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95110854
王爵 | 2013-1-15 13:06:14

【證嚴上人開示】

知心會友名善知識
互為淨心明鏡互照
近善友如沐浴清流
近惡薰穢迷途難返

這段文字就是要對大家說,大家的良知,人人要自我啟發良知,良知啟發了,能做他人的善知識,尤其是我們有時候,心若有迷惑,有解不開的事情,我們就能找這種知心益友,請他來和我們談話,我們的心事說給他聽。

或是我們自己,應該要去做他人的益友,平時就要,好好培養我們的智慧,有人若是在迷途中,不知道何去何來,我們就能即時去輔導他;無論是我們輔導人,還是人家輔導我們,這都是良知益友,這稱為善知識。

有了善知識,我們就互為淨心,彼此之間,我們若是心起無明時,他就來輔導我們,把我們心中的無明撥開,所以互為淨心、明鏡互照;大家的心都像一面鏡子,有人讓我們照見了,我們就知道,我們這面鏡子蒙垢了,我們要趕緊擦;或是我們看到,他的心鏡也蒙垢了,我們趕快告訴他,你的鏡子蒙垢了,趕快擦拭,所以彼此做他人的明鏡。

所以說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意思也是如此,也是我們常常要擦好,我們這一面的心鏡,不要讓我們的心鏡,蒙上很多汙垢,就照不出我們的真面目,哪怕善知識,好朋友在我們面前,我們就是聽不進去,看不下去,這就是我們自己的心鏡蒙垢了,所以我們要自己用功,擦心境,或是照別人,或是自照。

所以這需要良師益友,所以我們若近善友,就如沐浴清流,我們若是有好的朋友,就能常常淨化我們的身與心,身的行為有錯誤,我們的善友就會提醒我們,讓我們的身行,就是不會越界犯規,所以善友就像我們在清流中,所以我們要時時近善友,如沐浴清流,我們就不會被身或是心,還有機會汙染我們,只要你在清流中,我們就沒有機會去受汙染。

所以周圍的環境,周圍的朋友,對我們是多麼重要,所以要擇善,我們要能選擇善的人,做我們的朋友。

假使我們去親近惡友,要怎麼辦呢?要趕緊自省,其不善而內自省,我們若是看到周圍的朋友,有這種不好的行為,哪怕我們要去做他的善知識,我們轉他轉不過來,要趕緊遠離,不能一直受惡友影響我們,近惡友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就會近惡薰穢迷途難返,你明明知道他這樣不對,你還一直想著,看能不能把他度過來,你度他度不過來,反而受他薰習,薰習到一些很不好的習氣。

所以對方迷,我們也被他引入迷途中,那時不只是你拉他不回來,你還被他拉過去,那就迷途難返了。

現在的社會,不就常常有這樣的嗎?若是交上不好的朋友,很容易就被人拉過去喝酒、吸毒,就不能自拔了,這就是去親近到惡友,薰習一些不好的習慣,變成我們自己也是不能自拔,那就很可惜了。

人生難得,佛法難聞,我們能走入這種清流的境界,我們就要好好自愛,好好珍惜我們周圍的善知識,我們要尊重周圍的善知識,就如我們一面的明鏡,我們才能好好顧好我們,人人心中,自己的這面明鏡,啟發我們的智慧,才能延續我們的慧命,所以大家要時時提高警覺。

我們之前懺文中說過:

或嗜飲食
無有期度
或食生鱠

這些昨天說過了,我們真的喝酒或是,反正就是飲食,不應該的,我們沒有一個期度,沒有限度,所以這樣會損壞身體,不只是損壞身體,還會造了很多業,尤其是這種「食生鱠」,這樣活活吞食,以很多殘酷的方式,烹飪這些活生生的生物,或是活生生的生吞,這比眾生都不如。

我們現在再來看:
或噉五辛 薰穢經像
排揬淨眾 縱心恣意
不知限極

這一段我們先知道五辛,什麼叫做「五辛」?五辛就是大蒜、大蔥、或是珠蔥、或是蘭蔥、或是韭菜等等,蘭蔥應該是小蔥頭,珠蔥就是蔥,有一種很小顆的,這叫做五辛。

這五辛氣味很重,有的在家人說,買這些東西就是爆香用,因為它的味道很重,味道重,到底它又有什麼作用?我們大家聞起來,覺得那個味道很重,素食的人聞起來很害怕,而且蔥蒜如果在那裡一直度刴,覺得會刺激人的眼睛,這叫做辛。

這些東西實在是聞起來很嚇人,不過,葷食的人覺得那很香,所以一直都說,如果沒有蔥、韭菜爆香一下,這些菜好像沒有味道,有的人會這樣說。

其實,為什麼這五樣,我們素食的人不能吃?楞嚴經中就這麼說,五辛者,熟食發淫,生噉增瞋,意思就是說,這些東西裡面的成分,有那種興奮劑。

從前我們說要吃「合利他命」,應該可能這是從前很多人,平常的人都拿來吃,說這樣比較提神,或是會強壯身體,有的人吃這種東西很普遍,吃下去以後,他在說話就有一個味道,雖然是經過再製的藥丸,這種藥丸,我們吃下去,除了說話出話來有味道,其實連大小便,那個味道也很不好,有時若去公共廁所時,你會聞到一股很不好的味道,那種味道就是吃這種東西。

