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越來越小了,地球越來越小了,越來越多的人為了各種原因頻繁的乘坐飛機。只要乘坐飛機,到任何地方都是瞬息可就的事情。然而享受便利的同時,許多人搭乘飛機後也會感到一些不適,比如耳鳴、肌肉酸痛、時差反應等。
2012-8-31 上傳下載附件 (77.87 KB)
現代航空業的發展使得大多數人都習慣了利用飛機旅行
醫學研究證實,在遠距離飛行中長時間坐在狹窄的機艙裡確實可能導致一些嚴重的健康問題。不過有一些危害卻被我們過於誇大了。那麼,經常坐飛機究竟需要注意哪些危害,遠距離飛行會產生哪些問題呢?
1、有害氣體
一位曾在澳洲航空公司工作過的飛行員說,旅客們在呼吸了受汙染的機艙空氣後會變得非常虛弱。因為健康原因停止飛行的飛行員蘇珊•蜜雪兒透露,她之所以得病是因為長期暴露在飛機上的有毒氣體中,她說:“這是航空工業需要長期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
英國航空公司飛行員協會(British Airline Pilots Association)的一位發言人告訴媒體,儘管大多數飛行員認為油氣洩露屬於小概率事故,然而一旦發生,對機上的乘客和飛行員來說將會是一場災難。
2006年以來,英國民用航空管理局(Civil Aviation Authority)報導了包括有毒氣體在內的270起發動機油洩露事件,機油洩露後產生的煙氣會通過發動機進入機艙內。1992年澳大利亞航空公司一次從悉尼到布里斯班的航行中,一名空服人員在吸入了有毒氣體後導致長期的呼吸障礙,她也為此獲得了13萬美元的賠款。
2、細菌傳播
每年冬天,很多乘飛機旅行的人都會擔心,在飛機上長達數小時和上百人一起坐在密閉的機艙內,流感病毒等細菌會不會隨著空氣傳播到自己身上。隨著禽流感以及各種新型病毒的猖獗,這種擔心越來越受到關注。
流感病毒確實會通過咳嗽和打噴嚏在人與人之間進行傳播,不過,研究指出這種傳播只在和病人非常近距離接觸時才會發生。麻塞諸塞州柏林頓雷希診所的馬克•詹德瑞(Mark Gendreau)博士說:“當你進入一個像機艙、地鐵等密閉的空間時,確實有病毒傳播的高度危險,但是飛機有著良好的通風系統,所以是一個比較安全的地方。”
根據專家分析,在飛行中沾到細菌最常見的途徑是接觸不潔淨的桌面、衛生間的門、艙頂行李箱的把手,這些地方都佈滿了細菌和病毒。經過數小時的飛行後痛苦、噁心的感覺其實與流感病毒無關,而是與艙內乾燥、缺氧的空氣有關。而且,飛機製造和機艙過濾系統的新發展使得飛行變得更加舒適了,也減少了從其他乘客那裡沾染細菌的可能。
通常情況下,機艙裡的空氣每小時完全更新20次,而辦公室則是每小時更新12次。大部分飛機使用醫院級別的高效微粒空氣篩檢程式(HEPA filters)來保證空氣品質,這個篩檢程式可以把99.97%的病菌以及病菌傳播所依託的大氣塵粒過濾掉。另外,機艙每隔7排就有一個獨立的通風設備,這意味著你僅僅和7排的人分享氣體。
此外,新一代飛機將使用合成材料建造(碳化纖維加固的塑膠),這種材料不僅能減輕高空病,而且能緩解眼睛的灼燒感和飛行過程中的鼻腔堵塞。2011年投入使用的波音787客機和即將面世的空中巴士A350都引進了新的技術,使得機艙內的空氣更加濕潤、壓力也比過去小得多。
3、宇宙輻射
我們通常所指的宇宙輻射是來自太陽以及其他星系的低能光子輻射,它會導致人體分子、細胞、組織結構受到損害。地球上的大氣層可以阻擋一部分宇宙輻射,但是宇宙輻射會隨著高度的增加、飛行時間的加長而增多。因此很多旅客擔心乘飛機會受到更多宇宙輻射的危害。
2012-8-31 上傳下載附件 (33.78 KB)
一架波音737-300客機正在飛行
