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450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gotome
區版主 | 2013-4-17 18:51:07

歡喜付出 不受瞋縛
(攝影者:林炎煌)

「佛陀的教法是要用在日常生活中,邊做邊學、邊學邊覺。佛法若沒有用在生活中,就很容易被縛。」上人於晨語開示「四縛」,言及眾生之所以被縛,無不是因為「貪」。

貪就像繩子,眾生因貪而自纏自困,愈纏愈綑愈緊,這就是無明也就是煩惱。煩惱無明與生俱來,而且是帶著貪欲而來。人心中這分不知足的貪念,引自己走進貪的陷阱,所以說是自己自綑自縛。

在人群中去惡向善

「光一個貪字,就會使無明不斷成長,使煩惱不斷增加。現在學佛後,知道無明源頭、煩惱的起點,就要趕緊從源頭起點不斷消除,這才是修行的目標。我們要好好成長慧命、增加智慧,無汙染的常識就是智慧,智慧是從人群中得來。若能在人群中見境不動心,不引起煩惱無明,自然智慧顯現,就會知道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對待周圍的境界。」

上人表示,心要不被外境誘引,一定要在人群中才能鍛練成就。因為只有在人群中,才有常識可了解,才有經歷可吸收,之後才能有智慧分辨能去惡向善,不僅智慧增長,也能經由造福人群而增加福業,真正達到福慧雙修。

「學佛如果沒有福的資糧,沒有和眾生結好緣也無法成佛,如果有福沒有智慧,即使和大家結很多好緣,但是無法表達出佛陀的教法,如何能自度、廣度他人?所以一定要福慧雙修。要有福就要捨,不但要捨去身外財、利、名,也要捨去一分鐘前的煩惱,不要將人我是非的煩惱放在心中,不要將物質的貪念放在心中,若能捨就是智慧,這就是福慧雙修。」

「世間煩惱都來自貪,貪不得就會瞋這就是煩惱。自己若想得到成就,必須先去成就別人,真正可愛的人生是相互扶助。讚歎別人就是美化自己,讚歎別人不但是美德,也能同時使自他得到解脫。人若能使眾生解脫,能以愛心付出,沒有自大、沒有我慢,時時歡喜付出,若能如此就不會受瞋所縛。」

※本文摘自:《證嚴法師衲履足跡》 二00三年•秋之卷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愛無礙心智障礙服務方案
讓大孩子維持社會功能,培育自立生活能力,提升信心及獨立性。讓家人獲得喘息,降低社會中高壓家庭的風險。
~大孩子需要您的支持,讓愛持續前進~
劃撥帳號:22587522  
戶名:臺中市愛無礙協會
回覆 使用道具
aa932949
侯爵 | 2013-4-17 20:18:25

{:3_349:}感謝教導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gotome + 2 感謝分享^^b

總評分: 名聲 + 2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