所以為什麼藥物,卻把它當作一種健康的食品,沒有病的人可以吃?就是它有這分興奮劑。

所以佛陀的智慧,他就是禁止我們素食修行者,他對修行者,他們方便托缽,什麼都能吃,但是五辛不能吃,因為它會使人的心起興奮,這種興奮就會發出淫念,身體就有淫的念頭,控制不住,所以就熟食發淫,生噉增瞋。

我們若是生吃,會讓我們脾氣很不好,常常都發脾氣,因為他很興奮,一興奮,看到什麼事不順眼,很快就會發作,所以熟食生噉都不好,這就是五辛,對我們人的身體、心理,都是影響很大,所以佛陀禁止我們食噉五辛。

就是蒜、韭菜等等,有五種東西,所以我們不要吃,所以我們素食,有的人說,那也是青菜,也是種的,為什麼不能吃,多些這種東西來炒,味道很香。

但是對素食的人來說,那是一種味道很重的,和人說話也不清淨,你說話時,魑魅魍魎都會害怕,這些我們就不要去吃它,所以要講經,我們也要淨口業,所以你們要誦經,也有「淨口業真言」,真正要淨口,就是不要吃那種,吃下去,那種氣出來有味道的東西,所以這五樣就是有味道,所以他有興奮成分,所以我們人控制不住我們的心,所以容易在行為上犯過,入寺院的行為。

上回幾天前已經說過了,入寺院中「薰穢經像」,就是脾氣不好,或是很魯莽,所以在經像前,不但不能提起恭敬尊重的心,還將經像汙穢了;或是經像前點香、燭,很多煙,這些東西都薰得黑黑的,很髒,都不會想到要去整理,這也不對,佛前我們要常常保持乾淨,有的人不只是,不會把它清理乾淨,還「薰穢」,很髒。

對人則「排揬淨眾」,因為心靜不下來,也不知道什麼是善知識,自己無法做人的善知識,還排除別的善知識,這種的心態,就很容易在人與人之間,無法合群和眾,不只是不能合群和眾,還「排揬淨眾」,「縱心恣意」,放縱我們的心,因為他很興奮,心靜不下來,他就縱意為所欲為,這種「縱心恣意」,我高與,有什麼不可以呢?這種「縱心恣意」,這種為所欲為,完全不知道我們應該,規戒在哪裡?

所以他就「不知限極」,我們常常都說,我們要守戒守規則,這就是我們做人的道理,做人,我們做人有做人的規矩,我們有做人的人倫,所以他對人倫規矩,都超越過去,所以「不知限極」,這種應該要有個限制的規則,他都全不遵守。

所以:

疏遠善人 狎近惡友
如是等罪 今悉懺悔

這種「疏遠善人」,好人,我們偏偏和他疏遠,惡、壞的人,我們偏偏接近惡人,接近惡人,不守善規這種人,我們一直和他接近,自然我們自己就一直受他影響,所以剛才對大家說過,我們要結交的朋友,就是「淨眾」,清淨的,身與心都清淨的人,是智慧良知的朋友,我們應該要很珍惜,多親近。
所以知心會友名善知識,這麼多的善知識,說起來我們每天都要,很珍惜任何一個人,因為這些人能互為淨心,明鏡互照,因為我們彼此之間,互相能彼此鼓勵,彼此鞭策,錯誤的趕快告訴我們,我們若懈怠,他就趕快提醒我們,像這些都是很好的朋友。

所以近善友如沐浴清流,善友就如同我們的清流一般,常常能洗滌心靈的無明垢穢,所以你若是近惡友,就是薰穢迷途,我們就難能返回了。

各位,學佛,我們要時時珍惜,我們這個這麼好的環境,珍惜我們周圍人與人之間,都是我們的良師益友,所以我們若能珍惜,我們才自己的心能清淨,所以我們要時時淨心,時時互相互為益友,所以要時時多用心。

未命名.png (255.05 KB, 下載次數: 1)

未命名.png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青蓮 + 5 阿彌陀佛

總評分: 名聲 + 5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1 收藏收藏1
FB分享
人生極盡繁華,
不過一掬細沙。
回覆 使用道具
青蓮
大公爵 | 2013-1-16 09:11:54

遠小人 近善人 並非比較心  並非不慈悲  

     而是先補足了 堅強了自己 確認自己不被惡所影響

那這不善之人  您才有機會引渡

     見不善 應先見自我 深查自我 提醒自我

見善者 應發心隨喜 樂善 稱讚 相助一場

   哪互為明鏡  便深具道理呀  合十


{:7_649:}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95110854 + 12 + 12 感謝分享^^b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keelouis
王室 | 2013-2-2 16:16:18

當我們面對某一問題時,如果僅僅只是從自己的利益得失出發去考慮,而置別人於不顧,往往就會失之偏頗,甚至傷害他人。凡事設身處地,換一角度為他人著想,原本疑惑不解的問題也好,都可能會變得豁然開朗而迎刃而解。為他人著想,本身就是一種修養,是一種素質,更是一種睿智的體現。一個人不要心生嫉妒,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心善為本。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95110854 + 16 + 16 感謝分享^^b

總評分: 名聲 + 16  金幣 + 1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