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683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95110854
王爵 | 2012-11-12 12:54:52

【證嚴上人開示】

我們心思要正向,時時要保持寂靜,我們的心若寂靜就不亂,所以我們每天每天互相分享,我所體會的佛法沒有其他,只要是我們一念心,心淨即境界寂靜,心若動,境界就亂了,所以我們必定要時時保持,這念正思、正念、正清淨的境界


我們若能如此,身口意三業就清淨,身口意三業清淨,我們所做的一切,就正定、正思惟,正造作一切就是正法。

所以正法,一法能生無量義,無論是什麼,只要你的心思一動,是善是惡,都有善法惡法,善法一生也是無量義生,很多道理就產生了,惡法一生,無量的惡因惡果也產生了,所以因果也是道理,叫做惡法。

正思正見所做的也是法,法也是產生無量,所以一念心思,善惡就會隨著心思,境界動作就不斷衍生,我們現在要說的,應該是心思正向,我們若能心思正向,境界寂靜,若如此,這個法就是正法,正法能生無量義,這是靜寂清澄的境界,雖然心境是那麼寂靜,其實無量法門,就在寂靜的境界中產生。

所以說無量義者一法生,《無量義經》這麼說,很多很多的道理,就是從一法而生,這個法是什麼法呢?就是正法,就是這念心思正向在寂靜間,所以我們能生出無量正法,所以一句一偈能得聞,假使正法我們能夠聽到,聽到正確的道理,無論是一句,或是一段偈文,自然百千萬億能通達,很多道理我們自然能通達。

心思正向境寂靜
一法能生無量義
無量義者一法生
一句一偈能得聞
百千萬億能通達

所以法,只要一法就能生無量,何況無量義中,包涵在一句一偈中,以寂靜的境界,你才能通達百千萬億的義理。

總而言之,就是這念心思正向的境界,是寂靜的,這樣我們就能通達無量義,不然,我們的心思不正,十惡業隨著思考,是惡思、惡念,身就是惡行、惡口,惡的念頭就會造出,無量無數的罪業,所以我們現在所說的就是妄言,下面這段經文就如此說:

至於父子君臣
親戚朋舊
有所談說
未嘗誠實

意思就是妄語,哪怕是至親父子,即使是父親對兒子說話,是不是真實的呢?自古至今,雖然至親為父與子,要能夠談內心話,真實的話,實在很少,所以在我們的,無論是大學、中學,慈濟這個大團體的教育志業裡,我們就有慈誠爸爸懿德媽媽,以這樣的慈誠懿德去協助老師。

因為年輕人他有心事,不會對親生父母說,即使心裡有不愉快的事,也不會對老師說,除非要第三人,我們就以慈誠懿德,亦師、亦友亦、父母,和他全都沒關係的人,又不是她的父母,也不是他的老師,盡量和他接近,將這個孩子當作自己的孩子,常常關心他,這個孩子覺得,比我的父母還關心我,就會接近他。

有時心中有疑惑時,不敢去問老師,老師問他,他也不敢說,這個我不會,那個我聽不懂,說不定有疑惑,他也不向老師說,或是有年輕人的感情想不開,他也能將這群慈誠爸爸、懿德媽媽,當作是他的老師一樣,來請教他們的經驗。

平時和他們的互動就像朋友,所以對這些孩子的心思,要聽出他的內心話,心中有什麼困惑,有什麼困難嗎?有什麼迷惑嗎?或是心想做什麼事,這種對這群慈濟人,將他當作自己的父母,自己的老師,或是好朋友,自然會吐出他的真情,他的內心話說出來,自然有辦法去輔導他。

年輕人不懂事,年輕人心思比較糊塗,容易衝動,自然有這群慈濟人,人間菩薩,真正以第三者的心情,人云,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能聽出真實話,才有辦法用心輔導。

