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jml123
威爾斯親王 | 2012-9-14 13:28:33

當我將卡內基訓練引入華文世界,最初我上課提出「不批評、不指責、不抱怨」的原則時,我才剛說完,就有學員發言說:「黑老師,應該是四個『不』:不批評、不指責、不抱怨、不可能。」

全班哄堂大笑,但我想此言有理,在華文世界裡,「批評是為了你好」這樣的話常常出現,這句話就像我們大多數人的成長伴侶。

對此,我自己深有體會。我的父親是軍人,從小對我比較嚴厲,在我們犯錯時,他經常會斥責我們。讓我時常想去親近溫和的母親,而非嚴厲的父親。

我的太太李百齡,從小就是傳統觀念中的乖小孩,功課很好。但每次親戚朋友對父母誇獎她功課很棒時,她的爸媽就會回答說:「沒有啦,她哪有聰明,其實她很笨。」父母雖然是為了謙虛,但她卻把他們的話信以為真,一直覺得自己很笨。後來我太太告訴我,在她考上頂尖的台灣大學後,還是覺得自己很笨,還養成了凡事退縮的習慣。

我想,在我們華文世界裡,很多人從小就在批評中長大。當我們是小孩子時,因為不聽話,被父母批評;當我們是學生時,因為考試不夠好,被老師批評;好不容易畢業開始工作,「受氣包」們以為自己可以被平等獨立地對待時,老闆的批評與指責又來了。

從小到大,他們說,「罵你是為你好」、「愛之深、責之切」、「不打不成器」、「棒下出孝子」等等。漸漸地,我們習慣了批評,甚至以為這是構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奇怪的是,儘管批評被父母、老師、老闆視為一件幫助我們成長的事情,但每次當我們被批評時,都不會感到快樂,也不覺得自己在成長。相反的,因為屢屢受到批評,讓我們見人就矮了幾分,當我們長大後,便不是那麼喜歡自己,沒有足夠的自信心。

愛之深、責之切,父母的出發點可能是求好心切。可是,批評貶抑的表達方式卻對孩子造成了傷害,甚至讓他一輩子都會記得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反而造成了反效果。

更可怕的是,孩子也漸漸地長成喜歡批評別人的人,以為只有批評才能解決問題。同時,我們發現,儘管自己很有道理,朋友和家人卻不肯親近我們。

正是因為如此,我尤其認為,在華文世界裡應該更廣為宣導「不批評、不指責、不抱怨」這個「三不原則」。

不批評、不指責、不抱怨看似很難,但藉由反覆練習,還是可以做到的。批評他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人們時常脫口而出,而善解人意和寬恕他人,則需要修養和自制的功夫。每一項優秀的特質,都是經由反覆學習與訓練才能得到,在「不批評、不指責、不抱怨」這項對自己如此重要的技能上,我們當然也要投入足夠的耐心和時間去練習。

作者為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區負責人  黑幼龍
<本文摘錄自商周出版新書 "黑幼龍工作與生活的雙贏智慧"> [轉載]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幻劍小道 + 16 + 16 感謝分享^^b

總評分: 名聲 + 16  金幣 + 1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老M是也
回覆 使用道具
幻劍小道
王爵 | 2012-9-14 15:12:49

華人的一些陋習是應該改進了
因為同樣的教養方法不見得永久適用
所以隨著時代潮流做修改是應該的
這樣才能教育出更健康的下一代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lushen6254 + 6 + 6 恩恩~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lushen6254
大親王 | 2012-9-14 16:27:53

幻劍小道 發表於 2012-9-14 15:12
華人的一些陋習是應該改進了
因為同樣的教養方法不見得永久適用
所以隨著時代潮流做修改是應該的

給與時間空間..再配合有好的資源..


相信您自己即將展翅的孩子..


那啥事好資源勒..!!..



我認為精神上的知識與結交的朋友圈比錢更重要喔^^~



當然..能共用更好囉~{:3_317:}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oo7tourist + 6 + 6 感謝分享^^b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關門放狗
王室 | 2012-9-14 17:07:19

以華人的習慣,

要做到這三不,

確實有其難度,

不過也是思考與努力的方向。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oo7tourist + 5 + 5 感謝分享^^b

總評分: 名聲 + 5  金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oo7tourist
威爾斯親王 | 2012-9-14 20:58:57

本帖最後由 oo7tourist 於 2012-9-14 21:00 編輯


批評  指責  抱怨這仍是根深蒂固華人情結
幾千年的帝制高壓統治的一個封閉社會
也才在近百年看到些許民主的曙光
可惜的嶄露的不算光鮮明艷  華人民主叭數比實在微不足道
因為還是有絕大多數人都還生活在帝制遺毒產物下生存
而學習鼓勵  學習讚美  學習寬恕   那還是近幾十年的事
所以我們都還沒進化蛻變  以完成羽化
一直還在跌跌撞撞中學習摸索前進
還不時遭到周邊不友善的環境排擠
生存也僅只在有限的資源與空間調度
邁向蛻變之路雖在眼前  不過有點晦暗不明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欲走還留
想努力掙脫卻又隨波逐流
而批評  指責  抱怨一直脫洗不了口
甚麼時候羽化成為鼓勵  讚美  寬恕
那才是代表完全掙脫過去束縛
走出自己光明的格局道路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