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IDF302
子爵 | 2013-2-26 11:05:36

不要懷疑,中國太行發動機真的不太行

""中國軍事專家王亞男25日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稱,樂觀估計,5年之內,保守估計10年之內,中國的完全自主知識産權、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發動機將取得重大突破。最重要的一個軍用發動機型號“太行”的一比一樣機,已經在珠海航展上亮過相,相信距離量産不會太遠了。""


難怪今年又從俄羅斯進口一大堆al-31F

===============================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亦弛 羅山愛 本報記者 劉 揚】近日有國內媒體報道稱,中國空軍專家喬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可用于運-20大型運輸機的國産發動機正在研制中,而且“已接近尾聲”。與此同時,關于國産發動機2013年將實現“七機首飛”和“兩機立項”的消息也引發廣泛關注。曾經爲人诟病的中國航空工業“心髒病”的問題似乎有望在未來幾年得到緩解。然而,研制先進發動機並非“畢其功于一役”的事,中國國産航空動力裝置的發展,還需要多些耐心。  國産發動機想打翻身仗
  近日,軍事專家、空軍指揮學院喬良少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運-20安裝了4台俄羅斯的D-30發動機,推力略小。但我國正在研發的用于運-20的國産發動機已接近尾聲,而且未來運-20的載重量還能再提升10噸左右。這種表態,似乎暗示中國大飛機的發動機性能要超過D-30很多。而在此之前的2月5日,中航工業發動機2013年度工作會在北京召開。會議透露2012年實現了“六機首飛”和“四機鑒定”, 2013年發動機公司將力爭實現“七機首飛”和“兩機立項”。
  從數量上看,中國的航空動力産業已經進入了一個大發展的時期。去年年底,中航工業公布了國産航空發動機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三步走”戰略:最終目標是確保和發達國家“並駕齊驅”,而近期目標是到2015年左右達到西方先進國家80年代的水平。中航工業董事長林左鳴則希望用5年時間在“十二五”期間打一個航空發動機的翻身仗。
  中國軍事專家王亞男25日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稱,樂觀估計,5年之內,保守估計10年之內,中國的完全自主知識産權、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發動機將取得重大突破。最重要的一個軍用發動機型號“太行”的一比一樣機,已經在珠海航展上亮過相,相信距離量産不會太遠了。
  中國航空發動機差距在哪?
  “心髒病”的問題,一直是困擾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的瓶頸。目前,中國研制的殲-10、殲-20、殲-31以及“枭龍”,都被廣泛認爲是使用了俄羅斯的AL-31和RD-93發動機。那麽中國發動機和世界水準差在哪里?一名中國軍事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高性能航空動力裝置研發有“三難”:設計難、加工組裝難、材料難。航空發動機的零部件工作在高溫、高壓、高轉速條件下,而且要有幾千小時的工作壽命,達到很高的可靠性,這對設計、加工以及航空材料的要求非常高。中國發動機在上述三個領域都落后于世界先進水平。由于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認識不到位,投入少,中國大多以仿制和授權生産爲主,高性能發動機的工程經驗非常少,發動機的研制也是“摸索著來”,在設計理論方面就落后于發達國家。而在加工制造方面,則受制于整個基礎工業水平和缺乏高素質工人的限制,例如渦輪盤出現零點幾毫米的安裝誤差,發動機的性能就會降低10%。在材料方面,目前國産最先進“太行”發動機仍未使用國外第三代航空動力裝置廣泛使用的單晶渦輪葉片和整體粉末冶金渦輪盤。上述幾方面的差距累計起來,直接導致了目前發動機落后于飛機型號的局面。
  王亞男則認爲,在這三大難關之上,還有一個核心問題過去一直困擾中國航空工業。從建國開始,國産發動機很長時間之內都沒有按照發動機研發的科學規律發展,而是發動機一直在追趕飛機型號,而一款發動機的研制周期要比研制飛機長得多,所以我們永遠是疲于奔命。直到世紀之交時,才開始重視發動機的預先研究和技術儲備,軍用的“太行”、大飛機的發動機“長江-1000”都得益于這種思想的轉變。
  很多人一直在糾結,爲什麽中國已經把衛星送上了天,運載火箭的可靠性和運載能力在國際上也數得著,爲什麽高性能的航空發動機卻研制不出來?一名中國軍事專家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先進渦扇發動機和火箭發動機相比,研制難度更大。火箭發動機的結構通常要比渦輪風扇發動機結構更爲簡單,而且大多數情況下是一次性使用,累計壽命也就幾分鍾。另外,在大衆眼中,評價火箭性能優劣的指標無非是可靠性、運載能力和經濟性,而只做到這幾個指標優秀並不難。這就形成了中國火箭“先進”的印象。實際上,就運用的具體技術而言,中國火箭在世界各國中的地位和航空發動機基本持平。中國目前現役的最先進的“長征-3號”運載火箭采用的液氫液氧發動機,與歐洲的“阿里亞娜-5”、日本的H-2A火箭使用的發動機,在很多技術指標上都有較大差距。而中國正在研制的“長征-5號”運載火箭,國際上同類性能的産品也已出現二三十年了。
  學技術,更要學理念
  航空發動機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種機型的性能,決定了一支空軍的水平,體現一個國家航空甚至是整個基礎工業的水平。發動機不僅僅決定了飛機的命運。美國在航空發動機核心機基礎上研發的LM2500燃氣輪機成爲西方大多數驅逐艦、護衛艦的動力裝置。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就在GE9核心機的基礎上,經過一系列改進,衍生出F101、F404、F110、CMF56等型號發動機,用于滿足B-1B戰略轟炸機、F/A-18系列艦載戰斗機、F-15和F-16戰斗機以及衆多民航客機的動力需求。 王亞男認爲,研制核心機已經是國際航空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中國的“太行”絕對可以看做是一顆中國航空發動機的種子,一旦它發芽,將開出百種花千種花。
  王亞男認爲,中國應學習西方軍事大國的發動機預研機制,美國的某一型號發動機從立項到生産過程很短,這是因爲美國軍方和工程方始終在對發動機的材料、總體設計、燃氣循環的處理等子領域進行預先研究,五角大樓每年都有很多的發動機預研的立項,每年都要投資,有些項目甚至進行了幾十年。這些才是美國發動機持續進步的關鍵。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george770712 + 7 + 7 原創文

