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景氣的時候, 每個行業,企業都會衝擊到, 有些影嚮大, 有些影嚮小, 甚至有些會逆勢上揚,
國家也是這樣, 第一有無資源, 資源掌握在手, 有何影嚮, 你有聴到產油大國受影嚮嗎?
第二科技能力, 核心技術在手, 價格操之在我, 影嚮也小
第三政府能力, 政府有無長期規劃, 有的話, 就會在基礎建設, 人力培養, 教育規劃, 資源 傾斜上有所相對應作為, 另外政府要有短期應變能力, 像SARS, 禽流感...
第四民間能力, 很多事光靠政府, 也無法成事, 如政府的規劃, 執行還是在民間, 技術轉移, 接受的也是民間企業, 沒有民間配合, 規劃永遠只是規劃
第五上下左右的向心力, 其實不要諱言大陸的進步, 只光看釣魚台事件, 大陸政府民間力量能糾在一起, 日本受的壓力就無與輪比, 日本企業因之所受損失巨大, 他們會回頭去給日本政府壓力, 這就產生效應了
說了這麼多, 台灣有那幾項"力"? 發起"憂"的人, 又出了多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