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艾克倫
威爾斯親王 | 2013-1-29 02:53:33

「真善涵養智慧愛」——智慧的愛是很重要的,能讓人「轉迷成悟」。

迷茫人生,一念偏差,步步錯。即使入獄服刑,也未必能改過自新,出獄後很容易又落入社會的陷阱。也有人在獄中熏染更多壞習氣,出獄後又再犯錯,進進出出監獄,身心無法自由,實在苦不堪。這都是因為「迷」,所以無明叢生、不由自主,任由習氣犯錯造惡。

屏東監獄希望慈濟人定期前往上課,引導受刑人「轉迷成悟」。慈濟教聯會老師發揮「教育」的使命感,用父母的愛心、菩薩的智慧,去年十一月開始,每個星期到獄中帶動讀書會共修,將慈濟故事細說從頭、帶入《靜思語》;等他們了解道理之後,再帶入《水懺》及手語演繹,用種種方法慢慢接引。

受刑人從一開始的散漫,到後來雙手合掌端坐、莊嚴恭敬地繞佛、繞法,短短四個月就判若兩人。十一月八日讀書會屆滿一年,獄方和慈濟人共同舉辦「法譬如水」經藏
演繹,當天全監獄四百多人齋戒茹素參與這場法會。

我透過影片,看到上臺演繹的三十位受刑人恭敬虔誠、步伐整齊、動作有力,非常有道氣;還有兩位受刑人當眾發露懺悔、分享現在人生的體悟;那分虔誠心令人讚歎。

一位二十四歲、高大英俊的年輕人,初中沒讀完就與損友成群結黨、打架鬧事,從青少年管訓到現在,七、八年來多次進出監獄。慈濟人走入監獄傳法,靜思法脈入了他的心、志工真誠的愛感動了他,他也因表現良好提早假釋,回去和阿公、阿嬤同住,學做麵包師傅。現在他不只孝敬阿公、阿嬤,最近也捐出部分薪水援助美東風災。

這麼一表人才、善良的孩子,明明能夠做一個很好的人,為什麼任由他不斷進出監獄,進去一次就增加一次汙染,對社會造成威脅?慈濟人讓他知道人生的道路該如何走、幫他認清人生的方向,不就是幫阿公、阿嬤撿回一個孫子嗎?這也是「資源回收」——人的資源回收。

「人之初,性本善」。人人本具善性,要把這念善性啟發出來,需要團隊。慈濟人用心用愛,走進他們人生的黑暗,為他們點亮心燈,啟發心靈的良能,引導走上正確的人生軌道、解脫心靈牢獄,不再蹉跎歲月,甚至還能利益人群;不只做自己生命的主人,也可以做人間菩薩。真正是他們生命中的貴人!

希望人人保護好自己「人之初,性本善」這念善良寶貴的愛心,日日簡樸生活,更進一步發揮智慧大愛,為人群付出。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95110854 + 20 + 20 感謝分享^^b

總評分: 名聲 + 20  金幣 + 2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keelouis
王室 | 2013-1-29 18:25:12

thank you thank you   感恩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