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可否認,Volvo是以安全在台灣樹立形象,但自從2009年納入中國吉利控股集團旗下之後,瑞典汽車品牌Volvo的營運狀況逐雖漸好轉,但在台灣的氣勢仍難以擺脫「暴衝」事件時代觀感不佳的陰影包袱,加上貼著「中國」品牌的標籤,更考驗著許多所謂保守派Volvo車主忠誠度。
所幸,日前Volvo企圖以全新的關鍵技術突破防線,宣佈具備靈活性、可擴展性的其下一代車身底盤架構SPA及動力系統VEA已經完成主要研發工作,進入產品設計、生產設施升級的階段,基於新產品架構生產的首款車型:全新一代XC90,有望於2014年底上市。屆時Volvo品牌或許可以進入一個全新時代,但別忘了如何在「中國車」及台灣Volvo老車主間重建良好關係才是。
Volvo車廠成立之初就在強調安全性,如今在各項主動與被動式安全技術的研究仍然領先競爭對手。 |
光陰似箭,距離2010年3月28日中國吉利車廠與Ford集團簽署協議,以18億美元的代價成為了Volvo的新主人至今已接近三年。汽車愛好者很少不知道Volvo,這個曾經以「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車」著稱的瑞典汽車品牌,不但是世界前20大汽車品牌、亦是瑞典最大的工業企業集團。Volvo車廠成立之初就在強調安全性,早在售出第一款汽車之前就對其進行了首次撞擊試驗: 1926年在美麗的斯德哥爾摩之哥得堡的公路上,九部OV4原型車中的一部與另一部美國車廠的轎車進行了正面撞擊試驗,結果進口的美國車幾近成為一堆廢鐵、而Volvo轎車只有幾處撞擊的傷痕,車體安然無恙,Volvo品牌的安全形象也就此樹立。但多年前發生的「無預期加速」事件,雖無確切證明為暴衝,但原廠危機處理的態度卻也重重傷害了消費者對Volvo品牌的信賴度。
經營權易手之後業績大幅改善
上個世紀Ford集團斥資170億美金收購Jaguar、Land Rover、Aston Martin與Volvo四個品牌並於1999年合併,當初的目的除了成立一個部門統一管理Ford集團擁有的歐洲品牌的行銷業務與銷售網路之外,集團成員將藉資源共享計畫節省開支,無奈的是前述計畫並未成功。認賠殺出的Ford集團只能逐步處分旗下的高級車品牌:首先是2007年3月先以9.2億美元的代價將007情報員的座駕Aston Martin賣給英國賽車顧問公司Prodrive,9個月後又以20億美元的價碼將Land Rover與Jaguar賣給印度Tata集團。而中國吉利車廠經過了一年的努力後,最終在2010年3月28日與Ford簽署協議,以18億美元的代價成為了Volvo的新主人。
自從2009年納入中國吉利控股集團旗下之後,瑞典汽車品牌Volvo的營運狀況逐漸好轉,其主力產品V40、S80等車型亦締造不俗的銷售成績。 |
為全新一代產品線預作準備
在進行後續分析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當前瑞典品牌Volvo的困境:Volvo是所有被大型汽車集團所收購的小型車廠處境的最佳寫照:母集團初期投入大量資金但成效有限,小車廠的管理團隊又受限於母集團的種種限制(例如被迫共用集團零件與車身平台)而無法在市場上施展拳腳。在沒有達到獲利起飛的經濟規模(全球年銷售量超過80萬部以上)之前也無法像6+3全球汽車集團一樣建立起齊全的產品線。
而自立門戶之後首先面對的難題就是:雖然Land Rover、Jaguar與Volvo都已脫離Ford集團的大家庭,但是在關鍵技術都仍與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過去PAG集團(Ford集團高級車部門)大力推動旗下品牌資源共享計畫以節省開支,包括Volvo S40與V50與Mazda共用底盤(以節省Vovlo約20%的研發費用)、Jaguar與Land Rover未來將使用相同的衛星導航及音響系統、所有PAG集團成員共同開發新一代的6速自排變速箱、甚至考慮使用Volvo所研發的安全裝置。
