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年在亞洲舉辦的Lamborghini Super Trofeo,此次抵達了廣東賽車場,而國內Lamborghini總代理也派出了兩輛戰駒參與賽事。
首次舉辦Super Trofeo亞洲挑戰賽的廣東國際賽道符合FIA F3標準,全長2.82公里,擁有可加速至250公里/小時的直線和多達13個彎道。與前三站不同的是,廣東國際賽道跑道相對較窄,而且彎道多而急,這些都給參賽車隊帶來了全新的挑戰。賽道全長2.82公里,擁有可加速至250公里/小時的直線與13個彎道所組成,賽道寬度較窄想要超車並不容易。
Lamborghini Super Trofeo Asia與其他品牌的統一規格賽差異還真大,除了賽事進行規則不同,參與的車手也以初次參與賽車活動的企業老闆為主,搭配職業級車手多以受邀身份出賽,車手積分的競爭意識似乎也沒有這麼濃厚,一輪長達50分鐘的賽程中,必須經過一次進站車手交換,各隊的進站時機選擇,也增添了不少變數。
國內總代理Lamborghini Taipei此站也派出了兩輛賽車參與,分別為車號38的趙一葵/林帛亨與車號36的盧政義/Han,林帛亨與盧政義為國內知名且經驗豐富之車手,藉由過去累積於賽場的經驗,帶著國內Lamborghini總代理大家長趙一葵及車主參與其中,而廣東賽車場並沒有太多舉辦國際級賽事的機會,國內參賽的車手都是第一次下場,賽道熟悉度當然比不上其他中國車手,另外其他車隊邀請許多現役車手,想站上頒獎台還得要碰些運氣。
此賽制採用兩階段測時排位,參加第一階段測時的車手即是第一階段正賽先上場的車手,如果只有一位車手的隊伍,在其他競爭對手進站換手時,也必須進站停留一分鐘,讓賽事維持公平性,進站除了換手之外並不允許換胎,因此50分鐘的正賽也考驗車手保護輪胎的能力。而在第一階段測時賽中,國內首先上場的車手為林帛亨與盧政義,原本預期排位能夠擠進領先集團,第四圈要超越對手時,因對手未注意到林帛亨將從後超越,因此產生了碰撞,賽車前保桿與空氣倒流片受損,緊急進站搶修,也錯失了作更佳單圈成績的機會,而季中加入的盧政義僅是第二次場比賽,車輛性能各方面仍在熟悉,卻已經作出1:19左右的單圈成績,已算跟上主要車手單圈成績的程度,排位分別於第10與第13位,相信季末的兩場上海站賽事應該即可擠進中間集團,取得更佳排序。
第一場正賽開始已近五點,賽程排在壓軸的Super Trofeo正好也是最舒服的觀賽時刻,雖然以體驗賽車為主,正式比賽各車手也是互不相讓,完全不擔心賽車之間的碰撞,我選擇能看到起跑進T1與T2的範圍欣賞前半段賽事,車手方面,除了前幾位職業組車手與Gama彩繪的兩輛賽車,其它國家的車手沒有一位認識,如預期外(原以為碰撞的可能很高)的順利擠過T1與T2,99號C.Charlz與9號R.Ramli順利的帶出領先集團,起跑排位在中段的38號國內車手林帛亨,在大直線底的T1與T2之間,藉由延遲煞車與路線的選擇,成功的發動兩次超車攻勢,雖然久未參與國際比賽,還能保有這樣高昂的鬥志可真不簡單,而賽事經驗充足的盧政義保持著穩定的速度,以完賽為主要目標,因為廣州賽車場賽道超車點不多,大直線底就是較急的彎道,而且賽道含有許多高低起伏,具有一定的挑戰性。
第一階段賽事也因此狀況連連,原本領先的37號車手竟然在T6彎與6號車手一起滑出賽道進入砂石堆緩衝區,22號車手也因為意外事故退賽,原以為99號車完全領先至終點前,號稱馬來西亞最速車手R.Ramli可是相當威猛的從集團末追上,賽事末兩車不斷的近身交戰,沒想到第33圈時,同樣在T1彎道發生嚴重的意外事故,這一撞也讓大會揮出了紅旗停止比賽,賽車撞出賽道外的重大,肯定必須檢討賽道安全設計是否有問題,根據賽則規定,賽會出示紅旗停止比賽後,成績以前一圈的排位記名,也因此出現了撞出賽道外卻仍獲得本站冠軍的特殊現象,這種機率可真是前所未聞。而國內車手表現也不差,非職業組中分別獲得第四與第五位的成績,雙雙順利完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