總評分: 名聲 + 7  金幣 + 7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cook1573670
伯爵 | 2013-2-26 11:22:46

{:3_256:}教主桑,又來炒舊飯,你就不能整點喜聞樂見的新玩意嗎?如你妹的心神不甯,擰完螺絲沒有?
引言 使用道具
cook1573670
伯爵 | 2013-2-26 11:23:37

{:3_256:}教主桑,又來炒舊飯,你就不能整點喜聞樂見的新玩意嗎?如你妹的心神不甯,擰完螺絲沒有?
引言 使用道具
xdd0906
子爵 | 2013-2-26 12:46:21

{:2_232:}“一大堆al-31F"

{:2_224:}總共幾十台,雙發的殲11也就是20架的替換引擎,怎麽?日本的F-15不換引擎麽?
引言 使用道具
IDF302
子爵 | 2013-2-26 14:55:43

今年中國又向俄羅斯買140各AL-31F發動機

================================================

有總金額爲13億美元的兩個大型合同——提供140個發動機AL-31F


中國2012年購俄武器金額超過20億美元

俄羅斯國家軍品進出口商、“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總經理阿納托利·伊塞金本周稱,2012年本公司簽署的出口合同金額達176億美元。據伊薩金透露,其中同中國所簽合同的金額占12%,即超過20億美元。中國購買了俄羅斯哪些新式武器呢?俄羅斯戰略與技術分析中心專家瓦西里·卡申將回答這個問題,並闡述俄中軍事技術合作的發展前景。
        軍事出口領域所簽合同的總金額或許比這要高。例如,爲中國生産的軍品提供的配件(不計算飛機發動機和一些其他系統)可能繞過“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由許多其他俄羅斯企業直接供貨。這些合同不在“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統計之內。而俄企直接供貨的金額有可能達數億美元。

        “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總經理沒有透露中國購買俄羅斯武器的精確數據。去年俄羅斯聯邦軍事技術合作局曾透露,2011年中國占俄羅斯武器和軍械出口總額的15%,達19億美元。2012年兩國軍火貿易額再創新高。俄中武器貿易下降的局面總體上已被克服。

        中國購買了俄羅斯哪些新式武器呢?據媒體透露,有總金額爲13億美元的兩個大型合同——提供140個發動機AL-31F和52架米格-17直升機。另外,總金額達8億美元的合同內容我們一無所知。不過可以有很大把握推測,如果真有大型供應新貨合同,未必能瞞過俄羅斯媒體的耳目。

        所以很有可能,總金額達8億美元的合同不是提供新式軍品,而是給90年代-本世紀初提供的老式軍械升級。考慮到過去合作的規模,所需升級的軍械應該很多。例如,中國在那段時間曾獲得20個營的防空導彈系統S-300P/PMU/PMU1。完全可以把它們升級至中國后來購買的“驕子”水平S-300PMU2。

        先前購買的蘇-27和蘇-30以及俄羅斯生産的海軍軍械也應該升級。伊薩金說,去年同中國簽有爲中國國防工業提供軍事技術援助以及共同生産武器系統的合同。衆所周知,許多中國武器系統過去是在俄羅斯專家積極參與下設計完成的。這種合作成果的最顯著例子就是FC-1殲擊機、L-15教練機和HQ-16防空導彈體系。

        或許,向中國提供俄羅斯軍品的數量還會繼續增加。俄中兩國的軍工企業合作密切,俄羅斯爲中國軍品提供發動機、導航系統、電子元件。這種合作是加強安全領域相互信任的最佳手段,俄羅斯國防問題專家瓦西里·卡申指出。

        2013年俄中武器貿易合同總金額完全有可能連創新高。有幾個大型項目正在商討中,包括提供24架蘇-35S戰斗機、四艘“阿穆爾”級1650型潛艇、S-400防空導彈系統和軍用運輸機伊爾-76。僅提供蘇-35S戰斗機合同的金額就超過15億美元。

http://chinese.ruvr.ru/2013_02_15/104853938/
引言 使用道具
xdd0906
子爵 | 2013-2-26 19:50:39

IDF302 發表於 2013-2-26 14:55
今年中國又向俄羅斯買140各AL-31F發動機

================================================

{:2_224:} 很多嗎?除以二的話才只有70台而已,2005年到2010年沒有輪換引擎的殲11系列也不只這個數吧
引言 使用道具
IDF302
子爵 | 2013-2-27 15:39:08

中國發動機這樣差,大概就是錢都花在養五毛了
引言 使用道具
cook1573670
伯爵 | 2013-2-27 18:23:09

IDF302 發表於 2013-2-27 15:39
中國發動機這樣差,大概就是錢都花在養五毛了

{:3_256:} 腳盆雞這麽有錢,怎麽還買米畜的“教練版”F35啊?你妹的釣爸爸的心神不甯上完螺絲沒有?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