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419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汽車報馬仔
威爾斯親王 | 2013-2-7 08:49:06

八王之亂2012年F1賽季回顧

【 CARNEWS carnews 】

場上明明只有六名世界冠軍,哪來的八王?指的當然是2012年F1賽季20場比賽出了八名優勝者(見文末列表),但這個紀錄並非空前:2003年16場比賽也出過八名(David Coulthard、Kimi Raikkonen、Giancarlo Fisichella、Michael Schumacher、Juan-Pablo Montoya、Ralf Schumacher、Rubens Barrichello、Fernando Alonso……注意到嗎?有兩名當時就在勝,如今還在勝),不同的是2003年獲勝車隊有五支(McLaren、Jordan、Ferrari、Williams、Renault),2012年則有六支(見文末列表)。

Mercedes賽車副總N.Haug效力22年後退休;在他監管自家直屬廠隊的三年間,總算也有一次上頒獎台領取優勝獎盃的機會。

亂中仍然有序

既然優勝者高達八人,對於年度爭冠大局當然有「亂」到,但是程度不大,因為這八人彼此間的獲勝場數並不平均,特別是Nico Rosberg和Pastor Maldonado,這兩人全年的得分情形並不穩定,其中尤以Maldonado為甚:除一場優勝25分外,其他19場只得分四次、總計20分,擁有勝場但年度總排名卻只在第15,也是F1史上的新紀錄(舊紀錄為1979年Jean-Pierre Jabouille的第13:除一場優勝外全部掛零),因此關鍵仍在持續平均高穩定的得分能力。

一場優勝25分、其他19場共得20分,P.Maldonado刷新F1年度優勝者最低總排名紀錄。

造成開季七場皆不同優勝者的主因,在於當時還沒有車隊能穩定掌握輪胎特性,因此碰對運氣的成分很大,等到季中漸漸適應之後,各隊的真正實力也就還原顯現了,到頭來,比的仍是高穩定的得分能力,偶發性的勝場沒有太大意義,頂多是在歷史紀錄上添一筆而已。Alonso能夠連續最多場(季中七場)領先積分榜首、甚至在整個下半季全無勝場的前提下還能撐到閉幕站才認輸,靠的就是高穩定的得分能力;Sebastien Vettel能夠在季末逆轉翻盤,靠的更是高穩定的獲勝能力(四連勝)。此外,一勝的Raikkonen年度排名能贏兩勝的Mark Webber和三勝的Jenson Button甚至四勝的Lewis Hamilton、一勝的Rosberg卻輸給零勝的Romain Grosjean和Felipe Massa(一勝的Maldonado更輸給零勝的前兩者加上Paul di Resta、Schumacher、小林可夢偉、Nico Hulkenberg、Sergio Perez)、七勝的McLaren輸給三勝的Ferrari、一勝的Williams輸給零勝的Force India和Sauber,亦在在印證了這個道理。

閉幕站雙雙登上頒獎台,對苦苦掙扎的Ferrari來說不能不算是個好結局,只是依然「不夠好」……

冠軍仍待磨練

雖然Raikkonen是2012年唯一全站完賽的車手,但他有一場並未得分,因此完賽得分率(完賽的場次裡得分的比率)不如Alonso的100%,要說Alonso倒楣、有兩場一起跑就遭遇事故而退賽,使得年終僅以3分惜敗,但是Vettel也沒有比較幸運:有兩場因為發電機故障而退賽,至於多次因Hamilton於前列退賽而撿到的分數,Alonso撿的其實比Vettel還多,只不過季末的場次會被放大看而已,事實上每一場的重要性都是相等的。

兩度在一起跑就捲入事故而退賽,使得F.Alonso原本在積分榜上的優勢遭到對手大幅鯨吞。

最近三年蟬聯冠軍的Vettel,年年都要面對「車比人快」的質疑:Red Bull賽車真的夠快,相較之下,開著Ferrari「人比車快」的Alonso就顯得辛苦多了,但2012年下半季總算看到幾次Vettel在起跑落後又一路殺上來的勇姿,有人說這可以讓質疑Vettel能力的人閉嘴了,然而,他為何常常在起跑落後?這不也是能力問題嗎?莫非要說他是太過於好整以暇?以Red Bull賽車的速度,從中下游殺上來根本是刀切豆腐,如果他連這個都做不到,那應該和同胞前輩Schumacher一起退休才對。

成為F1史上最年輕的三連冠,你看S.Vettel的頭上是不是都出現光環了?。

Schumacher說得好:「Vettel若要更成熟,必須多受些挫折才行。」這話絕非眼紅吃醋,他自己當年就是苦出來的,Benetton和Ferrari都因為有他在,才有頂級車隊的表現,相較之下,Vettel「撿現成」的成分確實比他大多了,但Vettel本人當然也不是沒有努力,起碼他每年都能擊敗資深得多的隊友Webber,在積分榜上不利時也仍然盡力拚搏,或許正因為Red Bull車子太好了,才讓他的努力相對變得不明顯。

搭檔的最後一場比賽,McLaren兩人再也不顧任何情面、準備徹底做個了斷。

快車仍有罩門

而講到車快或是人快,拿下最多次最快圈速的McLaren才真正是「人車皆快」,他們慢的是平均休停時間:儘管在2012年幾次刷新休停紀錄,繼新加坡站的2.5秒之後、巴西站又寫下2.3秒,但放眼整年來看,這幾次仍然是偶發性的,其他多次的作業失誤,令McLaren實在不像是頂級車隊,更別說做到如Red Bull和Ferrari那樣完全零失誤,如果一次2.5秒、一次3.5秒,那還不如每次2.9秒更令人踏實一點,再加上頻繁的故障,「車快但狀況多」至今仍是McLaren的老罩門。

J.Button「有始有終」、在開幕站和閉幕站皆勝,不妨幻想自己從「頭」贏到「尾」。

更扼腕的是Hamilton:他出道當年是世界亞軍、次年是世界冠軍,但之後至今四年卻年年都落在季軍之外,儼然已經成了他的「魔咒」,McLaren車子本身的狀況就夠多了,而他自己的狀況也不少,「求好心切」常常使他更加毛躁,從穩定性來看,甚至讓人覺得他比Vettel更不成熟!與Button搭檔三年來,Hamilton不只一次說要向對方學習,但自視甚高再加上不服輸的心態,限縮了他的學習能力與器量,學到最後甚至還和隊友交惡,這點恐怕不是光靠換支車隊就能改變的。

相較之下,跑了兩年WRC後復出F1首年即獲季軍的Raikkonen似乎已臻完全成熟(指的是比賽成績,而非那些「Kimi Style」的無線電對話以及迷航跑進小路),他確實如同在獲勝的阿布達比站無線電裡對車隊說的「知道自己在幹什麼」,誠然,他比Hamilton早出道F1六年,即便扣掉WRC那兩年、也還多四年,但比賽成績不會因為資深或成熟與否而給你加權,若要從2012年看2013年,我會覺得Raikkonen比Hamilton更值得期待。王以平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