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賽車活動啟蒙的早,但受限於場地因素推廣狀況始終不盡理想。台灣奧迪為了推廣賽車活動今年冠名贊助捷飛車隊的李勇德以Audi Taiwan的名義參加2013 Audi R8 LMS Cup,要台灣不再是賽車沙漠,逐步踏上國際賽車舞台。
Audi R8 LMS Cup自推出之後在亞洲地區的知名度大增,但一支車隊全年賽事經費至少1600萬台幣起跳,對於有心參賽的車隊來說無疑是筆沉重的負擔。因此過去一些個人參賽的車手受限於經費僅選擇幾個分站參加來累經驗。
Audi Taiwan總裁邱山祥說,雖然在台灣搞賽車看的人不多,但賽車需要的那份激情是台灣人需要的,成熟的汽車市場不可能永遠跟賽車絕緣,因此他不僅大力支持台灣車手參賽,他更積極爭取R8 LMS Cup能夠在台灣舉辦。
大力贊助的Audi Taiwan總裁邱山祥(圖左)表示雖然贊助賽車台灣沒太多人在乎,但跨出第一步他樂見更多賽事能在台灣舉辦。 |
而今年R8 LMS Cup的賽事也不再侷限中國大陸當地,今年還有馬來西亞雪邦以及韓國兩個非大陸本土的賽車共計六場的賽事更考驗著車隊整合與後勤支援的能力。Audi Taiwan表示今年特別增聘國外的技師團隊,包括車輛調整以及車手訓練等等的相關經費皆由Audi Taiwan贊助,希望台灣車手也能在無後顧之憂的狀態下獲得賽車佳績。
在去年獲得業餘組冠軍的李勇德今年晉升職業組,雖然比賽是業餘職業同場競速分組計分,但今年賽事也增加許多國際級的好手參賽。其中亮點車手包括去年在DTM征戰的瑞士籍女車手Rahel Frey、去年的總冠軍—香港車手李英健,上屆亞軍—香港方駿宇,以及馬來西亞前F1車手熊龍以及程叢夫等皆參賽,車手實力個個都相當堅強。
車輛進行定位中,一切都需要專業的團隊來執行。 |
今年的賽事共分兩天,第一天早上為排位賽,車手做出的最快單圈成績為第一天下午正賽的起跑順序。而第二快的成績則為第二天下午正賽的起跑順序。不過兩天的賽事不能換輪胎,因此車手必須考量輪胎狀況,不能第一天就把輪胎用完,不然第二天的成績就會大受影響。而第二天的正賽則是採取動態起跑的方式,相當有趣。
珠海賽道的特點是急彎不多,而且彎後皆有一段加速距離,是條高速賽道。中華隊的李勇德在排位賽做出1:37.022的最快單圈,排第七位發車,第一天比賽終了上升一個位置排名第六。第二天由於輪胎耗損以及車輛發生機械問題,李勇德採保守完賽策略,最終以第九位完賽。總計兩天的成績李勇德共獲的10分積分,在全部車手排行暫居第七。他表示表現差強人意,但下次比賽會調整的更好。
除了大家看看賽車的內部外,這位車手也相當知名喔! |
除了李勇德之外,台灣還有另一「紳士車手」李嘉嗣參賽。所謂紳士車手就是自費參賽的車手。在R8 LMS Cup賽事當中一般人也可以報名參賽,透過台灣Audi報名後一般人可以獲得車輛以及輔導FIA C級賽車執照的考取。費用大約得花上1000萬,乍聽之下似乎很貴,但賽季結束後R8 LMS的賽車則歸車主所有。
邁入知天命之年的李嘉嗣其實也是為超跑達人,過去也參加過不少超跑房車賽。他說他不像李勇德參賽是為了拿獎盃,他只是想圓一個賽車夢,證明自己。這是珠海的比賽他是第一次駕駛R8 LMS在這條賽道比賽。對於能夠順利的完賽他就已經感到很滿足了。
台灣另一位李嘉嗣選手第一次駕駛R8 LMS也順利完賽同樣值得大家拍拍手 |
今年參賽車輛成長,也加入不少擁有DTM賽事經驗的國際車手。 |
奧迪R8 LMS (2013)賽車規格
賽車型號:FIA GT3規格跑車
設計:奧迪ASF(Audi Space Frame)車架由全鋁製成,並加裝全鋼防滾架,車身由碳纖維物料和鋁製成
引擎款式:V10引擎,汽缸角度成90度,每缸4汽門,雙頂置式凸輪軸,燃油直噴系統,廢氣排放系統配備兩個賽車催化轉換器
引擎管理系統: (Bosch) Motronic MED 9.1.2
引擎潤滑裝置乾式油池潤滑
容積:5,200 cc
馬力:560hp
扭力:超過500 Nm
傳動系統
傳動方式:後輪驅動,配給循跡控制(ASR)
離合器傳統離合器:變速箱序列式六速變速箱,採用撥片轉檔
差速器差速鎖定
傳動軸等速萬向節傳動軸
車架
轉向:電子輔助轉向系統
懸掛系統:前後獨立雙橫臂懸掛系統,滑柱車軸配以Eibach彈簧和Bilstein可調較式避震,可調式防側傾桿
剎車:兩個液體剎車系統,前後均配備鋼製剎車盤,賽車專用防死鎖剎車系統(ABS)
輪胎:特別為奧迪R8 LMS杯設計的米其林輪胎,前輪胎為27/65 R18,後輪胎為31/71 R18
賽車大小和重量
長度:4,475 mm
車寬:1,994 mm
高度:1,195 mm
車重:1,290 kg (不包括車手重量)
油缸容量110 L