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體比照日本N組
動力還有提升空間
南台灣知名的改裝廠United聯結汽車在過去多以三菱車系為主力,然而在今年OTGP規則公布之後,便開始著手進行GP2四缸自然進氣組別的廠車打造。針對這個級距,目前合乎規則的最佳車款莫過於八代喜美,然而打造一輛廠車是一件相當耗時費工的大工程,而聯結也曾考慮過購買日本退役的廠車來參加比賽,不過車隊寧願自行摸索來打造一輛屬於自己的作品,就算一開始實力不如人,但在其中所累積改裝經驗的價值絕對超過賽場上的勝負。本車在車體全數拆空、除膠後,便比照日本Super 2000 N組規格進行車體點焊及防滾籠的製作,這點對於擁有多次打造廠車經驗的聯結來說難度不高,不過由於國產八代Civic的車體強度不如FD2或EVO,因此在點焊及防滾籠製作的工作上必須更為注意,例如車體焊點的間距、防滾籠的燒製,都比其它廠車製作的強度都還來得大,這樣才能確保車輛的穩定度與安全性。
動力單元大不同
後續提升見真章
就兩車的打造方式來看,STD這輛廠車的目標相當明卻,那就是挑戰港澳地區的各大賽事,因此在設定上完全朝向規則內允許的最高規格,尤其是在車體與底盤方面都下足了工夫,除了寬體套件不像STD另一輛廠車那麼誇張之外,幾乎都按照同樣的規格辦理。而反觀United的FD2廠車,在製作上來說雖然按照日本N組規格打造車體,底盤上則是沿用本土的改專觀念與套件,像是全套自製的魚眼套件、Summit底盤結構桿以及Apllow訂製賽道專用避震器等,希望藉由打造一輛本土化的S2000廠車來從中獲得寶貴的賽車經驗。
本車動力方面選擇了DC5的K20引擎為基礎,目前暫時先維持原廠設定加上周邊強化,先在7月22日的OTGP進行實戰演練,後續還會有更進一步的升級改裝。 |
本車動力採用的並非FD2的K20紅頭引擎,而是選擇DC5上的K20,雖然後者的動力表現不如前者來得好,但是考量到FD2的K20引擎價格比DC5還要昂貴不少,加上日後還是必須針對引擎套件進行大幅度改裝,因此目前暫定這具引擎作為本車的動力來源,在周邊方面則有基礎性的強化,如供油系統、加大歧管、節氣門等,日後還考慮更換高角度凸輪軸來增加引擎效率,此外,為了對付南台灣的高溫,在冷卻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像是基本的大型水箱與機油冷卻器的追加等,這些可都不能缺少。本車在採訪當天可是首度試車,並在OTGP中首度亮相時達到最佳狀態,不過在AAI、STD由國外購入的廠車及D2砸下重金打造的廠車夾殺下,目前United這輛廠車的條件似乎還不足,而車隊表示,在有限的時間與預算內打造出此廠車的條件的確不如對手,但未來還會持續讓這輛車進化,以便為United車隊拿下更好的佳績!
STD廠車同樣依循N組規範在有限的改裝項目當中來強化原廠引擎,來達到更佳的動力輸出反應,而United廠車則是選擇以最簡單的方式,也就是使用原廠DC5上K20A來進行移植,點腦方面則是使用街車改裝最高等級的V-Pro進行調校,United的概念是以OTGP的無限改裝規則為主,並逐步根據每場賽事中不足的地方去進行升級,因此目前也僅只有換上加大歧管與節氣門的周邊性改裝而已。而車手方面,STD的這輛廠車目前並未決定駕駛的車手,先前參加STTCC的目的也只是進行試車調校,因此跑出的成績並不能當作本車實力的依據。而United方面車手則為TRCC年度冠軍車手林沅滸,不過林沅滸對於場地賽事的接觸較少,而且也還沒有駕駛過這輛FD2廠車,實力到底如何就要看兩車在OTGP的後續表現了。
駕駛前方的介面以原廠中控檯進行改造,並保持簡潔的風格,一切都以競技的實用性為主。 |
與D2廠車類似的大型GT白色碳纖維尾翼視覺效果上相當特別,而聯結吳老闆表示功能上都相同,但白色的視覺效果比較搶眼。 |
過去常在廠車上看到的Stack的賽車儀錶雖然算是比較舊款的產品,但功能性在現在看來還是相當好用且價格便宜,因此就繼續沿用下去。 |
中控檯中央為車輛電源開關,左側則為雨刷、燈光等開關,可以注意到本車使用改裝車常見的V-Pro電腦進行調校,對於原廠引擎來說已經相當足夠。 |
賽車椅使用的是Bride輕量化桶椅,搭配上改裝車常見的Takata四點式安全帶,能夠牢牢的將車手固定在車內。 |
防滾籠採用日本購入的鉻鉬合金無縫鋼管,並參考日本N組賽車的形式製作而成,而每處焊接點都特別加強處理,安全性可比照國際規格廠車。 |
這個圓形裝置就是煞車前後分配器,可透過調整前後分配比讓賽車擁有不同的制動特性,這對於高規格的廠車來說可是相當重要的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