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440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sst
王子 | 2013-3-29 18:11:55

一杯「微糖」等於10顆方糖!   含糖飲料沒告訴你的秘密

含糖飲料大多使用便宜的人工合成高果糖糖漿,

因為會造成脂肪肝、心臟病、高血脂、痛風、失智、癌症,以及孩童和青少年的心臟病機率升高,

最近引起全球關注,認為減糖跟減油一樣重要。



當國際上警告聲起,
台灣卻遠遠落後,不但人手一杯,飲料店忙到要拿號碼牌排隊。


而且飲料沒有標示含糖量,尺寸愈來愈大杯,
很容易讓人吃進過量的糖。

但很不幸,很多人包括小孩,都上了癮,每天都要喝。



《康健》的檢測發現,即使是微糖的梅子綠茶,含糖量也相當於10顆方糖;

全糖的梅子綠茶更高達17顆方糖。

除了糖,手搖杯裡還有大量的冰塊,也是問題,中醫界指出會引起注意力不集中和代謝功能失調。


最好你能戒含糖飲料。如果戒不了,那該怎麼選?

如何張大眼睛,從營養標示中看出糖分有多少?



達人教你不吃冰也可以解暑,更多你不知道的含糖飲料,一次告訴你。

近來受到塑化劑風暴影響,罐裝或手搖飲料購買率大幅下降,
無論走到便利店、超市或飲品店,隨處可見一張張白底黑字的檢驗報告如旗海飛揚。


台灣人真的很愛喝飲料。

根據統計,國人飲料攝取頻率比10年前增長兩倍,

近五成學童每天喝1瓶飲料,名列世界第二,僅次於以色列。

成人的含糖飲料攝取量也很驚人。

根據靜宜大學的研究發現,19∼44歲的男性每週飲用含糖飲料10次,女性也高達7次。


人手一杯含糖飲料是台灣街頭常見的景象,
但含糖飲料惡名昭彰,早在國際間引發熱烈討論。


近來美國舊金山加大兒科醫 師兼 教授魯斯丁(Robert H. Lusting)一篇「糖有害人體」的90分鐘演說,在Youtube上超過百萬人次點閱,

他認為美國人愛吃糖,愈吃愈甜產生「糖上癮」,是造成肥胖問題的元兇



《紐約時報》甚而專文指出,糖的危害可比擬毒,呼籲民眾少碰。




美國、加拿大正如火如荼掀起「糖化」大戰──揪出各種食品、飲料中的隱藏糖份,然後減少使用它

研究早已證實攝取過多糖分會引起肥胖、齲齒等問題,


但晚近研究更直指,目前被大量運用在各種飲料和食品中的高果糖糖漿(High-fructose corn syrup,簡稱HFCS,由玉米澱粉加工製成)

攝取過量會產生更多健康危害,
如三酸甘油酯升高、脂肪肝、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失智甚至癌症。



這枚震撼彈對美國產業造成不小的衝擊。

消費者人心惶惶,紛紛尋求「無添加高果糖糖漿」的飲料,食品業者面臨更改配方的挑戰;
製造高果糖糖漿的玉米加工產業,則不惜重金買下黃金時段廣告,
宣稱高果糖糖漿取自天然成分(玉米),和蔗糖(砂糖)一樣,否認它對身體的危害,


甚至施壓要求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將高果糖糖漿更名為玉米糖(Corn sugar)。

其實,這個倍受爭議的透明狀液體,早就被廣泛添加在全球的飲料商品中,

在台灣被稱為「果糖」,你我每天可能都在吃進肚子裡。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1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