引起人們對事物適當、適度的情緒和行為反應;而不合理的信念則
相反,往往會導致不適當的情緒和行為反應。當人們堅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長期處
於不良的情緒狀態之中時,最終將導致情緒障礙的產生。

評分

已有 4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action4567 + 5 感謝分享^^b
savet + 10 感謝分享^^b
paint1489 + 10 感謝分享^^b
oo7tourist + 8 + 8 感謝分享加分獎勵!

總評分: 名聲 + 33  金幣 + 8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1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jongshy
大公爵 | 2012-8-13 22:10:47

甚麼事都正面思考,往好的方面想就對了
同樣的一件事,真的會因為不同的想法而
有不同的結果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幻劍小道 + 6 + 6 感謝分享加分獎勵!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