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peterwu99 於 2012-12-5 19:19 編輯
薪資不是工作的唯一代價, 企業文化的認同, 成長, 工作環境的感受都是考量的因素, 但是薪資卻是能力的指標, 會讀書, 會發覺某領域的問題, 不代表他是全才, 所以要先看他被錄用的是甚麼工作, 甚麼職位, 薪資水準在那? 才能評估是否被低估, 如果被低估, 那再找可以正確評估他的能力的大型企業, 金子在那裡都可以發光, 不一定要在陸企或外商, 台灣不是也有很多大型企業在大陸嗎? 他沒有去應徵嗎? 沒有被錄用嗎?
還有在文中提到 "畢竟我離開可愛的寶島了,一旦離開踏上了大陸的土地,幾乎就是沒有回頭路的", 我很不解, 為什麼? 如果每一個學之有成的人都這樣, 那台灣還有前途嗎? 台灣的教育就是教這種人嗎? 在這種人的眼中台灣還是可愛的寶島嗎? 還能發這麼大篇的文章, 真是無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