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待優 有前景 大公司 新鮮人謀職三願
聯合新聞網
3月13日周末陰雨霏霏,但新竹科學園區的就業博覽會現場,卻熱絡異常,台積電、聯電、友達、力晶半導體等科技產業攤位前,擠滿了台、清、成、交的應屆畢業生。
根據《管理雜誌》「2010年大學應屆畢業生就業意向調查」發現,景氣回溫使得職場新鮮人「信心倍增」,期望平均待遇比去年多了3,000元,最想進入企業的第一名,也從去年的「公家機關」,回復到大家耳熟能詳的民營企業。
最有錢途…
逾三成新鮮人,想進科技業。
在最想進入的企業前20強中,有12家企業與科技/網路有關,在最想要進入的前五大產業這一項調查中,有高達31.5%的職場新鮮人,想要進入科技產業。
今年剛從交通大學資訊工程系畢業的陳同學表示,雖然現在已經沒有成為電子新貴的夢想,但是科技業是所有產業裡,接單國外、規模夠大、而且是以全球為競爭市場最多公司的產業,是他認為有「錢」景的原因。
朱永字畢業於政大新聞系,投入職場兩年,既不當記者,也不是從事媒體相關行業,他一年前補習司法官特考,不是想當司法官,而是想要進入軟體公司當法律顧問。「我做的是智慧財產權法務工作,但選擇科技業,因為這裡比較有機會拿到百萬年薪(含獎金),對剛出社會的人說,別的產業幾乎不可能。」
調查也發現,職場新鮮人相當在意上班地點的問題,有59.9%的人希望在北台灣就職,只有不到一成的人願意到國外(含中國)工作。
在通勤時間方面,三分之二的人,忍耐極限是一小時。
職場新鮮人最在乎的,以「薪資福利」最高,高達六成的人選為最重要的條件,其次依序是產業潛力與企業形象。
約四分之一的人已經有職涯發展的概念,認為「培訓制度」是最想進入企業非常重要的考量要件,列居第四名。
台灣麥當勞總裁李明元表示,大型企業、尤其全球化企業相當重視員工的基本價值,就是工作上的溝通、組織能力,團隊合作與主動積極的態度,而且都會用內部的教育訓練,分階段達成目標,一方面達到企業需求,另一方面提升工作者的價值,這是為什麼無論勞方資方都肯定培訓重要性的原因。
專技取勝…
製造服務業,不是第一考量。
在「最希望從事的職務類型」項目,最高三個類別,分別是行銷、人資與研發,顯示職場新鮮人還是以專業技術工作為最主要的考量,傳統製造、服務業,並不是他們最愛做的職務類型。
比較特別的是,以往「資訊電腦」這項職務類別,一直高居前三名,今年跌到第四,有可能與企業逐漸電腦化、數位化有關,因為許多其他職務已漸漸與資訊電腦結合,難以分出彼此間的界線。
而在企業規模方面,新鮮人最想進入的是員工人數在500人以上的大型企業,第二名是員工人數在100至300人的中型企業。
「同樣是總機小姐,大公司感覺可能年終獎金會多一些,而且接觸到的人也比較廣,起碼見過世面。」在金控公司擔任行政工作的王子樺說出她的想法。
搶先卡位…
怕沒好工作,提早遞送履歷。
大學應屆畢業生心目中期待的最低月薪薪資,平均值是2萬9,401元,與主計處最新公布的台灣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的新台幣2萬4,133元,有將近5,000元的差距。
國立大學的畢業生希望起薪平均值是2萬9,500元,科技大學是2萬9,437.5元,私立大學是2萬7,621.95元,國立大學與私立大學之間約差2,000多元,差距並不大。
「現在國立私立的比較,在大學已經不明顯,比較實際的,是從學位上做比較,碩士肯定比大學畢業生薪水來得高。」目前還在就讀大二的王同學,已經開始準備研究所考試,計劃在畢業後直接升學,而不是馬上進入職場。許多大學生因為怕沒有好工作或找不到工作,甚至提早遞送履歷。
|
評分
-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
<相識自是有缘 感恩知福惜福>
<惜緣惜情久長 願友心常寧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