過去PAG集團(Ford集團高級車部門)大力推動旗下品牌資源共享計畫以節省開支,集團內成員Volvo車廠也不例外。 |
諷刺的是,當初將Jaguar、Land Rover、Aston Martin與Volvo四個品牌整併為PAG集團的驅動力:「資源共享」,卻成為集團部分成員陷入困境的元兇。以Jaguar為例,在競爭最激烈的進階高級車市場級距,以Ford Mondeo為基礎所開發的Jaguar X-Type雖然表現不惡、但對於提昇品牌形象的幫助並不大。目前Range Rover Evoque車型使用的LR-MS底盤平台其大部分結構來自於Ford集團EUCD底盤平台,以及Land Rover Discovery/LR4等新產品傳動系統的來源,我們仍能清楚發現其技術源自於Ford集團的痕跡。
為了解決前述問題,2011年Volvo車廠宣佈之後五年Volvo將在全球範圍內投入100至110億美元的資金用於更新產品及相關科技。目標是在2020年的全球年銷量達到80萬部,較2010年的37.3萬部高出逾一倍,當中增加的40多萬部銷量將有一半來自中國,而中國將成為主要生產基地、並提昇Vovlo的品牌價值。而前述的戰略投資計畫中,將有一半(50至55億美元)用於瑞典本土繼續推進可擴展整車平台架構(Scalable Product Architecture、簡稱SPA)和Volvo引擎動力架構(Volvo Engine Architecture、簡稱VEA)兩大重要計畫!2012年12月3日,中國吉利集團與Volvo車廠共同宣佈,其下一代車身底盤架構和動力系統計畫SPA和VEA已經完成主要研發工作,未來將進入實質產品設計、生產設施升級的實質階段,並從2014年開始將推出包括全新XC90車型在內的新一代產品線。
近年來Volvo 汽車在主動安全技術研發領域不斷創新,相繼推出了城市安全系統、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和行人探測系統等科技,更積極研究歐洲環保型道路安全列隊行車(SARTRE)項目、探索在傳統高速公路上實施道路列隊行車(Road Train)的可行性? |
新平台具備大幅擴充性
在2011年法蘭克福車展上,Volvo車廠首次對外公佈下一代車身底盤架構和動力系統計畫SPA和VEA。這也意味著該廠自2010年完成經營權易手之後、重新掌握科技研發的自主性,並計畫在未來推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線。Volvo車廠研發部門高級副總裁Peter Mertens日前證實SPA和VEA計畫已經完成主要研發工作,未來Volvo車廠將成為汽車產業內率先使用單一車身底盤架構和引擎動力架構、並採用模組化設計和生產主要銷售車型的品牌,此舉不但能夠充分發揮規模經濟效應有效降低成本,還將增加Volvo車廠應對外在市場環境變化時的戰略靈活性。
SPA平台架構從自動的Stop-Start系統輕度混合動力技術到混合動力技術、乃至純電動技術,SPA平台架構在設計時都已經考慮在內,未來Volvo車廠研發環保車型的速度將更快。 |
透過有效共享資源來降低成本已成為汽車製造商提昇營運效率的第一選擇,最好的例子就是在執掌Nissan與Renault車廠之後,Carlos Ghosn不斷促使兩家車廠加速推動進行中的共用車身平台(Vehicle Platform)計畫:今天Renault與Nissan將共用10具尺寸不同的車身平台,並以此為基礎衍生各式不同車款。隨著科技的不斷提昇,新一代車身平台早已突破了過去尺寸上的侷限,我們以VW集團採用新材料和新生產工藝的全新MQB模組化底盤平台為例,這款專供橫置引擎使用的MQB平台(德文原文為Modularer Querbaukasten,英文為Modular Transverse Matrix)是該集團未來最重要的模組化平台之一。適用於小型至中型轎車,覆蓋VW、Audi、Skoda與Seat等多品牌車型,在模組化結構上可調整輪距、懸吊系統與軸距以開發不同車型;並可在同一條生產線上生產不同的車型,從而大幅提高了生產靈活性並降低成本。
與現有車款相比,SPA平台架構的產品優勢還包括:在車身前部結構、車門、底盤和動力系統中廣泛使用鋁合金材料,車身減輕重量100至150公斤 |
