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2093 | 回覆: 3 | 跳轉到指定樓層
遊魂
大親王 | 2012-10-8 21:48:12

為什麼我們總感覺自己上班的時候效率低下,更糟的是,有時我們感覺自己鬱鬱寡歡,提不起勁。 原來我們犯了5個基本的錯誤。

如今工作不好找,讓人舒心的工作環境就更別奢望了。 客戶群規模不斷縮水,業務需求量不斷下降,固定成本卻居高不下,組織內外交困。 置身其中,每天都是如履薄冰,壓抑的情緒隨時都將自己逼入角落。 但是否這裡面也有我們自身的問題呢?

怎樣才能改變這種局面
人們通常能夠意識到糟糕的飲食習慣會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同樣,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工作中的不良行為習慣也會對我們產生負作用。

人們通常會驚奇地發現大部分的“組織型弊病”歸根於缺乏自尊。 其實,它們屬於人類的行為習慣範疇,大部分人都會不經意被傳染。 結果只有一個:情緒低落,失去工作效率。

讓我們來各個擊破。

自我膨脹
這是一種自我本位的行為,有人會吹噓自己的工作成果或是其管理的組織是如何成為行業領先者的。 而對於受眾而言,這種自我膨脹聽起來更像是不加掩飾的傲慢。 還有一點,這會激發男性管理人員為爭奪企業領導權而產生紛爭。

所有人都搶著表現自己的聰明才智,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自我炒作上,而並沒用於解決實際業務問題。 悲哀的是,這種“我的聰明無人能敵”的態度掩蓋了潛藏著的不穩定因素,讓個人或組織都很難真正去思考自身如何變得和所吹噓的一樣出色。

遠離這些傢夥,並提醒自己不要和他們一樣。

陷入人際關係的泥沼
當我們過於在意不論何時都要取悅其他人時,便很容易陷入人際關係的泥沼。 你經常會聽到別人這樣問,“這樣做你還習慣嗎?”或是“對這個決定大家都還滿意嗎?”

這種行為純屬多餘,因為在現實決策中都是眾口難調。 而且那些對當下決定不滿意的人通常大權在握。 這種情況往往會讓組織僱員無所適從。

人際關係的泥沼在組織裡很常見,特別是當經理認為他的下屬需要被關照時就會發生。 經理為自己的體貼周到而感到自豪,但其實,他們的行為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自身的價值感受。

能自己獨立做決定時無須徵詢他人意見。

習慣怪罪別人
這肯定不是新現象了,然而我們有可能都遇到過這個情況。 這種審判式的習慣著重於強調過去的事,既拖延了我們找出差錯是如何發生的,也阻礙我們找出今後如何避免重蹈覆轍的良方。 當我們責怪他人時,實際只是為自己找回顏面。 現實中的一些情況 ​​下,當我們需要對某個錯誤負責任時,我們轉而責怪他人,結果只會使自己無法發現自身的不足,而別人也會依此效尤。

當責怪他人時,想想你是不是也有責任 。

受害者心態

受害者心態如今越來越普遍,特別是當我們面臨問題時不是專注於如何協作解決問題,而是開始怨天尤人。 對於有受害者心態的人而言,生活簡直太艱難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大多都會選擇逃避。 有時,受害者心態在製度嚴格的行業內似乎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因為此類行業裡要達成任務的確難度很大,但“我辦不到”已經成為有受害者心態那類人經常掛在嘴邊的時髦語。

如果覺得力不從心,請直接告訴你的老闆 。

只說不做
看到這一條,也許你笑了,因為這已成為許多組織的普遍現象。 概括而言,這裡指的是我們對於事情只是分析和指手畫腳,卻並不捲起袖子去做。 這和公共場所禁菸類似,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有研究證明吸煙有害,但立法來支持公共場所禁煙卻​​是近些年的事。

只說不做在工作中體現在很多方面。 例如,人們會糾結於所謂的程序而忽略如何最終達成目標 。 領導者往往強調問題所在卻並不為解決問題付諸行動。 在組織僱員看來, 管理者總是反複思考組織的新構架,而完全沒有意識到很多問題都存在於他們的商業模式或職業行為之中。

停止空談,開始行動,至少這會給你一些成就感。

難道這一切都源於自尊
想要擺脫這些弊病的關鍵方法就是提高我們的自尊心並擁有一種強烈的自我意識,這種意識與薪水的多少或做事的結果無關。 如果你想提高自尊心,那麼就得將你“自己”和你的“工作表現”加以區分。 你“自己”只關乎你如何評價自己,而你的“工作表現”只是你所做的事情。

表面上來看,這是一個簡單的心理上的區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面對批評時,仍能保持將兩者區別對待就得接受考驗了。 如果你能一直堅持區別對待兩者,那麼即使遭到批評,你也不再會一味採取心理上的防禦態勢。 同時,你能對自己感覺良好並提升自己的工作成果,這無論是對你個人的事業 ,還是對組織都有所裨益。

不僅心理上做區分,還有很多實際的事情可以做。 當碰到有受害者心理的人正發牢騷而不願意為事情負責時,或碰到有自我優越感的人正在責備時,我們可以通過以下簡單辦法來化解。

1責備或正準備責備別人前請先冷靜思考 。 比如,你可能因為某人沒能按你的要求達成目標而感到生氣,但不妨先想想自己的要求是否如自己認為的那樣清晰。

2問自己能否對事情有所貢獻。

3記下自己在今後可以如何改進,並確保自己下次能按改進計劃執行。

4不管它,繼續工作!

如果你在意自己的健康 ,你會希望身體中每個細胞都健康 。 那麼同理,組織的健康則意味著讓每個人都能在工作中充滿活力。 每個人都有潛力為組織的環境做出貢獻,這就要求我們改善自己的心態和行為。 問題並不在於“你對於別人說的怎麼看”,而更多在於“今天你如何能表現得更好”。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oo7tourist + 12 + 12 感謝分享^^b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消遙無名
伯爵 | 2012-10-8 22:16:45

推 是讓你分享更多!!
引言 使用道具
vaporbluely
男爵 | 2012-10-8 22:29:00

思考可以進步,但是太多的思考而缺乏力行 就只會退步。

共勉之

推!是為了讓你分享更多
捷克論壇越來越精彩了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遊魂 + 4 + 4 我很認同+1

總評分: 名聲 + 4  金幣 + 4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yoyoyo0822
侯爵 | 2012-10-9 23:57:07


心理區分?提高自己的自尊心?

不再會一味採取心理上的防禦態勢...

雖然不太懂,但值得一試,感謝您的分享。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oo7tourist + 6 + 6 感謝分享^^b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