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爸媽們想要孩子聽話、尊重父母,首要秘訣不是什麼招數,也不是你有多威嚴,而是你與孩子的關係有多好。
有的家長無止境地給孩子買喜歡的東西,以取悅孩子,這只是暫時表面的好關係。
結果可能是愈多買東西, 家長便愈是低聲下氣 ── 孩子被寵慣了,家長便不會有好日子過,這是必然的。
就如人家知道你很想買,甚至非買不可,誰還會「求」你去買或給你講價呢?不買就「自便」吧!
★做他當作的事情
有家長這樣「求」孩子:「乖乖做功課,乖乖練琴,之後我給你這個和陪你玩,請你快做吧!」
說話背後的真實意思是:「求你快點做吧!」做功課、讀書、收拾東西、吃飯、洗澡和按時睡覺,
都是他們該做的,是他們的責任,也是他們的幸福和恩典;試想這世界有多少孩子沒書讀,
生活缺乏得沒什麼東西可以收拾,沒水洗澡,沒溫飽,並在戰亂或動盪中難以安睡?
所以去做這些是應當的,不做反之要責備才是!
★ 嘉許做事的態度
孩子做了該做的事,應該得到讚揚或獎勵嗎?關鍵在於讚什麼,焦點不是讚孩子做了功課等事情的本身,
乃是要讚他們做對選擇,肯去承擔肯去做,以及當中的態度,例如很積極、有責任心、自動自覺、
不用叫便去做、做得很出色、明白自己能夠做這些事情是應當和幸福的……這些做事背後的態度,
絕對值得我們嘉許和鼓勵。
家長應當說明讚賞的原因:
例如:「我看見你明白這些事是你該做的便自己去做(或我叫了不超過三次你便去做),
而且做得很好,有進步!」
★將本分做到最好
家長自己弄清這些事的根本邏輯和道理,然後教導孩子合情合理地去做事情,讓他們明白為何要去做,
不是因你叫、怕你罵或罰才做。這樣,你便不用為每件事嘮嘮叨叨,又罵又哄,
結果可能還得不到孩子半點的合作!
當家長能指出和讚賞孩子做事背後的動機和心態時,這不單對孩子立時有好處 ──
令他們有動力繼續努力做好目前的事。
最重要的,還是你正在教導孩子做事和做人應有的態度,不用別人踢一踢才動一動,
應付式地去看待所當作的事情。
相反,孩子若能被培育出一種責任感去作當作的事,不計較成果,乃在於在過程中無悔,
盡了所能地去做,將自己的本分做到最好,這已是孩子們人生最大的成功,也是家長的成功! |
評分
-
總評分: 名聲 + 22
金幣 + 22
查看全部評分
|
只要我相信 我願 我要 毅力實踐 就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