而新一代整車平台架構SPA也是一款具備靈活性與可擴充性的車身平台,未來將覆蓋Volvo不同車身尺寸的大部分產品。預估未來採用SPA平台的產品銷量將佔Volvo總銷量66%,其中約40%的零組件將在所有車型上通用。以SPA平台為基礎所研發的車型將共用重要模組與可擴充系統,基於新一代整車平台架構所推出的首款車型是全新一代Volvo XC90、預計將於2014年年底上市。而除了成本效益帶來的競爭優勢之外,SPA平台架構的產品優勢還包括:在車身前部結構、車門、底盤和動力系統中廣泛使用鋁合金材料,車身減輕重量100至150公斤;同時軸距、懸吊系統、車高等設計侷限均有所突破。更重要意義在於,從自動的Stop-Start系統輕度混合動力技術到混合動力技術、乃至純電動技術,SPA平台架構在設計時都已經考慮在內,以加速Volvo新能源車型的研發速度。
與目前的Volvo動力系統相比,採用VEA架構研發的新型動力系統的重量最多可減輕重量90公斤、同時提高燃油經濟性最多可達35%。 |
與SPA重要性不相上下的是新一代Volvo引擎動力架構VEA!該計畫包括全新四缸環保汽油和柴油引擎的研發,與BMW集團相同、未來Volvo動力架構同樣採用模組化設計,基於每個汽缸500c.c.的標準設計來實現燃燒效率最佳化。同時整合混合動力系統、渦輪增壓技術、缸內直噴技術、可變進排氣正時等相關技術以提昇引擎性能。已經完成的VEA架構設計可滿足2017年之前全球範圍內所有已知的關於空污排放法規要求(包括尚未實施的Euro 6空污標準)。與目前的Volvo動力系統相比,採用VEA架構研發的新型動力系統的重量最多可減輕重量90公斤、同時提高燃油經濟性最多可達35%。
預估未來採用SPA平台的產品銷量將佔Volvo車廠總銷量66%,其中約40%的零組件將在所有車型上通用。Volvo車廠生產線也將因為新平台的到來而大幅升級。 |
為2020年的目標跨出歷史性的一步
三年前完成收購Volvo時,李書福曾表示年銷量37萬部是Volvo的盈虧平衡點,在2009年銷售33萬部的基礎上、完成前述目標的難度並不高。但這更多的只是財務數字遊戲的美化,Volvo未來想要繼續營利、大量並持續不斷的資本開支與研發投入是必須的,光是這一塊每年的現金流就需要超過10億美元以上,若計算入此點、Volvo的年銷量必須突破60萬部、甚至到70萬部才有望自給自足。2011年發表的「Volvo車廠10年發展戰略計畫」內提及的銷售目標與李書福先前承諾的銷售數字基本相同:目標是在2020年的全球年銷量達到80萬部,較2010年的37.3萬部高出逾一倍。
如何完成在2020年的銷售目標?除了提昇產量以外,即時更新其產品線更是不可或缺,以便在中國和全世界市場上與BMW和Mercedes等其他豪華汽車品牌競爭時不處於劣勢。過去執行長Stefan Jacoby特別指出,「我們希望轉變為在各方面都更有吸引力的豪華品牌,包括車內外材料與設計等等,在推出更讓人印象深刻的產品時也同時要保留Volvo的斯堪地那維亞北歐風格!」而在美國明尼蘇達州Minneapolis市擁有兩個Volvo展示中心的經銷商Kjell Bergh表示Volvo在美國推出節能車型的速度過慢讓他損失很大:「我們完全沒有綠色產品──沒有柴油車型,沒有混合動力車型,什麼都沒有。這是重大決策失誤,因為Volvo過去在美國的客戶大部分都是環保主義者,現在他們由於缺乏選擇已經轉向其他如Audi等其他品牌。」下一代車身底盤架構及動力系統已經完成主要研發工作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也意味著全新的Volvo產品線距離我們將愈來愈近。
以SPA平台為基礎所研發的車型將共用重要模組與可擴充系統,基於新一代整車平台架構所推出的首款車型是全新一代Volvo XC90,新一代轎車車型也將使用此平台。 |
三年前完成收購Volvo車廠時,李書福曾表示年銷量37萬部是Volvo的盈虧平衡點,新任執行長Hakan Samuelsson將努力達成之前發表的10年發展計畫所定下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