一般情況下,所有人在海平面高度上都會受到背景輻射(background radiation)的影響,這些輻射來自於當地的環境、食物、水、建築材料、醫療曝光等。大量的輻射肯定會帶來危害,但是在飛機上接受的輻射量其實是非常低的。
根據澳大利亞輻射防護與核安全機構(The Australian Radiation Protection and Nuclear Safety Agency)測量的資料表明,世界平均背景輻射水準是每年2.4 mSv,飛行員和空乘人員因為職業關係受到的輻射是每年20 mSv,而普通飛機乘客的數值是每年1 mSv,經常乘坐飛機的商務乘客多於1 mSv。但是即使人們大部分的出行都依靠飛機,受到的輻射總量也不會超過職業輻射量。
所以,乘坐飛機旅行的乘客不必擔心會受到更多輻射的影響,這些輻射量和陸地上接受到的輻射沒有太多區別,屬於正常範圍。
4、血栓
深層靜脈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被認為是經常乘坐飛機的旅客最嚴重的健康威脅,雖然它的發生率還沒有達到讓人驚慌的數字。DVT是一種當血液從液態向固態改變時發生的血栓,它會對骨盆和腿部的靜脈造成影響。
血栓有不同的大小和嚴重程度,小的血栓也能造成嚴重的問題;中型的血栓可能造成行動困難、肢體疼痛以及水腫;大型血栓則是需要馬上手術擊碎的致命血塊,這些大血塊會通過血液流動進入肺部,導致肺動脈栓塞和靜脈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靜脈血栓栓塞的症狀包括胸部疼痛、呼吸困難,少數情況下還會導致猝死。
以下一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在乘坐飛機時避免血栓問題:
• 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活動腳踝
• 逐漸把腳從地面上擡起來,然後慢慢放下,腳跟著地,重複幾次
• 膝蓋上舉接觸到胸部,可以單腿膝蓋分別做或者兩個膝蓋一起完成,重複幾次
• 向上舉起手臂儘量伸展,觸摸機艙頂,但是不要過度拉伸
• 向著不同的方向轉動或者彎曲脖子,來做一些頸部的伸展運動
• 儘量避免穿著太緊的衣服,它會束縛血液流通
• 在飛行期間通過喝水和果汁讓自己保持水分
• 避免服用任何形式的安眠藥,它會減緩身體的自然反應
• 可以根據醫囑服用一些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可以減少血液凝結的幾率
• 穿緊密的襪子,避免血液在腿部淤積
5、時差反應
造成時差反應的主要原因是飛機飛行到不同時區時,沒有給身體足夠的時間去適應新的日夜迴圈規律。一般來說,飛行穿越的時區越多,生物鐘受到的干擾就越嚴重。時差反應的常見症狀是頭暈疲乏、失眠、脾氣暴躁、精神不集中、食欲不振等。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緩解時差反應:
• 飛行過程中多喝水,不要喝含酒精和咖啡因的飲料
• 每隔一段時間在機艙內進行適量的小範圍活動
• 如果可以的話,在飛行開始前一晚保證充足的睡眠
• 在飛行開始前和飛行過程中不要過量飲食
• 到達目的地後如果不能入睡,可以做適量運動或者讀一些書
6、暈機
這個小毛病是由於視覺帶來的身體感覺和平衡感發生衝突所造成的,空氣流動也會增加暈機的可能,因為它會導致眼睛內部前庭器官中的液體流動,因而感到眩暈,使眼睛集中在不移動的物體上,就會減少暈機的發生。
小貼士:
• 當機艙外的天氣不錯時,可以向外看看地面、海洋和大氣層,這樣可以緩解暈機
• 可以根據醫生的建議服用防治暈機的藥物
|
|
心態決定選擇,選擇決定人生!你有怎樣的心態,你就有怎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