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jml123
威爾斯親王 | 2012-11-16 13:36:01

面對競爭者攻勢,企業有3種回應方式:

方式1.不做回應

競爭者擁有特定優勢,極可能在市場上發動攻勢,是後發品牌(公司)常用策略。

遇到這種挑戰,許多企業選擇不回應,尤其是身居產業龍頭的領導廠商,一方面先偵測競爭者的表現,一方面觀察其他廠商的回應,以及整個產業競爭態勢的變化。

另個觀點是,在不瞭解情況下就貿然行動,不但會使公司陷入衝動回應的不理智決策深淵,同時可能助長競爭者的優勢。

歸納來說,不做回應的企業,通常有以下考量─

◎擁有競爭優勢的企業,首要是專注於發揮自己的獨特優勢,建立可長可久的競爭地位,致力於獲取超常利潤。

◎缺乏回應所需的資源與能耐。這是小規模公司常用的策略,因為回應或反擊競爭者的攻擊行動,需要投入一定的資源與能耐,將是一大負擔。

◎緩和產業競爭氣氛,對所有廠商都有利,使產業產品與服務的供給與銷售維持一定秩序,達到共存共榮的境界。要維持產業和諧的戰術合作關係不見得很容易;競爭廠商間不做過度回應,反而比較容易達成目標。

方式2.改變戰術

面對眾多競爭者,企業通常會調整某些戰術,做有限度回應。率先改變戰術的廠商,因為領先創造顧客價值,可贏得消費者青睞,但是若進入門檻低,會引來眾多競爭者,只能算是短暫性競爭優勢。

產業內許多公司採用近似的策略時,任何一家公司在某一時點享有的競爭優勢,大都得利於改變戰術,此時公司為了削弱競爭者的優勢,通常都會模仿競爭者的行動,做為改變戰術的一部分。

採用這種方法改變公司戰術,不僅有助於維持競爭均衡狀態,也比公司面臨競爭弱勢穩健。

例如,市售無糖或低糖茶飲料成為消費主流,多數廠商都會跟進改變戰術。

方式3.改變策略

有些公司為回應競爭者的競爭優勢與攻擊行動,主張大幅度改變經營策略,通常發生在勢均力敵的競爭廠商間。

但是改變策略回應競爭者的行動,除了會提高競爭成本,也會為產業競爭投下更大的不確定性,屬於風險較高的競爭策略。即使公司是在競爭均衡狀態之下改變策略,甚至是有效執行策略,公司仍然會面臨競爭成本高漲的風險與劣勢,不得不慎。

改變策略意味大幅改變公司經營格局,放棄傳統思維,改用嶄新方法,迎合競爭環境的改變。然而消費者偏好、目標顧客群、競爭環境、政府法令、科技等許多因素都會影響公司的策略價值與行動。

例如,電腦與資訊科技提高企業經營效率,數位技術改變人們的生活,便利商店改變人們的購物習慣。改變策略會改變企業的認知與目的。

(本文作者為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兼任副教授)[轉載]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幻劍小道 + 12 + 12 感謝分享^^b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老M是也
回覆 使用道具
gordon911
公爵 | 2012-11-16 13:57:50

這讓我想到智慧型手機...頻果、宏達電、三星..
還蠻貼切的,至於成敗,現在還是未知數......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幻劍小道 + 6 + 6 感謝分享^^b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