所以自古以來,無論親至父母,或是君臣,過去是皇帝與臣子,就要很尊重,君君臣臣,必定要有那分恭敬尊重的心。

現代就不是如此,現代就內閣、中央、政府,好像有這樣一層一層,為的就是要治理國政,治理國政用這種很民主是很好,但是彼此是否有為了人民、地方謀福利,讓這些人民能安居樂業,是否能如此呢?現在不知道,過去我們也不知道,但是從古自今,天下常常都是大亂,其實一個真正能和平的天下,偏偏就是人為,無法和平,那就是因為人的心思不正,所以在身口意三業互相欺詐,互相惡口,互相妄言,綺語、兩舌,這種光是一個口業,就會使整個天下大亂。

所以這段經文就說,「父子君臣、親戚朋舊」,君敕於臣,不下實意,無法以真實的心意對大臣說話,臣奏於君,不上真心,也無法以真實的心向君王說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無法真心互相對待,何況是朋友親戚,就更困難了,有時覺得人很奇妙,接下來再說:

致使他人 誤加聽信
亡家敗國 鹹此之由
或假妖幻

悟達國師他的時代,就是要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五功人倫要很清楚,既然君不君、父不父、臣不臣、子不子,既然都亂了,如此天下一般的老百姓,哪能人與人之間以真心對待?所以就會變成,「誤加聽信」,說話若不真,聽的人就不實,說出來不真,聽到的哪有實的東西呢?

所以人生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世間就是亂在無法真真,所以人人都說真善美,若能很真,一切事物都是善的,一切事務若善,天下不都很美嗎?所以要追求真善美不容易。

所以「致使他人」,至親的人既然不真實的,何況對待其他的人,就容易去傳,傳一些虛假,佛經中佛陀這麼說,「一人傳虛、萬人傳實」,一個人說出一個妄語,妖言一出,大家都以為是真的,就一直傳出去,說這是實在的,其實開頭說的人已經打妄語,就不實了,不過,聽的人就一直誤傳,一直傳出去,傳為實,所以妖言惑眾,這也很多,尤其是現在社會。

所以語言若不真,若是不實,就會導致造成亡家敗國,每天的媒體,有時看了很無奈,過去使用語言、聲音傳播,現在不是了,一人吐虛,萬人傳實,受冤受屈的人也很多,百口莫辯也是很多,所以這樣的人,人生社會,心如何能很快樂呢?人與人之間,所以多數,這種光是一個口業,你看,亡家敗國,這就是鹹此之由,就是包含在這些惡口、妄言、綺語、兩舌裡頭。

或是「假妖幻」,假的,用人說的,可能要聽的人很少,若是假借這是神,現在很多乩童妖言惑眾,假借這是神說的話,這樣未來會如何,這種迷信邪思,這樣讓大家對不真實的事,心生惶恐、會害怕,這也是在語言。

所以前面開始時就對大家說,心思要正,方向要正確,心境很寂靜,自然周圍的境界就很明朗,我們所有的一切行為、思考,所說的話等等,都是很正確的,很多好的道理,都在我們的思路裡,在人的思想,路的方向,能生出很多無量義,無量義從一法生,就是正思見,我們若能聽聞一句一偈真實法,自然要通達百千萬億的道理,我們都能通達,真善美的道理就能匯集在一起。

若是有虛妄欺詐,就分散了人的心,無論家庭、社會、國家就亂了,就會亡家敗國。

各位,一句話是這麼重要,所以我們說話要說真實語,真實語要時時多用心。

550868_517003431646052_1909334326_n.jpg (133.4 KB, 下載次數: 0)

550868_517003431646052_1909334326_n.jpg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gotome + 12 我很認同+1

總評分: 名聲 + 32  金幣 + 2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1
FB分享
人生極盡繁華,
不過一掬細沙。
回覆 使用道具
青蓮
大公爵 | 2012-11-13 20:59:38

感恩善知識 推行善法 正視道德  阿彌陀佛{:7_652:}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gotome + 4 我很認同+1
95110854 + 12 + 12 感謝分享^^b

總評分: 名聲 + 24  金幣 + 2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